什麼背景都沒有的年輕人,如何穩賺第一個100萬 | 理財話題

每個人價值觀,情況不同,僅供學習參考,

一個家世背景普通,畢業之後沒什麼積蓄的年輕人,如何賺到100萬?

論快,這幾種很快:

出門左轉買張彩票,明天中頭獎;

幾萬元全倉買股票,翻番後換別的,做3-4遍;

創業,公司融資估值幾千萬,成為千萬富翁。

大家肯定也明白,這樣的例子很少,概率低,容錯率小,可複製性也很弱。

小巴講一位朋友老A的案例,這個案例沒有買股票、創業那麼跌宕起伏,甚至連房子都沒買,他是靠清晰的規劃、實實在在的紀律,從零起步歷經8年,到30歲時積累起100萬的可投資資產。這種方式,在小巴看來,當然不是最快的,但卻是最可複製的。

老A在2007年大學畢業來到深圳,工資不高,一個月3000。他不太亂花錢,一個月下來還能剩下千把塊。他也很清楚,要學會投資理財,一定得自己去體驗,就算一開始虧本了,以後工資肯定會漲,現在虧的也是小錢。

從2008年1月開始,每個月15號發完工資,他先取出1000塊錢,拿去買基金。當時的基金不像現在這樣繁多,完全不懂的他選了一支,事後知道是股票型的。

老A的第一步

每月工資拿出1000買基金

08年股市的全年主題就是跌、跌、跌,大盤指數從07年最高的6000多點跌到不到2000點。老A第一年的12000塊錢,到了12月31號盤算,還剩下7200多,虧掉了40%。

雖然事先做好了虧錢的準備,老A還是很鬱悶,甚至想一賣了之,以後再也不買了。猶豫一陣後,他還是決定再試試,畢竟錢不多,時間也不長。

他買了好幾本投資理財的暢銷書來看,這些書在今天的他看來,不少是胡說八道的過時內容,但對於剛剛起步的他,還是幫上了不少忙。他也忘了從哪本書上看到了一種方法叫定投,告訴他定投要堅持,不要擔心短期的跌,要繼續投,等到回漲的時候,會有意外的發現。

老A的第二步

虧了不管,繼續定投

這個道理,小巴在以前的文章里也舉過類似例子。比如,某一支基金某一年走勢如圖所示,如果你每一期投1000元,一共12期,雖然點位最後沒有年初高,但期末的時候其實是賺錢的,12000塊錢的投入,變成了14939.14元。

老A數學很好,書上的這個道理,一點就通。雖然點位沒有恢復,但一筆一筆地不斷投入,平均成本被拉下來了,所以後面漲回去,即便沒有回到當初的高位,還是有可能賺錢的。這是市場周期的規律,他覺得應該好好利用這一點。

他繼續每月1000元的投資。又一年過去,09年末的時候,大盤迴到3000點,距離他08年初第一筆投資的時候5000多點的位置,還有近2000點的差距,但他居然已經回本盈利了。

這時候他的賬戶上,投入的成本是24000,而當時的價值則是28000多,還賺了4000。

這下他徹底搞明白了,定投就是買買買,別管短時間內的漲跌,等一波不錯的漲幅,收穫就很多了。

2010年,工作快三年的他,月收入比畢業時漲了1倍多,於是他每月投入加到3000塊錢,除了之前的基金,還有一支指數型。2010年開始,一熊熊三年,但期間他也一直沒中斷過。

老A的第三步

努力工作,增加收入

定投金額酌情跟著漲

2012年老A結婚了,他的夫人聽他講了一番定投的道理,也加入進來,兩個人一共要投入8000塊錢。他們在那個時候好好研究了美國、日本、香港的股市周期歷史,還上網查材料、線下找人學習,目標就是搞明白怎麼選擇好基金。

他們將此前的基金全部清倉,精心挑選了4支歷史業績不錯、團隊過硬、標的以成長性股票為主的基金,重新開始。

註:婚後在雙方家長的資助下,老A夫妻買了房子,去掉房貸和日常支出,兩人收入絕大部分都用來定投。

老A定投的成績

時間

每月投入

總投入

期末賬戶值

08-09年

1,000

24,000

28,000+

10-11年

3,000

72,000

57,000+

12-15年3月

8,000

312,000

674,000+

從2012年開始,基金一直漲得不錯。直到去年春節後,他回到公司上班,發現同事間討論股票的人突然多了起來,後來有同事乾脆推薦他買某一支股票,告訴他一定會漲。

他警覺起來,他了解一個「雞尾酒會理論」,當有很多人給你推薦股票的時候,就是一種撤退的信號了。

回家和太太開了家庭會議後,他們賣出了所有基金。這筆錢的一半,他們拿來撥備給未來幾年的支出大項,比如孩子的教育經費、購車,甚至置換房產等;另一半,他們打算分成18個月,繼續定投,這樣他們定投的金額就增加到了20000/月。

當然了,去年到現在這個階段股市大跌了好幾輪,他們的賬面上還是有小幅的虧損。但是老A並不擔心,他說一兩年內的波動都正常,他每個月一筆一筆投入進去就可以了,過些年會回來的。

老A的第四步

一個定投周期,階段性退出後

繼續加碼接著上

到15年年底盤算的時候,定投的資金,加上其他方面的積蓄,以及最近一年的收入,他們家的可投資資產,已經超過了100萬。

老A在過去這些年的經歷,揭示了一個最樸素的財務原理:

資產 = 初始資金 * 年複合增長率 * 時間

投資理財時,如果資金量很少、投資的年限也還很短,兩隻眼睛盯著年化收益率,其實是一種無用的奢談。老A在工作前四年的定投,雖然折騰來折騰去,但金額總量不大,對之後的影響也很有限。他這個階段的收穫,是建立了一套邏輯,讓他對此後的定投有了非常完整的預期。

他告訴小巴,你不要把定投當做是投資,你要把當成是一種存錢的方式,就是銀行很常見的零存整取。大部分人,就算父母能夠有一些資助,基本上夠付第一套房的首付已經不錯了。這輩子的錢,還是要自己去賺的,難道都要靠爹媽嗎?

在所有積累起第一桶金的方式中,相對於創業、炒股票、買房子,定投肯定算不上快,但卻是一種起步門檻低、容錯率高、可複製性很強的方式。

但是,它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也僅限於此了。很多關於基金定投的文章和宣傳,要麼強調定投的「懶人投資」「小額投資」屬性,要麼強調依靠定投實現財務自由。

在小巴看來,這些也不能說錯,但它只是一種第一桶金相對比較好的積累方式,初始金額越大、時間越長、收益率越高,資產才會越多的道理,並沒有脫離這個範疇。

老A的第五步

積累第一桶金

學習其他的投資

當你積累起上百萬的可投資資產,配置就需要更多元化。定投也仍然是很好的選擇,但投資上的學習和實踐不能停止,比如老A在未來幾年會考慮的,還有股權、海外資產、優質房產,甚至於個股的投資。

讓我們來總結老A過去8年的經驗:

1

剛工作,從工資里拿一筆錢去投資。虧了不要緊,重要的是有了一輪體驗,思考出其中邏輯。

2

比起投資理財賺的錢,收入的增長更快,多花些時間精力在工作上,增加的收入再去定投。

3

把定投當成長期的零存整取存款,根據周期看,最長可能到5-7年。

4

股市狂熱時期,階段性退出,這是很考驗人的一點。如果用一條最簡單的原則去判斷,請考慮「雞尾酒會理論」(具體請自行檢索)。

5

進行下一輪的定投。

6

如果是兩夫妻,投資的價值觀要一致。

下周,我們再來講老A如何選擇定投的基金,以及相應的標準和購買渠道。


推薦閱讀:

一款活期收益7%的高性價比理財產品
成為一個頂級交易員最重要的天賦
投資自己還是投資理財?
談談政府投資
2017.2.6-2.10復盤總結以及2.13-2.17展望

TAG:投資 | 理財 | 賺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