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斯汀·比伯一生中最文藝的時刻

藝術不只存在於殿堂里,它存在於我們生活各處,只要你善於發現。」——沃·茲基·碩德

Justin Bieber,賈斯汀·比伯,相信列位客官都認識吧。他似乎總能成為話題的焦點,無論是年少成名,一曲紅天下,還是混亂不堪,甚至被美國民眾請願將他驅逐回加拿大。他的歌,他的緋聞,總是能引起熱議。

這次,他又一次成為「網紅」,因為一幅「名畫」。

「名畫」:《丁日被扼》

好吧,其實這幅「名畫」,只是網友偶然拍下來的照片。不過智慧且可愛的網友們,充分發掘了這張照片所蘊藏的「價值」。

用一句話講述這幅「名畫」背後的故事便是:比伯在夜店被他的好朋友Post Malone掐住了脖子。不過掐脖子的原因並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而且事後,雙方均表示兩人是很好的哥們兒,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樣緊張的故事。我還是得說,君子動口不動手,我們拒絕暴力。 不少網友們驚呼:「這難道不是一幅文藝復興大師的作品嗎?」還有人說,「這讓我想起了巴洛克時期的不少畫作!」甚至有人調侃道:「看來下一次的普利策新聞攝影獎有著落了。」 我立刻想起幾年前,同樣紅極一時的烏克蘭議會鬥毆事件。不同的配方,卻得到相同的味道。這不禁讓我開始思考,究竟是怎樣的特徵,使得大家能將這些照片,與古典名畫聯繫在一起?而名畫在眾人心中又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讓我們先仔細看看賈斯汀·比伯的這幅「名畫」。老外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作「Choking of Justinius」。而按照中文譯名的習慣,不少網友都稱它為「丁日被扼」、「扼殺丁日」、「丁日受難記」(不要問我丁日是什麼,首字母……)。

被掐脖子的比伯基本位於畫面中央的位置,目光斜向下,比起驚慌,他的反應其實是較為淡定的。而掐住他的Malone則是以背影示人。與如此劍拔弩張的氛圍相對的,是周圍沉浸各自世界中歡樂的人們。

比如在畫面前方,在眾多男士中,有一位顯眼的金髮女郎,正專註地發著簡訊。在女郎對面,有一位戴帽的黑人哥哥右手拿著酒瓶,左手托腮,似乎正饒有興味的看著簡訊女郎。畫中有人熱鬧地交流,有人淡然地靜坐。

似乎只有兩個人注意到了被掐脖子的比伯,他們一左一右地站在比伯身旁。位於畫面左側的小哥手拿酒杯,似是不經意的看到Malone伸出的左手,而另一側的小哥向比伯的方向探身,不知道是不是要過來做些什麼。

好了,停止這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吧。為什麼這張照片能夠關聯上諸如「文藝復興」、「巴洛克」這樣的辭彙?從多數參與討論「丁日被扼」的文字中,可以發現類似「光」、「構圖」、「色彩」、「戲劇性」等高頻度的關鍵詞。這些關鍵詞,也同樣是大眾對於名畫最深刻的印象。而在談論這幅作品時,話題榜熱度排名前三位的畫家,分別是卡拉瓦喬、達芬奇與倫勃朗。

燔祭以撒Sacrifice of Isaac1602

卡拉瓦喬

就這兩次「名畫事件」而言,卡拉瓦喬可以說是連中兩槍。烏克蘭議會鬥毆事件中,就有不少人將那幾張照片同卡拉瓦喬的作品做對比,主要圍繞他作品所具有的戲劇性和光影效果而論。卡拉瓦喬創作過不少有關疾病與死亡的作品,他擅於表現人物多、人物關係複雜的主題,卻能恰到好處的做到「多而不亂」的程度。

埋葬基督Entombment1603

卡拉瓦喬

這是因為他能夠很好地利用視線引導、人物的光影輪廓的對比、肢體語言等手法,在突出中心人物的同時,也捕捉到次要人物的特點,讓畫面具有使人印象深刻的戲劇感。可以說,在他的作品中,每一個人物的動作與神態,對於表現畫面主題,都是有密切聯繫和存在意義的。

怕你們忘了,貼心的我專門放出來讓你們回味一下~顯然,此前的烏克蘭議會鬥毆與這次比伯被掐,兩次事件的圖片都「完美」的展現出了這種多而不亂的戲劇感。也難怪卡拉瓦喬能在兩次事件中均高票登榜,出鏡率得到大大提升。

拔牙Tooth Puller1609

卡拉瓦喬

倫勃朗的上榜理由與卡拉瓦喬相似。作為歐洲17世紀最著名的畫家之一,倫勃朗最為人所稱讚的,當屬他對於光影的極致運用。這一點,實則是他對於卡拉瓦喬的繼承與發展。

卡拉瓦喬對於光的運用,表現為平面光的形式,他更多的是利用光來表現人物的造型與輪廓。而倫勃朗更熱衷於用光及強烈的明暗對比,來突出畫面的主體,將光匯聚於畫面的重點處。

可以說,在倫勃朗的作品裡,「光」既能塑造形體,又能表現空間的深度,同時強調畫面的主次。同樣的,倫勃朗也關注著作品所能呈現出的戲劇感。

倫勃朗The Circumcision1661

達芬奇的上榜理由則更為「簡單」。正如我們提到達芬奇時,立刻就能聯想到他的幾幅代表作一樣,構圖中的黃金比,似乎也成了達芬奇的標籤之一。當然,達芬奇的構圖是經過了精密的計算,而類似於比伯被掐和烏克蘭議會這樣的圖片,則屬於偶然的結果。但從中也反應出了構圖之於風格的重要性。

人們還想起了達芬奇的代表作《最後的晚餐》。諸如當耶穌向門徒宣布「我們當中出了一個叛徒」時,在座人的表情與神態是豐富各異的,而作為矛盾中心的耶穌,則顯得淡然與平靜。這就很像是被掐住脖子,卻還一臉平靜的比伯,以及身邊有對好基友可能快打起來了,旁人卻還各玩各的。當然了,除了這些看起來很高大上的、從學術角度出發的思考,我們也可以想得淺一點。比如有人就指出,這種名畫般的風格主要靠兩個穿帽衫的小哥撐起來的……就像中世紀的頭巾一樣……

說了這麼多,要愛我哦!Love Me,Love Yourself!


推薦閱讀:

[潮流快思慢想]網紅=LOW?
給抄襲犯洗地的最佳策略
多巴胺之歌
別讓你的「假努力」毀了你的人生
只要你願意學,你也可以成為作家

TAG:藝術欣賞 | 生活、藝術、文化與活動 |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