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為什麼這麼火?
《百家講壇》是中央電視台第十套(CCTV-10)的品牌欄目。其演播風格與學術性的理論研究相比較為平易,同時亦追求內容的學理性與權威性,力求雅俗共賞。該欄目自2001年7月9日開播以來,截至2011年11月,已播出2000餘期。欄目選材廣泛,曾涉及文化、生物、醫學、經濟等各個方面,現多以文化題材為主,並較多涉及中國歷史、中國文化。
2001年7月誕生,欄目一度收視率低,可以說歷經坎坷。甚至在2003年,其收視率一度瀕臨被淘汰的邊緣。在生存的重壓下,編導們逐步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運作機制,涉及內容和形式方面的變革。
1、故事化講述
《百家講壇》最為純熟的敘事技巧就是對懸念的營造和使用。節目製片人萬衛坦言.「這個講座就是按照戲劇化的結構來做的。懸念性、單線條、戲劇性是其特徵。根據需要,《百家講壇》往往在一講時間內設置一個總懸念和若干個分懸念。總懸念一般在節目開始時出現,並蘊涵在片名之中,統領著一講的主要內容和走向。而分懸念大體依附於總懸念,他們不斷地出現,加強、豐富總懸念。
2、影像化呈現
圖片、字幕、影像資料形象直觀。《百家講壇》時刻牢記自己的媒介特性,在每一期節目中,往往插入人物肖像、相關背景或是影視劇的片段並配以恰當的音樂,總結、概括或圖示主講人的觀點。易中天在《百家講壇》上說「漢代風雲人物」,講到「避席」時,在講台上親自示範;于丹在講《論語》心得時涉及古人的「坐」,用兩隻手的動作比划進行了形象的解釋。
3、明星化講述
有了可講的內容,還要求有一個好的表達者。《百家講壇》的編導萬衛提出對主講者遴選的三個標準:學術水平、表述能力和人格魅力。在這一標準下,對主講者的遴選可謂「百里挑一」。隨後,《百家講壇》按照明星機制對主講者進行包裝和推介,最終將主講者推上明星的聖壇,從而以其明星效應與大眾建立起穩定的心理和節目收視認知。
在成功的改革之後,《百家講壇》成為2006年度央視十大優秀欄目之一,僅次於《新聞聯播》排名第二。近日,在一家權威機構推出的中國電視節目榜中,《百家講壇》被評為年度電視節目和最佳人文科教節目。
連劉德華也說,他看《百家講壇》看得入迷,曾經連續看40小時不睡覺!
4、有教無類
即無差別的講課方式,使任何學歷的人都能聽的懂,是其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5、《百家講壇》是一種新興的評書藝術
所邀請的著名專家學者具備深刻的文學內涵和高超語言表現能力,同時都具備評書表演藝術家的潛質。它其實就是一種評書藝術,有時候也是相聲。《快樂驛站》中的一個動畫片就是根據北京一位歷史學家在百家講壇上的講座為背景製作的,在一些城市的公交電視上經常可以看到。
推薦閱讀:
※《環球視線》對釣魚島事件有哪些報道?
※《老梁說天下》之金正恩的風格怎麼樣?
※如何評價綜藝鳥中的人間中毒?
※我是演說家導師都有誰啊?
※小咖秀有電腦版嗎?
TAG:綜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