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沒開始普及時,古人很長時間內都是都是跪坐,時間長了他們腿腳不會酸麻嗎?


這顯然是今人對古代實際情況的誤解。

從先秦到唐初,普通百姓的坐姿一向「不守規矩」。有見官箕踞者,這不是因為他們無禮,實在是平時就是這麼個姿態。也不是說宋以後的人才有椅子,中國那麼古老的一個國家,從原先就是可以坐在石塊、木墩上的,先秦也有諸如杌與墩一類的高位坐具,各類出土的文物和壁畫也顯示出那時候人們就懸足坐了。

跪坐是有其歷史原因的。一種說法是,中原的文明形成以後,用於遮羞的褲子是開襠的,無論是坐凳還是箕踞,都容易暴露,俗稱「露蛋」,因此這就是十分無禮的行為。另外一種說法是,跪,起初是商人祭祀祖先的禮儀,待周人的貴族,繼承這種坐姿,就用於了正式或面見尊者的場合,從而形成一套秩序。故曰位卑者「屈膝」,又,以禮待人者屈膝。

「有禮」的坐姿,則多半是跪坐,累了就踞一下,算是活動下筋骨。

劉邦出身草莽,平時見客也箕踞,這是他在鄉間的常態,是正常的他,而不是非正常的他。孟子之妻坐姿箕踞,孟子回家看見想休了她。孟子之母說首先是孟子無禮,「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就是要讓人家做好準備,你不要不敲門就進去,還埋怨別人衣衫不整穿著內褲,故而孟子知錯。孟子之妻日常尚且箕踞,遑論其他鄉民?

那麼,士大夫們跪久了,腿不麻嗎?

他們沒少麻。

叔向見晉平公,晉平公認真接待,跪坐久了都抽筋了,腿肚子疼得要死,也不敢「踞」,就是怕顯得自己「無禮」。

跪久了毀腿,還有死人的。

年老的,委頓不能支,過上二十分鐘就真受不了的大有人在。在清朝,也是跪著。正式場合一群人「徙倚蹲踞」,自動放鬆,蹲著的蹲著,靠牆的靠牆,以至於「有礙觀瞻」,皇帝下令輪流跪坐。清朝庶吉士劉於義,就是在養心殿奏事的時候,「跪久致仆,遽卒」,整個就是跪死的。可見,不是說古人耐跪,古人不耐跪,但不得不耐跪。耐不住就申請放鬆一下,不敢申請,就去死唄,還能咋地?

唐以前人們吃席、喝酒,坐姿沒那麼正經,「侍宴酒酣,箕踞傾倚」,怎麼方便怎麼來。又不是非常正式的場合,怎麼可能那麼拘著?給誰看啊?

宴飲圖(唐)

當然,正兒八經高端場合,確實需要跽跪。

就好比你西裝革履去吃西餐。

就不適合穿大褲衩子,也不適合大快朵頤,更不適合吆五喝六。

這就叫「拘」。

為什麼拘?

因為越所謂嚴肅、講究的場合,就越不是以吃為主,而是一種「見禮」。

真想吃好喝好,愛說啥說啥,還是一張桌子,兩個馬扎,一碟花生米,幾盤小菜,喝點小酒,吹會兒牛屄。

這才叫生活。


跪久了腿麻,

坐久了臀麻,

站久了腰麻,

躺久了全身麻。

事實證明,人不適合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


我沒有穿越過古代,但是我初學瑜伽時最常練的就是這個動作。講真,誰坐誰麻!!!

大概就是這樣一個動作:

最開始筋沒有打開,而這個倒霉動作又要讓我重心後移,微笑,仰頭,看著天空,保持均勻呼吸,就算是在原地休息也要保持這樣的動作!!而我,幾乎是坐不下去的!!腳背綳得老疼!

後來還是接近一個月的堅持練習,才開始能夠舒適地坐下去。。

我猜測,古人從小就訓練壓著腿坐,早就是習慣成自然。但是跪坐久了,腿還是會麻的,只能稍微動動或者站起來緩一下吧。

而且跪坐這件事,不是宋朝之後就不流行了嗎?

可見這個坐法,真的是很累。

有答主提到韓國日本這些國家仍然有跪坐習慣。我還真問過一位在島國留學的朋友,島國人長期跪坐,是怎麼做到的。她說其實在日本現在很少要跪坐。如果非得跪坐,就把重心往前移,不要把身體全部重量壓在腳踝,如果感覺腳麻了,就只有稍微地左屁股抬一下,右屁股抬一下,緩解一下左右腳的壓力。

反正對我來說,跪坐這個動作真的很難堅持,感謝椅子這一偉大的發明!


誰跪誰都麻,你跪你也麻。

那為啥大家還跪著呢,因為這叫禮啊!

禮是啥?禮就是端著!怎麼講究怎麼來,至於舒不舒服,那就不是要考慮的事情了。

做審計的,做分析的,出門見客戶都得西裝革履的。這就是禮啊!

你以為我們不想背心大褲衩么,關鍵是穿成這樣估計人家安保連門都不讓我們進就得把我們轟出去。

大夏天穿西裝打領帶,誰穿誰熱。

在古代講禮儀跪著坐,誰坐誰麻。


如果是標準的跪坐的話,時間長了他們的腿腳肯定麻啊。

有緩解麻的方法,例如,先秦時已出現憑几,肘伏於几上,下半身的壓力就減輕一些。記載漢朝事物的《西京雜記》記載「公侯藉以竹木為幾」。


另外,唐朝時期,中國很多地區出現了椅子。很多史料證明唐朝是有椅子的。這樣可以不用跪坐,而是垂足垂腿坐,這樣就腿腳就不酸麻了。

《唐語林》卷六記載唐朝的顏真卿「立兩倚子(椅子)相背,以兩手握其倚處,懸足點空,不至地三二寸,數千百下」,這顯然講的是一種藤製的高背椅。唐朝畫家閻立本的《蕭翼賺蘭亭圖》中也有椅子。日本僧人圓仁曾遊離唐朝各地,他在日記中多處提到椅子,例如開成三年,李德裕到揚州開元寺,與從官在瑞像閣「椅子上吃茶」,不久又召來僧人,「俱坐椅子」。開成五年,在五台山法華寺,見到神通和尚「坐處大椅子」。還記載唐武宗每外出行幸,都要長安諸寺院營辦一應什物,其中有「台盤、椅子」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

歷史學家的著作《中國風俗通史》用不少古代史料證明唐朝有椅子。《中國風俗通史》還指出,唐朝後期,椅子在唐朝各地、尤其是寺院中的使用是很廣泛的(《中國風俗通史 隋唐五代卷》P228)。

唐《濟瀆廟碑》記載了唐朝有椅子。後唐《定晉禪院碑》、《五代史記 景延廣傳》、《景德傳燈錄》也記載了椅子。

歷史學家、文物專家、考古學家孫機的著作《中國古代物質文化》收集了史料證據證明唐朝有椅子。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還指出,高足坐具最早的代表是椅子。椅子供倚坐之用,故早期稱之為「倚子」……後來雖出現「椅子」之名,然而還有人持保留意見,如宋.黃朝英《靖康緗素雜記》認為「今人用倚、卓字多從木旁,殊無義理」。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還指出,椅子的圖像最早見於敦煌莫高窟285窟西魏壁畫,唯此圖仍屬佛畫。世俗人物坐椅子者,最早見於陝西西安天寶十五載高元珪墓壁畫。此人是唐代大宦官高力士之弟,官階從四品。他的畫像垂足端坐在椅子上,反映出高坐具此時已為上流社會所採納(《中國古代物質文化》P166)。


推薦閱讀:

如何挑選最適合你家風格的地板?
小戶型也能裝浴缸?還有充滿儀式感的泡澡好物推薦!
用一枚桌布拯救「灰頭土臉」的尷尬桌面
傢具也能趕時髦 | 6 款天鵝絨椅推薦
窗帘選購指南:你家的窗帘又笨重又有塑料味嗎?趕緊扔了吧!

TAG:中國歷史 | 家居 | 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