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牆皮為什麼會被風吹落?
北京冬季,亞洲陸地輻射冷卻很快,形成乾冷的西伯利亞高壓,在北太平洋面上為冷濕的阿留申低壓,二者都非常發育,尤其是前者勢力十分強大,幾乎控制全部亞洲大陸。它是大陸反氣旋的中心和乾冷的極地大陸氣團源地,也是冬季北京季風的源地。
由於冬季副熱帶高壓與大陸高壓連成一片,二者複合,勢力強大,成為亞洲大陸冬半年氣候的主宰。高壓乾冷氣流向外吹散,在太平洋沿岸冬季盛行西北風,印度洋沿岸為東北風,這就是東亞和南亞的冬季風,具有晴朗嚴寒、乾燥等冬季高壓天氣特徵。
冬季風為乾燥陸風,一般不易降水,但吹到日本的西北風,能形成大風雪。侵入長江以南地區的曖海變性極地大陸氣團,能形成冬春陰暖或降雨天氣。青藏高原,冬季阻擋西風氣流,使之分為南北兩支,形成北脊南槽的環流形勢。
由於高原北面高壓脊的存在,十分有利於冬季風的南下,使冬季風影響加強,造成我國冬季的寒冷氣候;而高原南面的低壓槽,由於槽前帶來大量的暖濕氣流,對我國南方天氣氣候的影響也很大。又由於高原的阻擋,使高原北側的南疆和河西一帶,冬季乾冷;而南側印緬一帶冷空氣活動少,冬季乾暖。青藏高原在冬季又是個冷源,這將加強高原鄰近地區的下沉氣流,從而也就加強了冬季季風環流。
亞洲大陸為熱低壓所控制,低壓中心在印度西北、伊朗南部和阿拉伯,且與赤道低壓連為一體。這時夏威夷高壓西伸北進,勢力最強,範圍最大,因此就形成了從北太平洋高壓的西部邊緣吹向亞洲東部的東南季風。
這就是東亞的夏季風,它是源於熱帶海洋氣團的暖濕氣流,夏季時對亞洲大陸影響最大。亞洲南部,這時由於行星風帶北移,
總結,由於赤道低壓移到北半球,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跨越赤道後轉為西南風,這就是南亞的夏季風。
12月24日)上午近11時,故宮博物院午門城台部分牆面在強風中發生脫落,現場視頻在網路熱傳。今天下午,故宮對此作出回應稱,脫落牆面未造成人員受傷,將全面排查類似安全隱患。
情況發生後,故宮博物院立即啟動安全應急預案,疏散觀眾,封護現場,並派出古建築應急搶修施工隊進行應急搶修處理,對空鼓脫落牆面進行清理,對有脫落危險的牆皮預先剷除。
官方解釋牆皮脫落的原因
故宮解釋,故宮古建築及城台牆面的修繕都依據傳統做法,即在古建牆體磚基層上釘麻揪、抹靠骨灰、刷紅漿。但因古建築建成年代久遠,經過長年累積,牆體和城台內部含水率較高,室外溫度低時會出現凍脹現象,導致牆面表層出現局部空鼓情況。
總結: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故宮已經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雨,,建築建成年代久遠,長年累積,城牆和城台內部含水率較高,室外溫度低時會出現凍脹現象,導致牆面表層出現局部空鼓現象,通俗點說,千尺厚的城牆,外表雖然光鮮亮麗,但是內部已經千瘡百孔,再加上北京的氣候,降水相對較高,冬夏氣候反差嚴重,還有西西伯利亞出來的寒風,牆皮脫落也在所難免。
12月24日)上午近11時,故宮博物院午門城台部分牆面在強風中發生脫落,現場視頻在網路熱傳。今天下午,故宮對此作出回應稱,脫落牆面未造成人員受傷,將全面排查類似安全隱患。 情況發生後,故宮博物院立即啟動安全應急預案,疏散觀眾,封護現場,並派出古建築應急搶修施工隊進行應急搶修處理,對空鼓脫落牆面進行清理,對有脫落危險的牆皮預先剷除。
故宮解釋,故宮古建築及城台牆面的修繕都依據傳統做法,即在古建牆體磚基層上釘麻揪、抹靠骨灰、刷紅漿。但因古建築建成年代久遠,經過長年累積,牆體和城台內部含水率較高,室外溫度低時會出現凍脹現象,導致牆面表層出現局部空鼓情況。
根據北京市氣象局於2017年12月23日發布的大風藍色預警顯示,受冷空氣影響,當日北京市有偏北風4、5級,陣風達7級左右。鑒於冬季早晚溫差大、室外溫度低,凍脹現象造成的牆面表層空鼓情況尤為明顯,故風大時極易使空鼓的牆皮與基層剝離、脫落。
針對上述保存現狀,故宮博物院已制定《故宮古建築及城台牆面維修預案》,採取了日常巡視檢查、應急搶修處理、牆面歲修保養等監測保護措施。
故宮博物院提醒廣大觀眾,極端天氣下請注意出行安全。近期,故宮博物院將對院內其他類似安全隱患進行全面排查,搶修處理,保障參觀環境的全面安全。
推薦閱讀:
※戲說乾隆是在故宮拍的嗎?是實景嗎?
※一幅名為「雙喜」的傳世名畫,背後卻是個愛而不得的悲劇
※大明·弘治皇帝的青花瓷(上篇)
※故宮真的會鬧鬼嗎?
TAG:故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