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下,對於孔子的再認識。或者說,現代對孔子的評價。?

在古代,孔子的地位是無可動搖的。但是在當代,孔子的思想以及孔子自己對於現代社會有什麼意義!


這是我最近解讀孔子的一篇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吧

他是誰?

他的理想是什麼?

他是政治的犧牲品嗎?不然怎麼會在近現代飽受詬病?或者他是怎樣躺著中槍的?

在當今世界的文化和思想界,他又為何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他的思想怎樣主導著華人的性格?比如我們的性格中哪些是被他傳下來的思想潛移默化而成的?同時我們有正確地理解他的思想精髓嗎?

作為華人的一份子,我們有必要看清他。因為他就像一面鏡子,能幫我們看清自己。

就讓我們褪去他聖人的光環,從下面7個角度進入他的世界,他的名字叫孔丘,一個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牛人。

  • 世界在我心中
  • 無論你愛他還是恨他,你都不能漠視他
  • 化解心魔,不是非要讓思想逃離人間
  • 平民為什麼不能延續貴族之品行
  • 我要為修史確立新的標準
  • 被誤解是不可避免的
  • 他應該配得上「聖人」的名號

1. 世界在我心中

作為一介平民而有這一想法本身,就足以振倒一片芸芸眾生了,境界夠高吧!

當今世界有多少人是國際主義者,而不是狹隘的國家主義者?這個可不是說你出個國、移個民、改個名就變成國際主義者了,而是需要真的對世界有一種深厚的、不帶偏見的愛。比如就算你面臨過嚴重的種族歧視,依然愛這個世界所有的民族,而且始終認為他們最終會走到一起、攜手並肩。

孔丘就是這樣的人。他本來是宋國人,後來前人避難而移民到了魯國(當時還不需要簽證和綠卡,因為本來人口都比較有限、管理成本也都不高、落後程度也都差不多)。年輕時候當過出納、養過牛羊。魯國文化氛圍很好,所以孔丘選擇留了下來。但是當時列國林立,紛爭不斷。

你可能覺得什麼齊、晉、魯、衛、楚、鄭、秦、宋等不都是中國么?不是的,那時華夏各國尚無統一的意願。並且受2500年前地理環境、交通工具、認識能力所限,中國這麼大片地方、這麼多國家(具體數目眾說紛紜,至少是100多個大大小小的國家),對於當時的人來說,已經代表著全世界。

孔丘就是秉持著「世界在我心中」的想法,到處遊歷,試圖說服各國君主能夠接受他的思想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結果可想而知,只能是失敗,因為君主都是功利性的,美不美好並不怎麼重要,關鍵你的學說對於富國強兵有什麼用。

孔丘鬱悶而歸,但是各國至少已經知道有他這種思想存在了,並且他也因為全力以赴而無怨無悔。我們要知道的是孔丘試圖說服的國家不全是通情達理的,也有像楚國這種自稱是「野蠻人」、不大講道理的國家,所以沒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不可能去干這事,而且關鍵是就算他說服所有國家,這對他個人又能有多大好處呢?說到這兒,我想你應當清楚孔丘得有怎樣的氣度和理想了。

政治活動是失敗了,但是最起碼經歷過就不算虛度。不過下面的可是全部成功了。

2. 無論你愛他還是恨他,你都不能漠視他

這是後來各國君王對孔丘的態度。雖然他絮絮叨叨不怎麼受待見,但是有兩點不得不讓各國君主們忌憚:

首先是個人影響力:孔丘是第一個在民間創辦私學的人,弟子三千人,七十二賢,來自各個國家,再加上孔丘親自周遊列國,可以算是當時民間的名流,所以不能忽視。

其次是弟子影響力:七十二賢啊。這當然不是說孔氏教學法天下無敵,而是說一方面孔丘確實教育有方,另一方面是當時私學很少,而孔丘因為其影響力吸引了一批有才之士。就好象牛津、劍橋、哈佛、耶魯會標榜走出去過多少諾獎獲得者或者國家領袖一樣,都不是純粹教出來的,而是把有才者吸引過去而使之更強。孔丘的弟子以及弟子的弟子真是牛人層出不窮,這裡面隨便舉幾個例子:吳起,楚國變法家和軍事家,著有《吳起兵法》,是曾參的弟子,曾參是孔丘的弟子;其他很多國君的左膀右臂也都可以追溯到孔丘,如商鞅、李悝、荀卿、甚至李斯、韓非。哪一個不是當時響噹噹的人物。所以就算不待見孔丘,也不敢得罪他的弟子啊,自然就應了這段標題那句話了,「無論你愛他還是恨他,你都不能漠視他」。

成功的教學確保了孔丘思想的綿延不絕和廣泛分布,以至於最後,成為各國之共同精神基礎而促成了兩千年的統一大業(法家的基礎依然是儒家)。那麼孔丘的思想究竟牛在哪裡?

3. 化解心魔,不是非要讓思想逃離人間

這是孔丘甩掉所有宗教創始人幾條街的地方,要知道孔丘生活的年代還遠沒有三大宗教。按理說,比較容易讓思想進行病毒式快速複製傳播的最好方法是弄個神、來世或者地獄啥的放在那裡,因為適當的恐懼容易把人說服。好的宗教中都有正面的教義讓人向善,不過另一方面幾乎都要多少藉助點超越人類理解能力的恐怖力量用於嚇唬人。不過當這種恐怖過了一定的限度,就可能出現反宗教或者宗教革命。而孔丘的儒家完全延續了中國已經成熟之理性,把思想的立足點拉回到人間,沒有運用中國以前鬼神迷信的說法來嚇唬人。孔丘始終強調的都是基於人和社會理性的一種自律,這也就使得中國永遠也沒有出現歐洲中古時期宗教統治的恐怖氛圍。

這是不是夠牛了?還不止如此,再往下看

4. 平民為什麼不能延續貴族之品行?

英國紳士會讓人想到西裝革履、舉止高雅、談吐適度、道德自律的一群帥哥,會令每位美女怦然心動但又稍有自慚形穢之感。很多大片如007中的詹姆士邦德等角色也都可以看作是對紳士風度的一種致敬。紳士風度原本屬於貴族,但是後來民間也出現了大批的擁躉,很多非貴族血統的人也都通過修習貴族的道德標準、舉手投足禮儀等而具有了讓人羨慕的紳士風度,比如貝克漢姆。那麼中國是否也有類似文化呢?當然有,而且早得很,春秋時期中國貴族文化就已經達到頂峰了,只不過當時的貴族品行被貴族所佔有,和早期英國的紳士風度差不多,要學習禮、樂、射、御、書和數。你可以去看一些拍春秋或者哪怕戰國的片子,如「尋秦記」等,貴族的穿著、禮儀、修養、談吐都是頗為講究的。

到了春秋晚期,貴族已經在沒落。孔丘給貴族打過工,雖然自己不是貴族,卻有強烈的貴族情節。所以孔丘就想,為什麼不能把貴族的道德品行之標準傳承給平民呢?未來高手肯定在民間啊。所以他就創立了儒學,而修習儒學很牛的人會被稱為大儒,事實上也就是秉承著超高道德標準的民間紳士。

大儒具有著非常之高的道德修養,在中國古代頗受尊重,很多位列宰相和其他高位。中國元朝之前大多是仰仗著這樣的一些人來管理國家的,所以才能到唐朝把國家發展到一個歷史巔峰,而宋朝文化又再攀高峰。宋之後直到近代中國,諸多的官場問題如欺上瞞下、只求自保等取向其實是因為異族入侵而導致政府和民間失去互信,從而使得選拔人才的制度變成了互相欺騙的流程,而真正的人才很多未被國家所用。到後來這種變態的制度又反作用於人才的人生選擇,導致真正人才越來越少。否則如果依照儒學的道德標準,那些狗苟蠅營之事是萬萬做不出來的。

看來經歷政治,又成功育人、立說以傳承思想的孔丘,這輩子應該志得意滿了吧?No,牛人就是牛人,永不滿足既得成就。

5. 我要為修史確立新的標準

在孔丘之前,史書是有的,但都是官史,換句話說民間是沒人來修史書的。孔丘不但開了民間撰史的先河,而且寫的是諸侯之間發生的事情,按照現在的話說就是獨立學者,不受你任何一國之管束。這樣一來,有見解、有想法的國君們自然會忌憚於自己給子孫後代留下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孔丘這一招為中國學術的獨立打下一個伏筆和基礎,尤其是修史方面的獨立性。正因為如此,現在我們才能看到「二十四史」以及《資治通鑒》這樣的獨立史書。孔丘這個先例一開,後世再無道的昏君也不大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干預修史。難怪錢穆這樣評價孔丘在修史方面的地位:

中國民族乃一歷史的民族,而他即為中國最偉大之史學家,又為第一史學家也

6. 被誤解是不可避免的

:孔丘連親自動筆、再加上以留言的方式寫了不少書,有時候太多就會讓人抓不住重點。比如有人說孔丘這個人想復古,總說些西周的陳詞濫調;也有人說這人腦子被封建化了,總想著宗法那一套東西。其實這有點冤枉他了。孔丘的全部想法事實上是根植於「仁」,所有復古、宗法那些都是為了強調「仁」的價值和意義。換句話說,「仁」是他所認為的人類社會之所以能運轉的最高原理。那啥是「仁」?我也沒悟透,不過告訴你一句話是孔丘自己琢磨出來的,「仁者,愛人」。咱可以想想,這點是不是足夠作為入世思想之根本。

儀式的問題:正確地理解了「仁」的基本點,讓我們來看看孔丘所倡導的儀式性的東西,比如他自己提出的「守喪三年」等。其實所有思想傳承幾乎無一例外會藉助儀式傳承,因為你想啊,比如你有一個思想怎麼才能讓幾百年幾千年之後的人準確地理解呢?著書、傳道(一代代口耳相傳)當然是可以的,不過作為輔助,儀式傳遞也必不可少。但是儀式傳久了就容易讓人本末倒置。也就是說本來儀式是為思想服務的、傳久了儀式變成主要的了,而思想反倒變得不重要。比如釋迦佛祖創立誦經、化緣,以及後來繼承人創立的燒香拜佛等本來都是為了讓教徒更好地理解佛祖想要傳達的意思,結果現在燒香拜佛經常變成功利性的趨利避害的手段,而化緣更是變成謀生手段。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一些儀式也是如此。孔丘創立儀式的目的也不例外,但是傳到後來越來越走形,不但不能準確傳遞他的本意,反倒變成束縛人的工具了,這實在不能說都是前人的錯誤啊,只能說是後人有些盲目和功利。所以說對於接受任何思想的我們來說,透徹的了解思想本身才是第一要務,儀式要看對我們是否有正面幫助,而不應當成為束縛我們的綁繩。

7. 他應該配得上「聖人」的名號

「人無完人」,孔丘包括他的思想肯定談不上完美,不過又有什麼是完美的呢?按照錢穆的說法,儒家和墨家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性格,這種性格註定難以自我創造出現代科技,只能靠吸收別人的來消化和完成,日本受中國文化影響也是這樣的。可是人總有優點和缺點嘛,國家和民族也一樣。咱就說歐洲,搞了這麼多年的統一,不還是四分五裂、矛盾不斷的?這不,希臘最近挺不住又想單幹了。保持統一的能力就是咱的優點,甭管中國歷史上有多少賣國賊、漢奸、敗類,沒幾個人敢公然喊獨立,因為這是我們「重情」的民族性格所不允許的,這種民族性格裡面當然有孔丘的東西啊!這種民族性格有什麼特點呢?那就是擅長在和平中求進展、重「情」,而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則是在激變中尋突破,重「力」。所以咱只要保持穩定,在全球化的競爭中實際是佔便宜的,因為中華的這種入世文化的吸收能力實在太強了。

最後,我冒然總結下孔丘這個人吧。他和我們一樣不是完人。他雖然自己有著高遠的理想和自認為完美的思想體系,並寄託於後人將之繼承和傳遞,然而卻在去世後屢次地被捲入政治的漩渦。事實上,他的思想並不完美,可是不要忘了,他生活的時代是2500年前。而就算在現代,又有什麼樣的思想是完美的呢?不過至少作為當時的牛人,他是入世思想集大成者之第一人民間修官史之第一人貴族教育平民化之第一人他的思想協助中國成為一個延續兩千年的統一政體(以上幾項成就都基於世界範圍內)。因此他應該配得上後人對他的崇敬和愛戴,更配得上「聖人 —— 孔子」的名號。

微思考公眾號:vthinkorg或者搜索微思考


推薦閱讀:

TAG:文化 | 孔子 | 現實問題 | 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