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擁有一門特長?
首先,要避免對孩子進行強迫教育,若想讓孩子形成某種特長,就必須重視對孩子學習興趣和態度的培養。不論讓孩子學什麼,都要先啟發,培養興趣,不能硬逼著孩子去練寫字,畫畫、彈琴等。如果父母不顧幼兒的心理特點,採取強迫,命令,甚至威脅的手段硬逼孩子學習,那麼其結果是扼制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成效,損害他們的身心健康。
在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學習理論」,這個理論認為,任何一個事物,在一個人心情好的時候出現,將通過古典條件反射而與良好的心情聯繫起來,從而受到喜愛;而當它與懲罰或其他消極情感相伴時,那麼這一事物就容易受到人的厭惡和排斥。這一原理在幼兒進行學習時也同樣適用。父母若能在他學琴、學畫的過程中不斷予以鼓勵,並把這樣的學習過程遊戲化、趣味化,使孩子總能體驗到一種愉悅的積極的情感,則孩子就容易傾心於這件事,並培養起興趣。
就兒童的藝術教育而言,美國幼教界就主張把藝術活動看作是創造性活動的一種形式,讓兒童在松馳的狀態中去進行,在玩中要求得發展。因為在這玩的過程中,小孩子的各種潛能,如探求、創造、發明、愉悅、好奇等才能得到充分的表現,從而獲得發展,因此父母對待孩子進行藝術活動的態度,不應總以領導者或裁判者自居,而是一個輔導者,去幫助、指導他們玩得更好。藝術形式本是具體形象、生動有趣的,十分符合幼兒的天性喜好,因而很容易培養起他們的濃厚興趣。
其次,培養孩子的特長還必須注意從孩子的天賦,所在的環境條件和已有的興趣傾向性出發。在這方面,父母常犯的失誤是沒有對孩子進行充分地觀察和了解,一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學什麼,或者聽到畫壇上出現了個小神童,就馬上急於效仿,抓起一個項目硬逼著孩子去掌握學習。但是對孩子來講,這根本不是他的所長,學起來十分吃力;或者他的興趣並不在此,因而總感到索然無味。
周總理早年留法學習和從事革命生涯時期,曾居住在一位法國老婦人家中。這位老人見周總理精神旺盛,意志堅定,做事利索,就常常以此來教育自己的孩子,要他好好向周總理學習。一天,孩子來到周總理的房間問他,怎樣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周總理經過認真思索後回答說:「要拔自己所長」。他說每一個人身上都有長處和短處,到頭來與人相比,還是發揮了自己的短處。如果人的一生注意發揮自己所長,拔自己的長處,那才會出類拔萃。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特長」,難道可以不去留心一下他們身上有哪些長處是可以發展為「特長」的嗎?兒童的天資有許許多多的方面,不一定非要在音樂,繪畫這幾個方面上死死較勁兒。
要發掘兒童的天資,父母就要讓孩子多接觸各方面的事物,大膽嘗試,自己用手去摸、用鼻子去聞,用眼睛去觀察,充分接受各種新的生活體驗。除了讓孩子作多種多樣的嘗試外,父母還應注意為他們提供各種學習的條件和施展才華的機會。然後在這些過程中,觀察了解孩子喜歡幹什麼,擅長幹什麼,再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地培養孩子發展他們的長處。
推薦閱讀:
※中國目前教育硬體軟體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1對1行業的樂課力模式悄悄跑通,已然做到3個億!
※隨筆丨教育
※明知可能電死人,為何「老師」還是選擇接通「學生」身上的電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