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詩歌有哪些美學思想?

蘇軾不僅是傑出的文學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學批評家,在對詩歌的社會功能和審美特性的認識上,蘇軾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和思想淵源。

蘇軾詩歌有哪些美學思想

首先,強調詩須要有為而作。蘇軾具有仁政愛民的思想和積極人世的精神,他重視文學積極的社會作用,強調有為而作,針砭時弊。他在《題柳子厚詩》中寫道「詩須要有為而作」,所謂「有為而作」,目的在於揭發當世政治的過失和社會中的種種不平。蘇軾的意圖十分明確,寫詩就要充分發揮詩歌的社會功能,有所勸誡,對社會的改善有所幫助。

其次,主張詩貴傳神。首先,詩要傳客觀物象之神。蘇軾的詩歌創作,在體物傳神方面表現出傑出的才能,如寫西湖夏雨「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其次,詩要有超以象外的遠韻。遠韻是神似的自然發展,言有盡而意無窮,在超以象外的無限時空中,給人留下無限的遐想與回味的餘地,這就是遠韻,即意境要縹緲高遠,使人回味無窮。最後,詩歌創作要有空靜的心態。蘇軾反覆強調的藝術創作過程中的空靜心態,來源於他對佛老之學的認識,在佛、道二教中,「空靜」、「虛空」的要義都是達到「無我」之境而得萬物之本,對藝術家來說,摒除雜念,保持空靜的心態,才能獲得醉人的思維空間以創造深情遠韻的藝術境界。

蘇軾詩歌有哪些美學思想

再次,崇尚天工自然與清新脫俗。「天工」,意謂出於自然,無須雕琢,凡出自天工者,必有創作者的個性,給人以清新之感。蘇軾提出的天工清新的審美標準,實際上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感情率真。蘇軾在很多詩文中,都以感情是否真實作為評詩的標準。如《讀孟郊詩二首》中寫道:「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特別推重陶潛,就因為陶詩情真:「有士常痛飲,饑寒見真情。」其二,意境清新。蘇軾在詩歌創作中,能憑藉生花妙筆,描繪出清新脫俗的意境。如《贈劉景文》:「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桔綠時。」蘇軾追求自然之美,實際上是以他最理想的、至高無上的「道法自然」作為他美學追求的最高準則。



推薦閱讀:

桃紅梨白三月春,賞水墨江南,品詩情畫意(值得收藏)
詩經《魚麗》如何讚美宴享時酒肴之甘美盛多?
都有哪些詩是描寫小區景色的?
《一期一圖》第8期:細雨蒙蒙江霧昏,坐曹聊且免泥奔

TAG:詩歌 | 文學 | 古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