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帥&《奇葩大會》|富二代的身份給我帶來的最大困擾是沒有幸福感!

中午吃飯的時候,點開了最新一期的《奇葩大會》,沒想到卻中了它的毒。

節目既有顏值與實力並存的導師陣容,又有精彩得讓人拍手叫好的嘉賓故事。讓人看得根本停不下來!

在這一期節目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聊到了原生家庭的話題(原生家庭是指父母的家庭,兒子或女兒沒有組成新的家庭)。

也認識了一個新奇葩,他叫戚帥。

據說中國有一半的航母在他家,他家的資產超200億,可以說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富二代,他擁有很多人奮鬥一輩子可能都得不到的東西。

很多人或許也會覺得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原生家庭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父母會給予許多優渥的資源。

但在他還沒出場的時候,在後台卻對著鏡頭說,在他自己看來富二代的這個身份帶給他的最大的困擾是沒有幸福感。

一聽到他說出這樣的話,我就在想他這不是在和觀眾拉仇恨嗎?

我甚至想不明白為什麼他這樣的人要來參加奇葩大會,但看了整期他的節目之後,我才明白他是來尋找一種認同感。

01

戚帥出生於東北農村,一個特別大特別大的家族裡面。

因為東北農村特別特別重男輕女,家裡發現他是一個「帶把的」,整個家族就沸騰了,所以他從小也被家族抱有極大的期望。

在他的觀念里,爸爸一直是一個非常標準的「嚴父」。因為一直堅信「男孩子一定要窮養」,所以在紐西蘭留學的五年,他刷過盤子、端過菜。

對於戚帥而言,在紐西蘭的那五年「窮且挺傻的」,但卻是他人生中最快樂的五年,因為那時候「他是他自己」。

回國之後,戚帥在父親的安排下回到自家的集團擔任總經理一職。因為爸爸是董事長,因為爸爸極強的控制欲,近三年,他開始變得不快樂。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爸爸對他的要求只有兩個字——聽話!

因為在爸爸眼裡,無論他多少歲,爸爸一直都認為他還是那個孩子。

但是隨著時間的拉長,他學到的東西越多,和爸爸之間的矛盾也就越來越多,但他只能無奈地說,「我的痛苦點在於我沒有辦法去實踐,我也沒有辦法證明我的對錯,我只能聽我爸的。爸爸做出的決定,我只能去執行。」

02

爸爸不僅在工作中加以干預,在生活上的控制欲更強,他交女朋友,爸爸會給出一系列的條件:

比如:個頭要在1米66到1米68;學歷要本科以上,最好海外歸來;性格要比較溫順,能夠顧家;要生3個孩子,還不能重樣。

這些條件的背後都能折射出爸爸對自己兒子的控制。但緊接著他又覺得特別能夠理解爸爸,因為爸爸不善言辭,他也相信爸爸一定是愛他的。

因為爸爸工作太忙了,也沒有那麼多時間跟他溝通,所以這是爸爸認為這是他愛自己兒子最好的方式。

爸爸會直接告訴他,你要怎麼做,你不能那麼做,你這麼做就是對的,你聽我的就可以。

他接受不了爸爸對待他的這種方式,但同時他又將自己無奈聽從爸爸的舉動,當成是對父母盡孝道的體現。

所以在富二代和自我雙重身份的糾結中,他說不希望自己死後的墓志銘上刻的是「XX之子,一生聽話」。

03

從戚帥身上,我彷彿看到了千千萬萬個「中國式家庭」的縮影。

他的苦惱也不僅僅是富二代的苦惱,更是大多數被老一輩橫加干涉的年輕人的苦惱。

眾所周知,聽話,是中國家庭教育的頭號關鍵詞,中國父母誇孩子時,聽話也是最容易被使用的贊語。

只要你是孩子,不管你多大,哪怕四五十了,還要聽父母的話。

60、70後父輩靠著自己的拼搏為後代奠定了一個不錯的生活基調,也習慣性地開始插手後輩的人生,沒吃過太多苦的年輕人們討厭這種「圈養」,卻又無力反抗。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過的話:「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一個人的童年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對個人性格、行為、心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吼叫怒罵的家庭里成長,孩子容易暴躁強勢。在父母不和諧的環境長大,孩子也易失去信任和快樂。

……

父母認為,孩子聽自己話是天經地義,當父母徹底相信聽話邏輯時,他們就真的會認為,自己怎麼做都是對的,怎麼做都是為了孩子好。

持有聽話邏輯的父母,殘酷地對待孩子,而孩子因此出了問題後,父母卻說:

「你看這個孩子,我們對他這麼好,他怎麼這麼不聽話,他怎麼變這麼壞!

所以說,聽話這個說法,實際上是中國式父母,為了保護自己的自戀,而在孩子出問題時發明的一個自欺欺人的說法而已。

蒾鹿大叔提醒各位家長: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給孩子營造相對健康的成長氛圍。

希望看這篇文章感同身受的你,未來能多一些幸福與快樂,找到真正的自我。

推薦閱讀:

抗流感「神葯」奧司他韋頻繁斷貨、一葯難求?囤葯之前先看這篇!
認識新年 | 魚躍龍門的三個條件
寶寶厭奶期,家長千萬別這樣做!
如何引導孩子放棄玩賴習慣?
寒假作業一拖再拖沒寫完,明天開學了怎麼去報到?

TAG:情感 | 育兒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