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高情商領導(2):大眾教育與精英教育
大眾與精英
從古到今,除了生產力超級低下的原始社會,人類社會總會有大眾和精英的群體存在。
整體來說,大眾群體是規則的遵守者(跟隨者),精英群體則是規則的制定者(領導者)。
精英掌握了更大的權力,同時,他們也對所在的群體,有更大的責任,比如說皇帝擁有最多的權力和土地,理論上,他要負起的責任也是最大的。
很多人把"精英階層"和"上流社會"混淆起來,其實本質上是兩回事。
所謂的"上流社會",是一個消費導向的概念。例如時尚雜誌,津津樂道於上流社會在用什麼樣的杯子,參加什麼活動,穿什麼衣服,孩子要受什麼樣的教育。而這些媒體背後的推動者,往往是奢侈品之類的希望引導消費的行業。
而精英群體存在的合理性基礎,是對社會承擔更大的責任,做出更高的貢獻。如果一個群體所謂的精英群體只關注消費,那麼基本上這個社會也就快完蛋了。
大眾教育與精英教育的差異
大眾教育培養跟隨者,精英教育培養領導者。
這兩者在教育上有本質的差異,具體如下:
- 強調執行 vs 強調思考
- 培養人對自己負責 vs 培養人對群體負責
- 關注技能養成 vs 關注智能發展
- 關注服從規則 vs 關注掌控規則
- 局限於做事能力 vs 同時關注對人的洞察力和影響力
- 限責限許可權能 vs 賦權賦責賦能
- 授人以魚 vs 授人以漁
- 把事情做對 vs 關注做對的事情
技能 vs 智能
有兩種類型的能力:技能與智能。
衡量技能的核心標準是熟練度,衡量智能的核心標準是洞察力。
搬磚是一種典型的技能。技能的提升通常比較簡單,隨著時間的推移熟練度上去,你的效果也就會上去。所以對於技能提升,努力常常容易看到直接的、明顯的效果。
而智能這個東西,努力和能力提升的關係,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因為所謂的智能,它的基礎是對規律的把握、知識體系的理解、問題的分析判斷、策略的制定、高質量的決策。衡量智能的核心標準,不是熟練度,而是取決於對事物的深度理解和把握。
例如人際關係能力,你需要知道面對什麼人,他是什麼狀態,現在他想要什麼,你做什麼會激發對方的興趣,能讓人舒服。這些背後需要對人性的了解、對心理的閱讀、對需求的把握、溝通的策略等等。不是每天都跟人打交道,就能自然的更上一層樓。所以很多人跟人打交道一輩子,水平還是非常低。
這就像結20次婚,不能說明處理婚姻關係能力出色一樣。
需要說明的是,智能是基於技能之上的。例如要有出色的人際關係,至少講話發音要能讓人聽懂。講話發音是技能驅動的,通常熟練度上去就OK了。
對於作為跟隨者的大眾群體,技能往往是核心關注點,例如經常有父母說"讓孩子學到一門謀生的技能"。而對於作為領導者的精英,智慧就非常重要了。比如領導者如果在關鍵的事情上缺乏判斷能力,做出錯誤的選擇,可能整個組織都會衰敗甚至滅亡。
這也導致了,大眾教育關注培養技能,而精英教育則要超越技能,去培養人的智慧。
所以中國古代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其實一直到今天,這句話很大程度上還是成立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眾教育往往就把核心關注點放在了刷技能上。
從中小學教育的角度,英語相對來說,是相對技能導向的科目。因此提升熟練度的做法,例如有更高的單詞量、對話,往往效果比較明顯。
而數學,卻有非常大的變化。
在小學的階段,數學是以計算為主,技能的特徵明顯。
但從初中開始,一上來就是引入代數,然後是各種類型的函數。在初高中階段,數學的方向已經不再是僅僅以運算為主,要想學習好,你需要掌握各種各樣的概念,例如二次函數、一次函數,以及概念之間的相互關係,比如函數與幾何圖像的關係。
換句話說,初高中階段的數學,已經具備了比較明顯的智能導向。這時候再盲目的去想要通過提升熟練度的方法,那就不大容易了。比如很多人刷題無數,看講解都會做,這個知識點、那個知識點貌似都涉及到了,但就是搞不清楚什麼時候該用什麼知識點,因為沒把這些概念和相互關係理解透。
這時候問題就出來了。
家長、老師和小孩,往往都沒能充分意識到理解的重要性,或者在理解遇到困難的時候快速放棄,轉而走向熟練度路線。
家長討論子女教育問題,困難的問題缺乏結論,最後往往是"多聽聽課下來多抄幾遍多做題"。
這樣一來,沒有真正把握知識,那麼也就停留在表面上,很容易出現的現象是"哪怕學了做了,換個馬甲又不認識了",概念不牢。
尷尬的是,其實哪怕是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教育家和政府的初衷,往往也還是想要塑造學生的智力,培養思考能力等基本素質。但真正執行起來,能做到激發學生思考培養智能的,下到老師的能力,上到整個教學體系的能力,整體都嚴重欠缺。因此最終就被刷技能主導,而且刷的往往還是沒多少實用性僅僅應試的技能。
智力與智能
今天我們耳熟能詳的"智商"這個詞,最早來自於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劉易斯·特曼,意思是"智力的商數(指標)"。
那麼什麼是智力呢?
特曼給出的定義是"智力是操控概念的能力"。
通常我們說數理學習好的人,智力不錯。這是因為數理科目本身就是概念密集型的,能夠把握這些概念和相互關係,高效的進行邏輯推理,本身就證明了不錯的概念操控能力。
而智能,要對事物有深刻的洞察力,離不開從抽象的事物中提取概念,建立知識和關聯。因此高度的智能,往往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智力做基礎。但同樣,一個人在特定領域的智能(例如情商),還跟他的經驗、在這個領域的知識基礎、心態等,有非常大的關係。例如對物體運動的智能,還是要掌握牛頓運動定律、微積分等知識和工具。智力在這些領域,很多時候更像是一個基本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我們說有些人"有聰明但沒智慧",往往可能就是雖然基本智力不錯,但是缺乏相關領域的經驗、知識、規律的掌握。
還有種現象,我稱之為"聰明的白痴",就是人的智力可能很出色,但是非常自以為是,不懂也認為自己懂。這種人背後可能是心理的缺陷,例如高度需要外界認同,因此各種行為都重在表現,不願意接受"我不懂"的現實,因為這是對自己的否定。不去了解調研學習進步,基本的經驗和知識都缺乏,哪怕有智力也沒有多少用。
儘管大眾教育體系,習慣性的淪落到"刷技能"的境地;但大眾教育的方向和初衷,還是希望培養高智力的學生(聰明),這也是大眾教育一個高階的目標。如果聽一下家長對學生的讚揚,通常最廣泛的大概就是這麼兩句:
- 某某很聽話(守規則、跟隨者思維)
- 某某很聰明(智力導向)
然而在精英教育體系中,情況就非常不一樣了。精英教育的基本方向是:
- 掌控規則
- 有智慧
其實"有智慧",也是掌控規則的基礎。都搞不懂系統和規則是怎麼運作的,也就難說掌控。
而智慧也要求智力基礎,因此對人的智力的篩選以及培養,是精英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它只是個"基本要求",而不是一個"高階目標"。
獨立思考
智力的發展離不開思考,智能的發展離不開獨立思考。
在自媒體時代,經常可以看到各種轉發,內容中低級的邏輯錯誤層出不窮,然而能夠調動的人情緒,因此吸引了諸多眼球。
這種現象的背後,是思考的欠缺。跟隨者很容易被情緒調動,而缺乏獨立思考。而對於要掌控規則的領導者而言,獨立思考的能力至關重要。這也是精英教育的一個基本取向。
所謂獨立思考,不是"獨自思考、閉門造車"。恰恰相反,獨立思考是"觀百家之言,成一家之見"。需要博採眾長,了解多方面的事實、信息與觀點,甚至能夠站在巨人的肩上,往往才能做到深刻的洞察。
這就像我們理解物理世界運作的規律,不去了解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等人的工作,而是埋頭苦幹,恐怕也就很難有高度的洞察。
缺乏獨立思考的跟隨者,也會去了解別人的觀點,但是他們往往是直接採信,例如某個名人說了什麼所以就相信了。其實這就是所謂"迷信規則"的體現,只是這裡的規則體現在"名人說了什麼"、"大家怎麼做的"。
而獨立思考的基本原則是,如果一個人的事實是充分的,邏輯是嚴謹的,那麼更可能他的結論就是正確的。了解他人是幫助建立自己的認知體系,而不是代替自己的思考。
從精英教育的角度,要培養人的獨立思考能力,通常有三個普遍的基本點:
- 關注思考過程而不是直接給答案,思考的質量遠遠重於要比答案的正確
- 提供高質量的工具、資源以便讓學習者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例如學習從人類歷史上提煉出的頂尖思想、知識庫、提供相關專家、業內人士的資源網路
- 紮實的思維基本功訓練,例如寫作、邏輯
對人的洞察力和影響力
大眾教育更關注技術型的、處理事情的能力。而對於領導角色的精英教育,對人的洞察力和影響力,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例如古代的皇帝,要學習歷史,從歷史中了解各種規則的運作,相關的影響,不同的人,人事的安排與後果。
而這種學習,通常是高度案例導向的,結合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思考。這些案例既包括他人的、歷史的,也包括現實中自己遭遇到的。
同時往往是在小範圍內,跟精英型的團隊(例如老師、下屬等)討論交流,互動性很高,而周圍人的素質也對於自己的成長起到重要作用。
這種類型的精英教育,並不是簡單的上課之類,很大程度上質量取決於周圍的精英型資源。而一個人能夠擁有這樣的資源,要麼他本身已經是團體或者社會的精英,要麼就是有其他人的支持,例如父母本身就是在精英群體中。
而且即使擁有這樣的資源,也是日常熏陶互動的長期過程,並不是像技能那樣可以快速培養。
所以這也決定了,情商這事,很大程度是拼爹拼環境的。對於大多數人,一生都很難有得到高質量的,關於"對人的洞察和影響"的精英教育的機會。
在本文後面,我會介紹革命性的情商教育體系,從而幫助人們擺脫這樣的困境。
賦權賦責賦能
責任、權力和能力,通常是要對應的。
例如如果一個人有開車的權力,那麼首先他就要有駕駛的能力,同時也要對後果承擔責任。
在工業時代,以大規模生產的流水線為基礎,工作分工很細,每個人負責耕耘自己一畝三分地,責任很有限,權力小,能力要求也不高。整體來說限許可權責限能的體系。
與之高度對應的是,大眾教育培養學生的方式,其實也是這種流水線工廠。例如學生進來,一年級要達成什麼目標、學什麼內容,規定的很死。跟得上的也是這個節奏,跟不上的也是這個節奏,反正產品進來,過了一段時間就進入下一段生產線,管殺不管埋。
分析一下學校教育這個體系,權力是集中在學校、老師手裡的:什麼時候上課、上什麼內容按照什麼進度、課後要做什麼作業等等,都是老師規定的。學生沒什麼權力,基本上就是遵守的義務。
經常家長說,小孩學習沒有主動型和責任感,其實這是教育體系的自然結果。你要讓一個人有主動型和責任感,那就要讓他擁有對應的權力。既然學生沒有權力,比如決定自己要做多少作業,今天是要去上課聽老師講還是自己學,進度是不是自己可以調整,那麼讓學生承擔最後成績的責任,就變成了荒謬的事情。
而因為限制了學生的權力,大多數學生在學習的關鍵性戰略問題上,是缺乏實踐和思考的。比如什麼樣的學習方式對自己更有效,如何制定學習計劃,如何尋找幫助自己高水準達成目標的學習資源等。最重要的那些問題,被老師和學校包辦了,而且效果往往還不那麼好。他們也就很難產生高度的能力。
要高度發展人的能力,那就需要讓一個人承擔更大的責任,擁有更大的權力。這也是精英教育和大眾教育核心的區別,精英教育是賦權賦責賦能,而大眾教育則是對其中的因素更多加以限制。
拓展開來,其實這也是精英型組織,和流水線工廠的最大差異:精英型組織以賦權賦責賦能為導向,而流水線工廠以限許可權責限能為導向。
主動性和責任感,是情商當中非常關鍵的環節。很多心理問題,都是缺乏主動型和責任感導致的。然而傳統教育機構,以及工廠,他們的模式就決定了容易塑造缺乏主動性和責任感的人。
問題是,賦權賦責賦能的精英教育,對於教育體系的要求,要比限制型的體系,高太多,例如。如果我們在中學就讓學生有學習的很大主動權,例如可以自己決定學習方式(例如是上課聽老師還是不上課自學、做多少作業),那麼為了實現這套教育方式,要考慮的問題是諸如:
- 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如何快速幫助學生建立高水平的整體學習認知
- 有什麼高質量的工具、資源可以支持學生自主的學習和發展
- 如果學生有了選擇為什麼他們還要來學習,學習的吸引力在哪裡如何創造
- 如何讓整個環境有利於學習成長
- 如何在學生遇到問題時有效幫助,並且引導發展
- 對於能力低的學生如何循序漸進的發展能力、賦予權力和責任
當讓人擁有權力的時候,往往組織對內的核心任務就是構建一個強大的服務體系,支持和服務於他們的行動和發展。而在傳統的組織中,組織對內的核心任務是管教。
彼得·德魯克在《下一個社會的管理》中說:
讓傳統勞動力有生產力的保障是體制,無論是弗雷德里克?泰勒的"最好方法"、亨利?福特的流水生產線,還是愛德華?戴明的"全面質量管理",這些體制本身都有知識含量。這些體制之所以具有生產力,是因為它使得每個員工不需要多少知識或技術就能完成工作。其實,在流水生產線上(在戴明的全面質量管理中也是一樣),個別員工的技術太強,對其他同事和整個體制反倒是種威脅。然而,在知識型的組織中,讓體制有生產力的卻是個別員工的生產力。在傳統勞動力中,員工為體制服務,但在知識型組織中,體制必須為員工服務。
在這段話中,德魯克指出,"在傳統組織中,員工為體制服務,但在知識型組織中,體制必須為員工服務"。
這大概是對現有的大眾教育體制,最尖銳的諷刺:傳統意義上以傳授知識為目的學校,並不是知識型組織。
而一直生活在這樣的教育體系、商業組織(工廠或者公司)里的人,他們不自覺的帶有強烈的"跟隨者思維",這是被環境塑造的,而這也是大多數人的狀況。
賦權賦責賦能的精英教育,才容易培養出具備高度主動性、責任感、思考能力、想像力的"領導者思維"的人。
===如何成為高情商領導===
《如何成為高情商領導》連載中,關注公眾號"倒追學堂"及時獲取後續內容。
推薦閱讀:
※多維度打造影響力
※創客王說(22)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被妒忌、被排擠、被忽視,你怎麼破?
※楊柳君:瑜伽引領我止境
※楊柳君:如何使問題消弭於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