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託!請不要磨滅小孩的好奇心

你以為是為了小孩好,其實是害了他。

「媽媽,為什麼草是綠色的?」

「爸爸,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

還記得小孩子那時候多麼可愛嗎?他們小時候都會充滿好奇心,很喜歡探索一切事物,而且會有很多千奇百怪的問題。

每一位小孩天生都有好奇心,問題只是教育素質能夠令他的好奇心持續多久。

有沒有發覺你的小孩上學幾年後,好像變了另一個人,已經不再問那些千奇百怪的問題?你可能認為這是成長,但其實是他們可能對世界早已經失去了好奇心。

英國有很多學生從小就可以自主學習,上課的時候會主動舉手問問題。另一方面,內地學生往往學習都非常被動,這是否他們的問題呢?

究竟是什麼東西令到小朋友的好奇心慢慢消失?

好奇心是什麼?

好奇心, 英文是curiosity。字典上的解釋是an eager wish to know or learn about something。中文的解釋是,當我們遇到自己不了解的事情,進而產生了解它的衝動。這就是系好奇心。

好奇心其實是人的本能,就好像你肚子餓要吃飯一樣。

每個小朋友天生都有不同的性格,這些內在因素會令他們三歲左右表現好奇心的時候會有不同的表現。

例如有些小朋友天生就比較大膽,不怕陌生環境。有些就比較膽小,對新事物會比較謹慎小心。而有些智商較高的小朋友處理資訊慨能力就比較強。

雖然他們表現出來的行徑都不一樣,但他們的好奇心之火仍然存在。

是學校教育的問題嗎?

根據研究發現,小朋友上學之後好奇心就開始明顯減退, 研究人員 發現小朋友從剛剛入幼稚園到小學五年級這個階段,他們表現出好奇行為的次數會減少75%。

在學校這個環境裡面,每一位老師都有教學任務。重點是老師如何讓小朋友掌握知識的同時,也可以保持他們的好奇心。這就牽涉到老師的教學功力如何。

例如,有些同學在課堂時會問一些和課堂無關的問題,很多老師只會叫你專心上堂,不會回應你的問題。

愛因斯坦說過 「千萬不要停止問問題,好奇心有它存在的價值,千萬不要失去好奇心!「

當我在英國受訓導做老師的時候,我的導師教導我應該用小孩子的問題來引導他們學習知識的興趣。

例如,上一年當我在課堂教書的時候,有一位學生只顧望著窗外。我問他在看什麼?他回答我: 「Mr. Chan, how tall is that pole( 電燈柱)?」

我沒有責備他不專心上堂, 我只是說了一句 「Good question! Lets find out next lesson.」。我這樣做有三個好處。

第一,我回應了他的訴求,小孩不喜歡被人忽視。

第二,當他的訴求被回應之後,他就可以把他的注意力放回課堂中。當中不需要有任何責備,就可以令學生繼續安靜專心地上課。這種方式和內地那種威權高壓的課室管理有很大的分別。

第三,他這個問題給了我一些新的主意,如何把數學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在英國的教學,我們常常強調雙向學習。不單止學生會向老師學習,老師也可以向學生學習,因為大家想東西的角度並不一樣。例如這位學生提出了這個主意,我便可以把他實踐成為一堂數學課。

結果,我們下一課全部人都出了課室外,然後用Trigonometry (三角)和Inclinometer這個儀器(抱歉,我真的不知道中文叫什麼) 一起去計算出那一條燈柱的高度,讓他們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們學習得非常開心。

這個例子證明了教師既可以保持孩子的好奇心,也可以讓他們學習學科知識。當然這樣對教師的要求會比較高,並不是每一課拿著教科書站在黑板面前解說這一種教學模式可以做到的。

是家庭教育的問題嗎?

父母的家庭教育都會對孩子的好奇心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關鍵就是高素質的情感依附。

對於小朋友來說,有一個安全基地非常重要。這個安全基地是培養好奇心的基本條件。

如果親子關係好的話,小朋友就會更願意去探索未知慨世界。但如果親子關係差,小朋友就會容易焦慮缺乏安全感,自然就會傾向把自己埋藏在內心世界。

在這裡給大家一個小貼士。原來你怎樣和小朋友溝通都會影響他們的好奇心。

研究發現每個家庭都有獨特慨語言環境。研究人員紀錄了十二個家庭吃晚飯時候的對話,結果發現家長回答小朋友問題的做法完全不同。

有些家長心不在焉,只是想快點結束對話,然後草草收場, 叫他們專心吃飯。有些家長則會就小孩的問題去鼓勵討論。

明顯地,如果小孩子的問題給家長草草收場的話,他們短期內當然會專心吃飯,但這樣對他們的長期成長會有影響。

另一方面如果家長一起跟小孩討論問題,這樣小孩也會更願意用好奇心探索新的問題一起討論,增進親子關係。

小朋友在十歲左右,就能夠獨立提出問題並尋找答案,這個將會是他們終生受用的技能。而這正是內地學生最缺乏的技能, 直接導致他們在英國大學畢業後都找不到工作。

既然老師已經在學校支支不倦地傳授知識, 那麼父母在家中是否可以多培育一下子女的好奇心呢?

結語

作為家長,我們不妨反思一下我們跟小孩相處的時候有沒有鼓勵他們多問問題?

更重要的是自己有沒有用心去和小孩子討論和解答他們的問,千萬不要忽視他們的需要。

我們是否對世界早已經感到冷漠?

如果你自己的好奇之火早已經熄滅,你又如何要求小孩子有好奇心呢?

所以我們應該經常對這個世界保持好奇心,這就是身教。

關注公眾號「走進英國課堂」,中西教育定期分享,與你一起,關注下一代成長。


推薦閱讀:

如何保持好奇心?
人類為什麼有好奇心?
我從哪裡來
有感於中國人民大學的體育場的一張「 溫馨提示 」
為什麼教育是把火炬點燃,不是把容器灌滿?

TAG:兒童教育 | 好奇心 | 英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