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蟲不可以語冰
好久沒講故事了。
昨晚我在光谷吃飯,順便逛了一下步行街,在一家某服裝知名品牌店內,看到店家在和一位顧客吵架,引起了許多人的圍觀。
事情大概是顧客前幾天買了衣服走人後,今天又要拿回來退,理由是她發現淘寶上有同款且便宜好幾百。
於是店家就給他解釋啊,淘寶貨能跟這正品的比嗎,這件正品材料是純羊絨的、皮帶是進口的......你淘寶確實便宜幾百,但質量能一樣嗎?
那顧客就與他爭辯,非說淘寶上那件質量也是一樣的,店家就只好又給他講了一大堆專業的辭彙,並且拿出了兩件質量不一的衣服做對比。
可任她說得口乾舌燥,顧客就是堅持兩件衣服質量是一樣的言論,這下子把店家也給說激動了,兩人就此陷入了「衣服到底哪裡質量不一樣」的爭吵之中。
我在旁邊看著好累,就像看兩個頑固的人在逞口舌之爭,他們的目的已經不是退貨與否了,而是一定要把對方說服。
其實何必呢,這世上每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一旦形成是很難改變的,就像那位顧客只是一個消費者,你跟她解釋再多服裝專業的辭彙,她也未必聽得懂,她買衣服可能就是為了好看、便宜罷了。
再如那個店家,與其浪費時間去與顧客爭辯「衣服質量的區別在哪」,不如好好想想怎麼滿足顧客的要求,能退則退,不能退再想辦法解決,何必讓自己陷入口舌之爭呢,得罪了客人、還耽誤了其他生意。
也許你的衣服是真貨,但別人一旦認定了它不是,你說再多也沒用,這時候應該果斷的選擇不再浪費時間。
2
記得以前讀初中的時候,班裡人經常吵架。
不為別的,為的是郭敬明和韓寒,那時候這倆人的小說佔據了我班上80%的「市場份額」,但同學們互相看不起對方的閱讀品味,喜歡韓寒的說看郭敬明的都是「腦殘」,無病呻呤;喜歡郭敬明的稱看韓寒的都是「憤青」,不知所云。
由此偌大的班級被分成兩派:郭派和韓派。當然他們私底下稱對方為「腦殘派」和「憤青派」。
這兩派的日常活動就是每天一小論,每周一次大辯論,分別從文風、用詞、題材甚至是書籍的銷量、封面的裝潢來爭論到底誰的書厲害,爭來爭去自然也動過手,都是各自門派的「領導人」單方面掐架。
我自然也有參與過其中,現在回想起來,倍覺幼稚卻又覺得很美好。年輕的我們對這世界的認知太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強迫他人與自己的思維同步,不然就會覺得對方是腦殘,看不起對方。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文學作品本來就是個很主觀的東西,有人喜歡吃甜的,就一定有人喜歡吃酸的,何必拿來爭論呢?正如有人喜歡郭敬明,有人喜歡韓寒,有人喜歡張愛玲,有人喜歡余秋雨,這世界才會如此的精彩。
何況別人一旦喜歡了某樣東西,就絕不會被輕易說服,這也是每個人內心最深處的頑固。
3
我想起一個故事:
某天,一位客人慕名前來找孔子請教學問,孔子的弟子接待了他,那位客人便問,你說你是孔老夫子的弟子,那你一定也學識淵博咯?那弟子毫不客氣的回答「那是那是」
客人說,那我問你一個問題,一年有幾季?孔子弟子脫口而出說:四季。客人搖頭說不對,是三季。弟子不服,便與他爭論,客人說不如我們一起去請教孔老夫子,如若我錯我給你磕三個頭,若你錯你給我磕,弟子同意了。
兩人一起去見孔子,說了此事,孔子看了客人一眼,回答說:三季。弟子無語,只得給客人磕了三個頭,待客人走後,弟子急忙詢問孔子,為何回答三季?
孔子說,你看那人穿了一件綠袍子,就如同蚱蜢,而蚱蜢屬於夏天的蟲,春天生、秋天就死,根本不會經歷冬天,一生也只有三季,你怎麼能讓他明白一年有四季呢?
夏蟲不可以語冰,跟夏天的蟲說再多它也不知道「冰」為何物,跟「三季人」說再多,他也不會同意一年有四季的言論,不如就此收手,且讓他一步,自己也落得輕鬆愉快。
其實生活中很多煩惱就是來自於太過於較勁了。
情侶間較勁,贏了又怎樣?輸了感情。
跟父母較勁,贏了又怎樣?傷了父母的心。
跟上司較勁,贏了又怎樣?丟了工作。
跟同事較勁,贏了又怎樣?少了一個朋友。
......
夏蟲不可語冰,不要嘗試改變他人的固有觀念,也不必與他人爭辯太多,退一步閉口不言,任他執著由他去,方能活的輕鬆愉快。
(個人微信公眾號「郭鳴睿」音樂、歷史、故事)
推薦閱讀:
※如果你穿越回古代,你會不會選擇做西門慶的小三?
※怎麼有效休息眼睛?
※春節回家團圓,如何防止長途開車犯困?
※四重奏指的是什麼?
※兩台電腦文件如何管理,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