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遇話手作——泉州提線木偶:指尖上的人生百態

木偶獸

說起木偶,想必很多小夥伴們都會第一時間想到童年動畫片《數碼寶貝》中的木偶獸。標準的「匹諾曹」外貌,一說謊鼻子就變長,孤單到沒有朋友……

不過呢,今天我們要說的木偶可不是它,而是泉州的提線木偶。

提線木偶,古稱「懸絲傀儡」是福建泉州的千年古藝,源於漢、興於宋,近代命途多舛,終又風行海外。它是一門由表演者懸絲牽引、操縱木偶,配以當地獨有的戲腔「傀儡調」的綜合戲曲藝術。

如今的提線木偶已經不僅僅是傳統戲曲與民俗技藝了,它已經成為整個閩南的文化名片。這種傳統文化的東山再起,雖說離不開舞台上的屢次曝光,但更重要的還是提線木偶戲本身的魅力。

木偶是提線木偶戲中核心道具,它是戲曲表演的前提條件。

木偶製作分為頭部、服飾、靴帽、操縱裝置。其中頭部製作最為關鍵,因為它直觀表現角色性格、身份。為了集中表現角色感情,木雕師們特意減少鼻子的面積,將眉眼、口唇兩個更有表現力的器官拉近,如此造型更為傳神、寫意。為了後期輕便表演,木偶頭被作成中空,這也便於木偶眼睛、耳朵、口部安置牽引機關。

作好的木偶頭還需要上色,行話叫做「粉彩」,「五形三骨」是粉彩的重點,分別是「兩眼、兩鼻孔、一張嘴」和「眉眼、顴骨、下巴」,通過恰當的色彩將人物性情勾勒出來。

由此可見光是一個木偶頭就融合了木雕技藝與繪畫技術,雕繪並重的木偶頭所表現的韻律化線條能將面部肌肉、骨骼變化的臨界狀態突出出來,觀眾在欣賞表演時則可充分感知性格。

而能讓木偶與表演者「人偶合一」的是表演者手中的操縱裝置。它由勾牌和吊線組成,吊線少則16根、多則50多根,「癱軟」的木偶人要想活起來全靠表演者的手法。

傳統提線木偶表演更難的一點是,表演者需要一邊演唱一邊操縱木偶。演唱時他們的身體是不可能站直的,唱起來難度也就更大。當然彎著身子唱歌你也能做到,但重要的是讓操縱者與懸絲木偶保持同步,讓聲腔從下面傀儡的嘴中「唱」出來。

在我國眾多木偶戲中,泉州提線木偶戲不間斷傳承時間最長、文化積澱和藝術積累也最為豐厚。

其代表作品有《盧俊義》、《火焰山》、《劈山救母》、《小沙彌下山》等。

木偶是沒有表情的,表演者必須通過挑、撥、提、勾、扭、掄、閃、搖等手法操作木偶的形體動作來表達角色的喜怒哀樂。

表演者在高抬處控制著木偶

表演一些大型劇目,木偶演員要在9米高的天橋上操縱著木偶身上30條,甚至是50條的提線。提線多了,活動部位也就多了,精湛度的提高意味著表演難度也倍增。

謝幕。木偶在鞠躬的同時,表演者也俯下身子

如此複雜、精湛的技藝之所以流傳至今,離不開表演者有條不紊地牽線、木雕師精準按下的刻刀,還有幕後工作人員的悉心配合,以及那些為迎合大眾口味,緊跟時代所做的創新。

這些注入了生命力的木偶會一直躍動下去,向世人展現著魅力。


推薦閱讀:

這個男人可能有著世界上最靈活的右手
遊走於現實與夢境之間的動畫大師——楊·史雲梅耶和他的作品(一)

TAG:木偶 | 手藝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