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你要先變壞才能變好,改掉五種讓人不開心的思維模式
認知扭曲的概念(Cognitive distortions)是由認知行為療法(CBT)的創始人、心理學家貝克首先提出的。它指的是我們執著於一些並不存在、或者完全錯誤的認知,而這些不良的認知導致了我們負面的思考、情緒和行為。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其中最為常見的5種。
a. 非黑即白、兩極化的思維模式
孩子在長大前,思維都是非黑即白的。他們的動畫片中,有明確的好人和壞人。他們的思維模式中有絕對的正確和錯誤。但隨著年齡的長大,人們會逐漸能夠理解和接受更複雜的人事、關係、情感。
但具有非黑即白、兩極化思維模式的人,會常常感到困惑。對於這些人來說,只要自己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完美,那自己就是一個完全的loser。如果伴侶有一次沒有照顧到自己的需求,那Ta就是「根本不愛自己」。曾經多年的好朋友有一次自私的舉動,他們就會困惑這個人是不是自己的好友。
擁有這種思維模式的人,他們的人際關係容易很激烈。看問題過於極端,且常常因為極端的認知做出極端的行動,反而進一步推動了關係的惡化。
b. 自動過濾的思維模式
有這種思維模式的人,在各種事件、場合中都只關注那些負面的部分,自動「過濾」掉那些好的地方。比如,在一次演講中,完全忽略了那些熱烈的掌聲和觀眾積極的互動,只注意到自己在某個地方說錯了詞。這並不是說他們理性上無法理解也有好事存在,而是儘管知道有些部分是正面的,情緒仍然只能沉浸於不好的部分中。
c. 過度概化的思維模式
這種思維模式的人,會基於自己某一次或幾次的負面經驗,得出非常泛化的結論,認為那些發生過一兩次的壞事一定會再發生。比如受到了一個人的拒絕,就覺得自己完全不討人喜歡,一定不會被別人接受,會孤獨終老。
而當過度概括到達一種極端的程度時,人們就會給自己貼標籤- 「我就是沒有辦法追求自己喜歡的人,因為我是一個被動的金牛座「。-「我的工作發展就會不如意,因為算命的也這樣說。」-「我就是一個不討人喜歡的人,我無法在人群中不被人討厭。」
當你把一些負面經歷,過度概化成了你的宿命的時候,你的心情就自然不會好了。相對的那些思維模式更積極的人則會認為,我只是這幾次運氣不好,我不會一直這樣,未來一定有好事發生。
d. 「應該」構想
用「應該……」和「必須……」來激勵自己和要求他人,常常容易適得其反。Albert Ellis將這稱為「必須強迫症」。
他們對事物有著非常刻板化的期望,覺得必須如何如何才是好的,或者原本就應該是什麼什麼樣的。這種刻板化的期望,讓一切脫離他們掌控的細節都變成了缺陷。
當他們沒有達到自己的「應該」時,他們會討厭自己,感到羞恥和內疚。當他人沒有達到他們對ta的「應該」構想時(這種情況常常發生)——他們也會感到痛苦,並因為堅信自己是對的而憤懣不平,比如朋友應該這樣做、父母應該那樣做、我必須成為什麼樣的人,等等。我們沒有學會接受生活的饋贈,嘗試每一種出乎意料的快樂——快樂的方式遠不止一種。
e. 情緒化的推理
不良的思維模式中,還有一種不理性的邏輯問題存在。有「情緒化的推理」這種思維模式的人,會把自己的情緒反應當作「一件事是真的」的證明。他們不以理性的規律而是以變化不斷的情緒體驗來認識世界。比如,一個感覺自己很醜,ta就把這種感覺當成「我果然是個醜八怪」的證據。一個人覺得自己不受歡迎,因此開始逃避人群,事實上別人並沒有表現出不友好的跡象。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這個逗比段子手,今天會痛哭流涕?
※為什麼當衝突或者傷害發生的時候,部分人不去譴責加害者,反而譴責受害者?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神回復」?
※冰戀者和他的情人們
※剛到家幾天的成年公貓被我打吐血,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