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為自己的無能,添上「佛系」的借口

1

2017年末,「佛系」一詞突然走入大家的視野。

佛系追星、佛繫戀愛,大火的遊戲《旅行青蛙》也被稱為佛系遊戲,社會上也多了一群自稱「佛系青年」的年輕人。

佛系這個詞源於日本,代表著一種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

有人說,佛系就是一切隨緣、自得其樂地活著;

也有人說它就是「喪」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是對自身焦慮與危機感的逃避。

對你而言,佛系生活意味著什麼?

俗話說你是怎樣的人,你的眼睛就會看到什麼。

佛系這個詞大概也需要見仁見智,你認同哪一種說法,那麼它也就會是你踐行的方向。

日本作家草薙龍瞬在《佛系:如何成為一個快樂的人》里談到:

真正的佛系不是消極逃避,而是將慾望轉化為積極能量。

很多年輕人,用「佛系」為借口,掩蓋自己的不思進取和無能為力,這並不是我們需要的佛系。

我們需要的,是運用佛系思維,冷靜科學地思考我們當下的問題,讓自己活得更快樂。

2

為什麼佛系這個詞會引起這麼多人的共鳴?

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生活的壓力。

我們也不乏看到在一線城市打拚的年輕人,待所有激情都被現實慢慢澆滅後,就打起了回家鄉的念頭:

「拼不了北上廣的房價,我就回去買房吧。」

當無法改變,又不得不接受的時候,退而求其次的考慮便是退出這場爭奪。

我們每天的煩惱除了生活的壓力,大概還可以列舉為以下幾條:

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考慮到將來的生活而感到不安;

厭惡的事、不走運的事接踵而至,令人沮喪;

和身邊的人性格不合,在人際交往中倍感壓力……

草薙龍瞬認為,煩惱的產生大都來源於「心靈的反應」

當我們與他人相遇、工作、外出時,我們的心靈總是做出各種各樣的反應,這些反應所導致的焦躁、沮喪和不安等,就是我們煩惱的源頭。

因此,佛系思考的第一步,就是清理內心多餘的煩惱。

這不是要我們忍氣吞聲、無視、不關心,而是要從一開始就將會增添煩惱的不必要反應避免掉。

比如當你的內心產生憤怒、不安、自我否定等消極情緒時,嘗試著馬上將它化解,這樣人生將會美好很多。

3

可能有人覺得,佛系思考就是要清心寡欲,只有這樣才會快樂。

然而事實卻不是如此,佛系思考不是要放棄慾望,而是管理慾望

就像「希望在工作中得到好評"「希望得到他人的感激」等想法可以刺激主觀能動性一樣,適當的慾望是需要的。

因此,如果你也有想要嘗試和挑戰的事物,那可以大膽主動地去滿足自己的慾望。

我們只需記住一點:滿足慾望是為了帶來幸福

一旦你在實現慾望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不再感到快樂,反而變得焦慮、不安時,就要考慮放下這樣的慾望。

人的一生永遠處於「被慾望驅使,感到不快樂」和「享受快樂」的兩種心理狀態之中。

將慾望轉化為自己的能量,去感受快樂的生活方式,這是合理的;

對多餘的慾望伸出雙手,一旦得不到滿足便感到不快樂的生活方式,則是不合理的。

任何人都想要幸福地度過一生,所以我們可以多觀察自己的心,一旦感到不快樂,我們就該放下某些多餘的慾望了。

增加快樂,減少不快樂,這就是收穫幸福人生的秘訣。

因此,佛系思考的第二步,就是放下多餘的執念。

4

這讓我想起最近的一部劇《加油吧威基基》。

這是一部以悲劇為內核的喜劇,劇中的主角無一另外的都活得很喪。

但就在這充滿不如意的生活中,他們依然堅持要實現最初的夢想,一直在努力、在奮鬥。

就拿我最喜歡的角色李俊基來說,他是一位夢想成為成功演員的龍套演員。不管是什麼小角色,他都十分珍惜:

他可以為了一個只有一句台詞的司機角色反覆練習;可以為了減少製作經費而頂著厚厚的特效妝容生活好幾天。

我想,這就是草薙龍瞬所認為的佛系:

即便生活有再多打擊你的意外,也能用百毒不侵的意志力去克服,讓自己免於崩潰。

這也有點像渡邊淳一所說的鈍感力,精讀君也曾在成長詞典《372:鈍感力》里提到:這是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而不是什麼都「無所謂」,這才是一個佛系青年存在的真正意義。

這個世界需要的不是喪氣的年輕人,而是越挫越勇的年輕人。

共勉。

參考書籍:草薙龍瞬《佛系:如何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何似,精讀主創。平凡生活中,有暗香盈袖。

本文原創首發於精讀微信公眾號(ID:jingdu999)。更多書單、導讀、微課,更多終身學習者,更快成長,請關注精讀公號。


推薦閱讀:

你,可能不懂自己,也不了這個世界
讓你成熟的從來都不是時間
三體後感——本我|自我|他我|超我
1.31少華工作現場分享|筆記整理
為什麼我們會害怕做不好事情(一)

TAG:佛系網路用語 | 自我認知 | 人生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