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改行CS的機遇與挑戰

題外話:思維的角度

有人在前面文章說,自私點,我應該選擇沉默,防止更多的人擠入到這個熱門行業。更多的年輕人往往對行業施加不小的壓力。的確,我現在30歲出頭,還能熬得動,但40歲呢?50歲呢?60呢?(我到60歲的光景,很可能Social Security要崩,可能要70歲才退休)

然而我卻不介意,因為我的思維角度有些不同。先舉個還熱乎著的例子:Arizona州,昨天Uber的無人車試驗中撞死一個行人,全體嘩然。一種角度是說:Uber藥丸,無人車不靠譜,應該禁了,IT泡沫要炸。我的第一直覺恰恰相反:都撞死人了!還不是碼工的機會?說明自動駕駛需要更小心、更仔細、加入更多的識別方法,也就需要更多的程序員嘛!

這兩種想法無所謂對錯,就算市場檢驗出來,八成也是瞎猜中的,否則這人就是股神、市場研究專家。我始終認為,有自己判斷世界的一個角度,要比盲目跟風和聽別人的話強,因為自己的角度往往結合了自己的實際情況。

回到競爭這個問題,我的角度是這樣定量分析的(個別數字可能不準確,請自己查):

  1. 每年有8萬5千H1B;
  2. 印度人獲得了大概其中的7萬左右,中國人7千左右(約1:10 到1:8之間),剩下的,其他國家共分之;
  3. 印度人的工作中,2/3以上為IT或是相關,大概4萬-5萬人;中國人撐死4000-5000的IT相關工作(應該不到);
  4. 假設中國人因改行,IT工作翻倍,也不過是8000-10000,相比於印度人的4、5萬,還是很少;

結論:即使所有海外國人隱瞞「CS熱門」這個事實成功,最多減少了4000人,但相比於4、5萬的印度大軍,實在不值一提。更別說過量的印度人會使得IT的生態環境逐步惡化,日子越來越艱難;國人越多,則機會、人脈更容易擴展獲得等。

我當然是自私的,不承認自己自私的,都是耍流氓。改行者再多,對我來說也是利大於弊。更何況,IT這塊大蛋糕實在太大,多點人來,不見得就少分了。我思維的基礎,對IT行業,還是看漲的,在今後的30年間。

回到正文:

機遇

前面絕大多數文字說的都是機遇,這裡就簡單概括一下:

  1. 美國IT行業天然就無法實現人才的自給自足,必須從外邊大量進口,這部分人也構成了技術移民的主力(60%+);
  2. CS本身工作機會多,適合各個層次各個水平的人;
  3. 工作內容相對簡單(這個以後會詳細說),可以在工作中逐步學習提高增強;
  4. 面試較難,擇優,但跟高考一樣,可以準備可以應試;
  5. 對教育背景的要求也很低,人人都有機會上場,一個Master足矣;
  6. 對於要回國者來說,CS海內外很一致,技術部分幾乎完全一樣;通用性強;

挑戰

肯定有人說我報喜不報憂,所以很像培訓機構。對,我這裡開始報憂:

第一,經濟大背景會有起伏

一般以8-10年為周期,經濟起伏;如果恰恰在經濟谷底時畢業,找工作難度會成倍增加。問題在於,沒人能預測到經濟和就業如何變化。我在2017年年初以為17年經濟會崩,結果股票創新高,把我打臉得很響。

第二,競爭激烈

其實我不寫這些,現在的留學生也幾乎都人人知道CS的好了。有硬轉的(讀CS碩士),有跳轉的(比如EE碩士偏CS),有直接上陣的(直接刷題找工作),有曲線救國的(讀PhD順帶一個CS Master)等。各大高校也不是傻子,自然趁勢擴招,所以CS的人才供應端,的確比我改行時的09、10年多了很多。

除了競爭人數之外,面試題目的深度也有所增加。從前刷題200道,今天可能要500道;系統設計(System Design)是似乎2013年開始興起的,無疑把面試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各大公司不是吃飽了撐的,提高難度其實也側面說明人數眾多,面試需要區分度

現在買票上車,究竟還來得及嗎?我也不敢回答,只不過如果我是你們,肯定上車,因為暫時沒有別的好選擇,更因為我對自己比較苛求、有自信吧。

第三,移民政策

這個要提,雖然我個人認為不是什麼大事。小概率,川普會收緊留學、技術移民,這個無疑是直接打擊;就算一切照舊,那麼由於H1B、綠卡排期是跟人數固定的,蜂擁而來的改行者會增加H1B獲取的難度以及綠卡排期會變長,使得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生活質量和吸引力下降。

第四,行業本身

IT行業本身不斷熱點湧現,看得人眼花繚亂。我個人覺得很難斷定行業的這種繁榮究竟是真實的還是泡沫,或是哪些真實,哪些是泡沫。比如就無人駕駛這一技術來說,很難斷定,不像共享單車。筆者這裡不是事後諸葛亮:我在共享單車剛火起來時就知道肯定幾年內要垮掉很多,甚至最後完全失敗,主要是基於碼工對市場最基本的理解:其盈利模式、商業模型是不可靠的、無法自己survive的。

但無人駕駛可不是。無人駕駛一旦成功,其影響力絕不亞於谷歌、微軟的出現,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力是翻天覆地的;但是究竟與成功多遠,我就不敢斷言了。試想,很可能10年後我不需要買車了,而是「共享汽車」——車送我到公司,然後車自己就走了,去接別人;下班時車就自己來接我了——甚至試想——沒必要共享,乾脆一個城市的車全是自動在行駛,沒有擁有者,誰需要就叫一下。汽車對美國社會來說比腿腳還重要,這裡面蘊含的潛力如果爆發出來,可能幾個谷歌都裝不下。

然而回歸到行業本身,以上的夢想可能又是一個幻夢,15年後還在炒作這個話題。

第五,能力和狀態

之所以單拿出來,我覺得太重要了。改行CS是個非常個體化的決策,就是因為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和狀態有多了解很關鍵。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能力,很可能要碰牆;過低的估計了又縛手縛腳不敢行動,甚至錯過了好機會。對於一個陌生的行業,陌生的國度,陌生的知識體系,非母語的環境,從未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可能還充滿幻想與浪漫的學院人,一下子投入到硝煙瀰漫的職場,經歷真刀真槍的拼殺,你,準備好了嗎?

第六,錢

對,一個字,錢。改行CS絕大多數是沒有獎學金的。儘管這已經是很廉價的機會了,人民幣如此堅挺,可是對某些家庭某些人來說,還是不小的投資、不小的負擔。一旦你生存下來,會發現這點投資簡直太值得了,可是又回到老問題:確定能生存下來嗎?

每一個問題,我希望讀者有自己的答案,而不是「誰誰誰說了,如何如何」。


推薦閱讀:

TAG:自動駕駛 | 機遇 | 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