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怎麼認識
04-05
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多見的疾病,因其發病時間長,損害性大,目前沒有確切可靠的內外科辦法將其徹底治癒,故現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該疾病有其特有的特徵性臨床表現,表現為晨僵,小關節的對稱性炎症,累及關節內滑膜的慢性炎症,軟骨下骨的破壞以及骨質舒松,增生,從而造成關節軟骨,軟骨下骨和關節囊的破壞,最終導致該關節畸形和功能部分或全部的喪失,而且部分患者還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性表現(類風濕關節炎的關節外表現)。
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率在各個國家是不相同的。該病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發病率略高於發展中國家。比如在美國,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率約佔總人群的 1%左右。而在我國,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率約佔總人群的 0.3%~0.4%。該病的另一個發病特點是女性的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約為其 2~3 倍甚至更高。該病在各個年齡段都可以發病。但尤其以 40~50 歲為該病的高發年齡段。
類風濕關節炎的病情和病程都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從短暫的,輕微的小關節到急劇的漫長的多關節病在臨床中都有所表現。受累破壞的關節可以遍布全身多個關節。尤其以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腕,膝多見。該病呈現出進行性的發展趨勢,且致殘率很高,因為大多數類風濕患者病情容易遷延,如不及時的早期合理治療,3年內關節破壞達將達到 70%以上。並且,因為類風濕關節炎的關節破壞先侵及關節滑膜及滑膜內血管,故造成關節軟骨的營養支持的缺失(因為關節軟骨內沒有血管,關節內軟骨是通過關節內的滑膜分泌關節液來提供主要的表面營養),所以類風濕關節炎的軟骨破壞是不可逆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