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書評《沉睡的人魚之家》另類母愛:讓「死亡」的女兒堅持「活下去」

東野圭吾,這個近年來很火的日本作家;白色與藍色拼接的清新封面;「人魚之家「……這些標籤,是我閱讀「沉睡的人魚之家「的初衷,起初以為會是童話故事,沒想到卻是寫實的「死亡」之歌。」如果推理小說一定要有死亡,這本書所觸及的或許就是最殘忍、最令人絕望的一種情境」。這是封面上的一句話,「死亡」也確實發生在故事的開始,伴隨著故事的結束。小說核心人物瑞穗,一個6歲的小女孩,因為意外溺水而「死亡」,整本書也是圍繞瑞穗的「死亡」,而進行的一場「救贖」。最讓我感動的是這個悲劇女孩的母親——熏子,這本書的女主角,一個對女兒有著「無底限」熱愛的母親,一個不向命運屈服、甘願犧牲自我、無畏世俗異樣態度的女人。在已基本確認無治癒可能,甚至是沒有治療意義的情況下,她堅持讓女兒「活下去」。當然,這樣的前提是,她不得不因為經濟的壓力被迫與已經分居準備離婚的出軌丈夫繼續維繫婚姻關係,她不得不放棄與自己兩情相悅的意中人,她不得不化身家庭主婦成為照顧女兒的全職媽媽……小說通過熏子與女兒多場景的描述,不管別人怎麼看,她始終認為女兒還活著,跟她說話,給她精心的梳妝打扮買衣服,在精神與身體的雙重壓力下堅持了3年。期間,甚至有一些近乎瘋狂的舉動,比如冒充女家庭教師參加公益活動,舉刀要親手殺了女兒……她說「我心裡可愛的寶貝,卻成為別人眼中的駭人怪物,如果愛是一種病態,就讓我徹底瘋狂吧」!熏子渴望女兒醒過來,讀者也不禁想喚醒瑞穗,去填補熏子那孤獨的思念。女兒最終依然沒能醒過來,但熏子卻已經解開了心結,完全釋然了。這沉甸甸的母愛,儘管瘋狂,卻「潤物細無聲」般浸入了讀者心裡。


推薦閱讀:

評《三體》
書評|《歐洲:一堂豐富的人文課》
如何寫致用類書籍的書評?
藝術的旅行——《旅行的藝術》
書評:醫探

TAG:書籍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