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師與道教聖地龍虎山
轉載胡迎建龍虎山道教
我國古代四大文學名著之一的《水滸傳》,開篇的楔子是「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說的是宋徽宗時天下瘟疫盛行,洪太尉奉旨來到信州龍虎山上清宮,宣請張天師虛靖先生赴京祈禳瘟疫。洪太尉費了許多腳力攀登到山上,這位天師竟化身童子,飄飄然避開了。洪太尉因嘔氣打開石碣,移開石龜,一股黑氣衝天,竟放走天罡地煞星一百單八個魔君,即《水滸傳》中一百零八條好漢,從此劫富濟貧,鬧得朝廷上下惶惶不安。那麼,為什麼道君皇帝這般看重龍虎山呢?歷史上真實的虛靖先生又是怎樣一位道士呢?
龍虎山在漢代稱為雲錦山,在今江西省鷹潭市南十多公里,為象山余脈,分為二支,蜿蜒環抱,龍山逶迤,勢如龍蟠;虎山峻拔,狀若虎躍,合稱龍虎山。這是中國道教第一山,正一派發祥地,《名山洞天福地記》列為第二十九福地。正一派又稱天師道,形成於我國東漢順帝年間(126~144年),創立者為張陵,字輔漢,江蘇豐邑人,漢光武帝建武十年(34年)生於吳地天目山。張陵從小博覽群書,通曉天文地理,尤精《老子千字文》,永平二年中直言極諫科,拜巴郡江州令,後棄官隱居洛陽北邙山,修鍊形之術。永元二年(90年),張陵與弟子游淮,經鄱陽湖至雲錦山,從事創教活動,前後約30年,從學者千餘人。張正見《漢天師世家》說:「(張陵)溯流入雲錦山,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山因以名。」後來張陵攜弟子經嵩山入巴蜀,先後居陽平山、鶴鳴山,依據《太平經》造作道書,奉老子為教主,偽托「太上老君」封他為天師,成立道教組織,因入道者須交五斗米,故世人又將天師道稱為五斗米道。東漢末年,此教派在張陵之子張衡、其孫張魯時期得到大發展,並佔有漢中。曹操攻破漢中,張魯降。張魯臨死時,以道經與劍印授其子張盛,說:「龍虎山祖師元壇在焉,其地天星照應,地氣沖凝,神人之都,丹灶秘文,藏諸岩洞,汝宜往宣吾化,修鍊累功。」(張正見《漢天師世家》)北魏時期,天師道開始成為官方道教,至隋唐以後,以張氏世家為代表的天師道,被視為道教正統。唐玄宗時冊封漢天師張陵為太師,會昌年間賜幣在此修建道觀,御書「真仙觀」,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冊封張陵為「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
北宋王朝崇信道教,並賜嗣教者以不同字型大小的「先生」稱號。宋徽宗尤崇道教,崇寧三年(1104年),徽宗詔宣第30代天師張繼先赴京,問他:「卿居龍虎山,曾見龍虎否?」他應答道:「居山時常見到虎,今日方見到龍顏。」徽宗命他作符,並笑問:「靈自何處來?」他回答說:「神之所寓,靈自從之。」徽宗賜張繼先為「虛靖先生」,並撥米萬餘斛修建上清宮。張繼先(1092~1128年)字嘉聞,號然子,為正一派中興教主,起初在上清宮後面山上結靖通庵修鍊,後曾四次應徽宗之詔入朝廷奏答策問。他工詩能文,在《龍虎山志》中即保留有他的20首詩,頗有韻味。《水滸傳》楔子所寫的雖是子虛烏有的傳說故事,卻也有徽宗看重龍虎山以及朝綱不振的背景。
信州州治在今日的上饒市,下轄有貴溪等縣。1983年,鐵路沿線的鷹潭鎮被升格為省轄市,貴溪縣轉屬鷹潭管轄。上清宮與天師府在龍虎山上清鎮,鎮西的嗣漢天師府是歷代天師生活與祀神之所,門臨瀘溪,依山帶水,紅牆巍殿,茂樟翠杉,交相輝映。千年羅漢松青翠欲滴,世所罕見。古鐘古碑古井眾多,現尚存990斤大銅鐘及元明石刻等文物。天師府於宋崇寧四年(1105年)始建,按八卦圖形,府第宏偉,然至南宋時已漸衰落,當時葉適有詩嘆息云:「道陵已去丹灶冷,今代符行妖鬼靜」。(《孫煉士話龍虎山之勝於其行因以送之》)元代,天師府得到朝廷青睞,撥款修復,宗演被敕封為36代嗣漢天師。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尊張天師為全國教主,授42代天師張正常為「正一嗣教真人」,賜銀印,秩視二品。天師府遂又稱大真人府,朝廷賜白金十五鎰,由張正常主持修建,成化、嘉靖間均曾奉旨擴建,更具規模。天師府主要建築有府門、二門、私第、萬法宗壇、玄壇殿、靈官殿、花園、百花塘等,佔地3萬多平方米。府宅更是金碧輝煌。清嘉慶、乾隆年間據舊制雖有所修葺,但日漸凋敝,民國時期更是一蹶不振。改革開放以後,宗教政策得到落實,天師府多次加以修理並擴建,成為全國21個重點開放的道觀之一。
鎮東有上清宮觀,系歷代天師的修鍊道場與祀神地,號稱「神仙所都」、「百神受職之所」。初為張天師草堂,宋代以來,不斷重修擴建,飛甍麗棟,掩映山水;崇台邃閣,繚繞綠林。宋代薛師石詩云:「上清三十六,院閣皆幽清」(《寄龍虎山道士孔野雲》),可以想見當時殿閣之眾多。然經太平天國戰爭、抗日戰爭之後,宮觀僅剩斷壁殘垣。跨入21世紀以來,經鷹潭市政府與旅遊部門、道教人士大力開發,在舊址上重建了上清宮。
值得一提的是,上清宮道人向有繪畫傳統。元代出了一個大畫家方從義道士,號方壺,貴溪人,師法董源、巨然,擅長繪山水煙雲,名人多與之交,以得其一幅畫為榮。今猶有其畫存北京故宮博物院。明代43代天師張宇初,擅畫墨竹蘭蕙,兼工山水。
天師府向西,距仙水岩不遠處,有歷代天師演法之所正一觀,近年在遺址上重新興建,巍然屹立。
天師府之右五公里即為仙岩,又名仙水岩,為丹岩地貌。兩岸蒼岩,堆紫疊翠,崢嶸偉岸,爭奇鬥勝。綠樹修竹,流光滴翠。瀘溪迂曲繞其下,清澈見底,如琉璃,如玉帶。溪光山色,雲蒸霞蔚。天師張繼先(虛靖先生)有詩描寫云:「一條澗水琉璃合,萬疊雲山紫翠堆。」(《仙岩寺》)南宋著名的心學家陸九淵隱居象山講學時曾率弟子來此遊覽,並題詞記盛。
仙水岩有岩24座,唐代王貞白詩云:「白煙晝起丹灶,紅葉秋書篆文。二十四岩天上,一雞啼破晴雲。」(《仙岩》)峰岩多以形狀名,或名仙碓,或名香爐,或名仙磨,或名丹灶,或名木屐,多與道教所用器皿有關。元代翰林學士危素有《遊仙岩記》云:「自舟中仰看,峭壁萬仞,眾岩棋布,如轆轤、酒瓮、仙倉、仙棺,不可枚數。」溯溪而上,丹岩翠壑,千姿百態,隨步換形,勝境疊出。北面綿亘雲錦峰,岩壁嶙峋如雲錦。溪東有僧尼峰,酷似一老僧背一尼姑,欲涉水過溪。過此有仙桃峰,一橢圓形岩石直立,岩面光滑,旁有猴子石,似猴仰面張口,欲啖桃而不得。傳說桃為西王母所遺。
蓮花峰在仙桃峰南面腳下,石如瓣分。明代黃應元詩云:「面面芙蓉類削成,春風環入瑤京。無須太華峰頂去,此地堪期玉女盟。」(《游龍虎山蓮花岩》)峰腳水面,又有玉梳石,石塊聳突,排列如梳齒。
溪西奇岩魁岸,如城如屏,古名仙人城,又因岩藏懸棺而名仙棺岩。石腳浸於如玉碧溪中,倒映如雙岩。岩石峻削,難以攀援。唐代顧況《安仁港口望仙人城》詩云:
樓台彩翠遠分明,聞說仙家在此城。
欲上仙城無路上,水邊花里有人聲。
能於實處見工,於虛處傳神,婉轉諧暢,清空一氣,尤見此岩之神奇。
岩壁多石罅,內有棺木,或橫豎,或直插,隱約可辨。棺木如何安置其中,向為謎團。宋人王文卿《仙棺岩》詩云:
昔人騎鶴上天去,不問人間有蛻蟬。
千載玉棺飛不動,空江斜月照空煙。
明危素的《遊仙岩記》中記載了其時當地人懸空鉤棺出穴的情景:「至順(1330~1331年)中,居民系長綆大樹,上懸竹籠,坐一人其中,稍到仙棺岩前,以長鉤鉤二棺,墜溪水中。棺皆楠木所制,一棺中有玉蓮環而已。或雲堯時民避水其上,故其遺蹤存焉。」但他不同意堯時避水至石穴中的這種說法:「堯時沙水為患,其橫流泛濫,烏得至此境邪?」究竟是何時棺木,他也無法解答。
上世紀80年代,江西文物考古隊來此考察,認為棺木乃春秋戰國時古越族所葬。後來又有上海考古專家與江西文物考古隊作安葬模擬試驗,以山巔置滑輪垂索於溪中,於岸邊轉動絞車將一人懸吊至半空,爾後此人如盪鞦韆,盪入洞中,再懸吊棺木,由進入洞中者拽入穴中,很是驚險。近年來,移出一二棺木,置於景區入口處,建館室供人觀瞻,殘骸古劍猶存。
自兩岩夾峙的山路中行進約200米,一岩直立,至其基部擘開,酷似女陰,兼有流泉下淌而形成的陰溝,須草絡垂,人稱仙女岩,又稱「羞女岩」。與羞女岩隔溪相對的有金槍峰,一柱朝天,嶄嶄峭雄。一陽剛,一陰柔,亦天造地設之妙。
附近有天倉岩,形似穀倉,宋代晁補之《仙岩》詩云:
稽天巨浸洗南荒,上有千峰骨立僵。
民未降邱應宅此,舉頭天壁有囷倉。
他猜想上古時洪水滔天,黎民百姓應該是居住在峰間。明代黃應元《天倉岩》詩云:
峭壁蒼蒼上倚天,仙人遺廩視如拳。
山中芝蘭殊堪食,始信昆丘有玉田。
言山中產芝蘭,天倉乃仙人遺廩。又有轆轤岩,王文卿《轆轤岩》詩云:
天上霞開金井曉,山中風引玉繩秋。
長江萬古汲不盡,斷岸夕陽飛白鷗。
此言岩旁有金井,繩汲溪水不盡,繞開實處虛寫,神韻盎然。
再往東南,峰岩漸小,然有一大岩兀立溪口,形似魯迅側面像,惟妙惟肖,人稱文豪岩,又稱魯迅石。過此,離溪岸三四里,雜花遮溪,稻田平曠。在此可遠眺龍虎兩山,山不甚高而氣象崢嶸。宋代王安石《龍虎山》詩云:
彎彎苔徑引青松,蒼石壇高進晚風。
萬響亂敲雲影里,琵琶高映水聲中。
聲色相襯,愈見山水幽曠清雅。
岩之今名,民間附會故事甚多,因岩石雖惟妙惟肖,卻是不能動的,故民謠《十不得》云:「老婆背老公走不得,蓮花戴不得。仙桃吃不得,丹勺動不得。雲錦披不得,道堂坐不得。石鼓敲不得,劍石拭不得。玉梳梳不得,仙女配不得。」
歷代文人墨客絡繹來游此境,為龍虎山留下名篇佳作,如唐代常建、吳筠,宋代曾鞏、洪邁、江萬里、文天祥、謝疊山、鄭思肖,元代傅若礪,明代李夢陽、夏言、羅洪先,清代笪重光等。此外,元代虞集,明代宋濂、方孝孺、朱權均與龍虎山道士交往很深,為之寫有不少詩文,增添了龍虎山的文化內涵。
推薦閱讀:
※想做個道士不知如何起步?
※為什麼道教沒落而佛教的香火很好啊。什麼都是佛教的。。。。?
※《西遊記》中作為佛教徒的師徒四人,怎麼取經路上都是遇到道教的菩薩觀音和玉皇大帝?
※修道真言(白玉蟾)
※桑棗滿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