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如此不可」新年讀顧准
初「識」顧准緣於柴靜《看見》發布時在廣州方所的演講。應該是兩三年前的事情,那時對顧准先生的印象是一個被下放河南農村在勞改中用手撿別人熱騰騰糞便的老知識分子,另外記住了「求實、求是」這四個字。後來買來《顧准文集》也沒能避免被擱置在書架上的命運,好像是有一次翻開過,但沒讀的下去。
直至今日,2017年的第一天,一如往年的伊始般我再次決定珍惜大好時光,恰逢值班無事,出門時帶了《非如此不可:顧准傳》。午休過後,一杯熱茶下肚,讀幾頁書,不覺沒有停下來,直至現在,心中萬千感慨,決心在這新的一年有所為,那不妨撿起這酸臭的老習慣,在這裡記錄所見所讀,以使自己顯得不那麼墮落。
顧准先生生於一個破產的上海中產家庭,因家境無力支撐學業,進入會計所當雜工學徒,不想19歲因撰寫《銀行會計》一舉成名,後投身社會主義革命,解放後,三十幾歲的他便出任上海市財政、稅務局長,此時的顧准可謂意氣風發,甚至有女生去市政府堵住他的車給當面他遞情書。
然而,因為不聽話,他被開除職務,從此苦難像排著隊的迎面沖向他,兩次被打成右派,被批鬥、毒打,妻子堅持不下去自殺,子女同他斷絕關係。顧准想通過繁重的勞動強迫自己變得麻木,以忘掉內心的痛楚,他也曾說自此唯願青燈黃卷,但他始終學不會撒謊。他最終低頭「認罪」,卻不曾放棄他的堅持。雖說千古艱難唯一死,但他不打算為理想而死,他要為理想忍辱偷生,瓦全於世,用餘下的生命去探究這吃人的「革命」到底從哪兒來,又往哪裡去。在新局面開始前,沉默自全,跟著走,記錄歷史,使這個時期的真相能為後世所知。因為他知道什麼是「正確」。
吳敬璉評價說「顧準的精神是入世的,正像他自己所說的,他的宗旨在於「為人類服務」。他立志做一個「用鮮血做墨水的筆杆子」。
顧準的確實現了這一諾言,他用自己的鮮血寫下了擲地有聲的篇章,至死方休。
時至今日,我坐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跟他相處,往事如夢,何處話凄涼。
推薦閱讀:
※對付女囚犯秦朝發明了一種什麼刑法?
※觀看《六扇門》有何感想?
※氣勢正盛的秦國為何會在邯鄲之戰中敗北?
※慈禧太后是一個怎樣的人?
※《晚清民國120年》 | 連載013 | 曾國藩的「討飯」生涯(2)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