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與星爺的其他電影做對比的評價?

可以說,從新世紀以來,周星馳作為一名演員的身份已經漸漸褪去,他開始擁有多重身份:影視公司老闆、導演、製片人,以及演員,而最後一個身份也從《西遊降魔篇》基本隱去。有人懷疑,周星馳在新世紀的電影作品到底有何價值?也有人想知道周星馳在最近十幾年是否和港片衰落大潮一樣,徹底褪去了周氏喜劇的光彩,而換上商業和資本的外殼?周星馳,這三個字在2016年的《美人魚》一片中,已經證明了他在內地票房的價值,然而剝去所謂的商業,周星馳在《少林足球》之後,他試圖在電影中實現創新嗎?依舊在講述小人物的奮鬥嗎?本系列專題的最後一輯就來解讀周星馳在新世紀中的電影話語。

功夫與星爺的其他電影做對比的評價

非常有趣的一個現象是,當新世紀開始時,周星馳的電影也開始了一個新時代,《喜劇之王》是一種個人化的光陰緬懷,而2001年的《少林足球》則是一場文化和資本的聯手演繹。周星馳的星輝海外有限公司和環亞娛樂聯手,將這部把古老功夫與現代體育運動相結合的電影送上了大銀幕,再次刷新了觀眾對於「功夫電影」的認識。

周星馳本人崇拜李小龍,而他最初做演員的目的,就是為了飾演像李小龍一樣的銀幕硬漢,這個幕後很多人都知道,而《少林足球》可以說,第一次實現了周星馳的願望,但是個人意淫絕對不會造成轟動影響,即使它的導演是周星馳,《少林足球》不僅在當年香港院線票房低谷中逆襲,更榮膺六項香港金像獎,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兩點:它依舊在講述小人物的闖勁;它重塑了功夫在人們心中的形象。

「做人如果沒有理想,那和鹹魚有什麼區別啊?」這句話在銀幕上講出的一剎那,就註定它沒有脫離周氏喜劇的內核——小人物的打拚,這一點在其後的《功夫》中依舊延續,以致在怪異的《長江七號》中還一息尚存。得平民者得天下,這是周氏電影的一個「套路」。要知道,香港電影說到底還是漁村小民拼搏向上的奮鬥史,不管是成龍的功夫片,還是周星馳的喜劇片,兩人之所以能代表香港黃金年代的電影風向,秘密還是在於它知道觀眾的生活是什麼,觀眾想要什麼,以及所謂的「觀眾」是誰。

功夫與星爺的其他電影做對比的評價

另一個讓大家興奮的則是,周星馳在《少林足球》中大量使用電腦特效,來渲染少林功夫的場面效應,奇觀化的動作場面,帶來的則是腎上腺激素的急劇上升,一如既往的是,周星馳在《功夫》中將這一效果和手段加倍使用,如果說《少林足球》還只是在動作場面使用視覺特效,那麼《功夫》,則是在整部電影中都加入了奇幻。

召集梁小龍、趙志凌等老牌功夫演員,不僅僅是為了致敬香港黃金年代的邵氏、嘉禾老片,更是讓電影的滄桑感極盡展露,一個不得不提的現象是:周星馳從本片開始已經退居群戲,儘管在《功夫》中他仍是不可置疑的男主角,然而影片為了展現十二路譚腿、洪家鐵線拳、五郎八卦棍等江湖各派功夫,讓豬籠城寨中的三大高手佔據了極大的篇幅,這可以說是一種明智和策略,因為此時的周星馳要表現的已經不是自己的個人魅力,而是「功夫」本身奇觀化的史料鉤沉。

《功夫》能繼續《少林足球》的威勢,不僅榮獲七項金像獎,也拿了五項金馬獎,這對於周星馳來說,應該算是達到了影片質量和票房收益以及口碑效應的三重巔峰,其後的三部電影儘管在票房上數倍於《功夫》,但是某種程度上來說,周星馳的「小人物奮鬥喜劇」已經終結了。

《長江七號》的出現無論從何種程度上來說,都是一個怪胎,儘管有傳聞是周氏為了紀念自己在兒時和父親的短暫美好時刻,亦或者有太空萌物「七仔」助陣,然而沒有了功夫的場面,使片子顯得平淡;沒有了周星馳的主演,讓片子失去魅力,如果人們依舊對《長江七號》不忍批評,估計緣故還是在於——它是周氏作品,不好打嘴。畢竟,重複斯皮爾伯格的《E.T.外星人》,保留的應該是童真,而不是中國家庭教育。

功夫與星爺的其他電影做對比的評價

當探索兒童電影失敗之後,周氏將目光轉移到自己的造神之物——西遊記,曾經,憑藉一部《大話西遊》引起內地對於「解構經典」的熱議,周星馳也從一個喜劇明星轉為文化標誌,他所飾演的孫悟空和至尊寶成為一種對於歷史經典的二次闡釋,然而在2013年的《西遊降魔篇》中,他再次重塑了「西遊」這個背後的故事。

《大話西遊》是在用「愛情」的永恆和不變來顛覆權力,但是《西遊降魔篇》則是用光怪陸離,來講述「西遊前夕」唐僧的情慾修鍊和三徒弟的由惡變善。然而影片只在「情慾修鍊」中有略微的展現,至於「由惡變善」,電影基本錯開了這一重點,大部分時間都在用特效講述三個徒弟的凶神惡煞,至於「善」,只用唐僧和孫悟空在環保主題的特效背景下數秒輕撫,便輕鬆完成,這是本片的一大敗筆。

作為周星馳全面轉型後的第一部導演作品,《西遊降魔篇》在文化上有著廓清大眾誤解的功效,因為它讓我們知道,豬八戒不是萌蠢懶惰,孫悟空不是正義倔強,沙和尚更不是忠厚老實,它們的原型其實都是讓人極度恐怖的怪獸。讓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陳玄奘,通過「消魔性,存善心」和「大愛小愛皆為愛」的修鍊知曉佛理,從而為了大愛而西天取經,這是一種文化上的皈依。周星馳在2013年選擇用文化內核徹底取代他之前的「小人物」喜劇,這是他後兩部電影之所以被眾人詬病的原因,因為「周星馳」這個符號被消解了,它從一個煙火氣濃厚的市民概念,轉變為一個文化氣熏人的官方理念。

而《美人魚》呢?除了用一個爛俗而毫無新意,甚至邏輯矛盾遍布的愛情故事去講述「環保」,可能真的什麼也沒有剩下了,這部片子雖然在內地狂攬33億人民幣,或許只是證明了「周星馳導演作品」這七個字的票房吸引力,除此之外,無所可取。

2017年,周星馳55歲,作為一個演員,他並未遲暮,作為一個導演,他正當壯年,然而,我們從《美人魚》之後,還能看到周星馳在香港九十年代創作力迭出的影片嗎?這其實讓很多忠實的星爺粉都沒有底氣回答,或許香港電影大環境早已變更,或許周星馳的從影心態也不復當年,但是每次看到周星馳內斂的出場,我們總會希望他下一部作品可以像《大話西遊》般奇詭,像《國產凌凌漆》般戲謔,像《功夫》般精緻。文化作為裝飾,資本才是王道,在這樣的大行其道的電影環境下,周氏未來的電影風格只能勾起我們無盡的憂思。

本階段影片(5部):

2001:

《少林足球》——導演:周星馳

2004:

《功夫》——導演:周星馳

2008:

《長江七號》——導演:周星馳

2013:

《西遊降魔篇》——導演:周星馳

2016:

《美人魚》——導演:周星馳



推薦閱讀:

他偷窺房客30年,無恥!
我們熱愛戰爭,只是因為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敦刻爾克》
《雄獅》是一部勵志片嗎?
七夕撒狗糧,7部愛情電影甜到爆炸
有什麼野外求生之類的電影推薦嗎?

TAG:功夫 | 電影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