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敬畏的少數

令人敬畏的少數

不列顛之戰

不列顛之戰一直被喻為勇敢的弱旅戰勝了納粹巨人。然而,詹姆斯·侯蘭德說,當1940年爭鬥的戰鬥機在英格蘭發生衝突搏擊時,英國皇家空軍手裡攥著所有的王牌

1940年8月14日下午4:30,87中隊駕著「颶風」急速起飛,迅速升空,加速飛向多塞特郡海岸的韋茅斯。「一百二十架,從南面接近沃姆維爾,「地面控制員平靜的聲音在飛行員的耳邊響起。 「祝你們好運,哥兒們。」空軍少尉羅蘭·畢·比埃爾蒙特使勁地咽下口水,開始拚命地掃視天空。

比埃爾蒙特看到敵機在萊姆·里吉斯上空,飛行高度12000英尺,仍然剛進海岸——在他看起來他們就像一個碩大的蜜蜂群,各自圍繞旋轉,在8000至14,000英尺之間夢幻般地螺旋向前。

「颶風」逼近後,比埃爾蒙特可以看清有大約50架「斯圖卡」俯衝轟炸機,上面是雙發動機的」梅塞施米特「110,單引擎的」梅「109在最上面。雖然僅有12架「颶風「,中隊長還是大聲發出攻擊信號「理貨,嗬!」然後他們俯衝著突入戰局。在簡短、狂躁和困惑的混戰中,比埃爾蒙特差點撞上了一架「斯圖卡「,接著自己受到了的攻擊,他成功地擊落一架「梅」110,在衝出火藥陣以前再次擊落了另一架,然後飛進安全的層雲之中,最後在清新明朗的切希爾海灘上空冒頭。他渾身發熱,制服被汗水弄得黑乎乎的,他感到有點焦頭爛額。他還驚訝地發現整個空戰僅僅用了35分鐘。

一夥兄弟

比埃爾蒙特的經歷非常簡明,很適合不列顛之戰的為人熟悉的敘事。在不列顛之戰中,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司令部的小兄弟們多次發現自己在陽光普照的英格蘭南部與大大優於自己的敵人作戰。

就在那一天,比埃爾蒙特和87中隊的他的同伴只是12名男子迎戰120架敵機。其他人則經常發現自己面臨著更大的困難——1940年夏天這些困難的遭遇給了英國更廣泛的經歷。其時的英國形影只單,她在大陸的軍隊被擊敗,她背靠牆壁沒有退路——小小的英國正像大衛,不屈服地和納粹德國巨人抗爭。無論如何,英國最輝煌的時刻是退到牆角的業餘選手戰勝了德國的專業軍國主義。

然而,這是一個神話。75年過去了,我們應該躺下來,認真地總結一下。英國並非孤立無援,也不是只依賴於駕駛「噴火」和「颶風」的少數男青年,以及國民衛隊的梅沃林上校的模範形象。相反,英國是全球領先的超級大國之一,是世界所經歷過的全球最大的貿易網路中心,能夠獲取資源。而這在德國只是夢想。英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最大的商船隊,能夠租用約85%的世界商船,貿易和商業利潤遠遠超過帝國。在她的內治領地和英聯邦,還有約250萬男性可以徵召入伍。

英國對潛在的德國入侵的防禦並非業餘。德國以他的方式征服了法國和低地國家的抗爭,但隨之而來的是英國以自己的方式抗擊德國。為數不多的戰鬥機飛行員只是世界上第一次充分協調的防空系統上的一個小齒輪。現代雷達,「觀察兵團「,廣播,及高效地整理、篩選和傳播信息的手段,以及與之高度結合的發達的地面控制,所有這些保證了德國空軍的空襲被攔截並反覆襲擾,如8月14日所發生的那樣。

這種防禦系統意味著「噴火」和「颶風」在空中擊潰敵人,並同時確保他們沒有在地面被擊毀。戰鬥機司令部可以一次投入多達700多架戰鬥機,如果他們這樣選擇的話,但指揮官們優選了不同的戰術——分散兵力和機場更適合防守戰。然而,對於像比埃爾蒙特這樣的飛行員來說,看起來好像是以少搏多了。

此外,戰鬥機司令部只是皇家空軍的一部分——沿海司令部和轟炸機司令部也是打滿全場的一部分。尤其是轟炸機司令部,它對帝國內地目標以及法國北部空軍機場進行反覆打擊。同時英國皇家空軍又只是三軍之一,還有皇家海軍——英國的「高級侍從」——大大優於帝國海軍,尤其是在挪威造成德國海軍鼻子流血以後更是這樣。更有陸軍。誠然當時正在重建,但是到8月份,包括國民衛隊有近二百萬人。國民衛隊中許多人遠遠超過職業軍人,全然不是情景喜劇「爸爸的陸軍「中所描繪的那樣。此外還有隨時可以部署的卓著的沿海防禦和化學武器。總的來說,這些都是不可征服的防禦。

與此相反,德國的計劃脫節,缺乏任何形式的三軍協同合作。這些計劃由顯然滑稽可笑的運輸能力支持,在未來戰時的兩棲作戰中這一點更是如此。幸運的是德國人從來沒有機會在跨越海峽時測試他們的計劃。更進一步說,德國空軍某種程度上並未摧毀英國國防第一線的皇家空軍戰鬥機司令部,更不用說摧毀通常被描繪的最後一道防線了。

那麼,認為英國以毫釐之差贏得了不列顛之戰的看法從何而來?在某種程度上它來自當時公眾的認知。法國在短短六周被打敗了,英國遠征軍不得不被迫羞辱性地橫渡英吉利海峽撤退,接著陸地上在挪威被擊敗。既然卍旗在從北極到西班牙邊境的大陸海岸線上飄揚,在公眾眼裡英國在挪威外海上的勝利就不值一提了。

生活在恐懼中

1940年5月和6月,英國逐漸堆積起恐慌,她似乎是顯然不可阻擋的納粹德國軍事機器推進路徑上的下一個國家。普遍認為德國是高度發達的現代軍事巨獸,這似乎不僅由記錄大型集會和嘩眾取寵行為的戰前新聞影片所證實,也由隨後它侵擾數國的速度所證實,首當其衝的是波蘭,接著是丹麥和挪威,然後是法國和低地國家。

在英國很少有人認識到,總兵力135個師的德國,參加西線進攻的只有16個機械化師,或者並不知道在波蘭,德國幾乎耗盡了彈藥,或者也不知道德國政府已經開始實行嚴格的配給供應。甚或不知道實際上,自從戰爭開始,在英國水域和大西洋的任何時點任何一地從來沒有超過14艘U型潛艇。絕大多數英國人根本不知道德國軍事機器建築在多麼衰弱不穩固的基礎之上。

一旦戰鬥打響,英國人將用自己的眼睛來進一步證實德國在數和量上擁有優越性的認識。120架敵機編隊看起來令人驚懼。然而,如畢·比埃爾蒙特在8月14日已經意識到的那樣,實際上只有約40架是轟炸機。正是這些轟炸機,起初希望通過它們敲除英國的機場、設施和在地面上的飛機來摧毀皇家空軍。事實是,1940年夏季的這個編隊看起來無論多麼令人印象深刻,還是不夠的。

九月初湯姆·尼爾在249中隊當一名飛行員,他從北威爾德來執行任務。 9月3日,尼爾同隊友11人駕駛他們的「颶風」起飛,很快就看到該飛機場被德國空軍攻擊,在煙霧雲下消失了。他很想知道他們如何實行曾經的打算再次降落,但一個小時後,他們都做到了。「我們只是設法避開那些壺坑,」他說。

這是德國空軍沒有真正考慮過的:要破壞面積達100英畝的草坪機場,需要大量的彈藥,而德國壓根兒就沒有這麼多彈藥。彈坑被迅速填補,備用營房投入使用,雖然戰鬥機司令部的許多前線機場很快一片狼藉,但整個戰鬥中,只有位於肯特郡東南角的曼斯頓機場癱瘓超過24小時。 只有一個。

8月13日(被稱為鷹日)德國空軍展開了對皇家空軍的全面攻擊。十天後,承載著如此眾多戰前希望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被撤回。損失太大了。沒有足夠的下一代轟炸機」菊88「,這意味著轟炸機任務中的最大份額將由」多尼爾「和」海恩克爾「承擔——無論如何這是越來越過時的了。到九月初,由於減員率,產量低,戰機的數量也在減少。大多數德國空軍戰鬥機中隊僅能在半強度下工作。一些中隊只剩兩三架飛機;其他有些中隊戰鬥日開始時根本一架飛機都沒有。

然而,正在這個時候,空軍戰鬥機司令部的總司令道丁元帥和空軍副元帥基思·帕克在東南戰區指揮11集團軍,擔心他們正盯著那一場失敗。這不是因為缺乏飛機:新的飛機生產部委正以德國兩倍的量在建造飛機,而平民維修單位增加的產量達到了驚人的186%。不,是飛行員短缺使他們這麼擔心,或者具體而言,是訓練有素飛行員的短缺。

精力耗盡的侵略者

這主要是由於高估了德國的實力。英國情報優良,但它認為德國的錯開值班制度與英國戰鬥機中隊執行的是相同的結構——即用幾乎翻倍的飛行員數量,以保持任一時刻在空中有12架飛機。例如,8月15日,畢·比埃爾蒙特執行戰鬥飛行時,湯姆·尼爾在地面上花了一天中的許多時間觀看中隊的其他成員起飛迎戰侵略者。最終當天下午晚些時候他駕機升空,讓早先執行任務的那些飛行員休息。

帕克聲稱,他的許多中隊以75%的強度執行任務——但即使這樣,他的意思是指他們下降到16-18名飛行員,而不是8或9名。這遠比德國人能召集的多。在紙面上,德國空軍中隊是20架強——而不是英國相信的24架。事實上,情況甚至更危急——戰鬥開始時很多原本只有九架飛機。經過數周的戰鬥,自然減員和飛機短缺進一步減少了這些數字。

無論是帕克,還是道丁對設想和實際強度之間的鴻溝都沒有任何想法。對於德國空軍來說,這意味著戰鬥機飛行員要飛行更多架次來彌補不足。而英國很少有飛行員一天飛行超過三次,通常不超過兩次。到九月,他們對手的數字可能是飛多達七次。身心俱疲。

在傳統的敘事中,9月7日周六這千鈞一髮的時刻,德國空軍改變策略,開始轟炸倫敦而不是機場,危機就已經過去了。由於對機場襲擊失敗,該策略的改變幾乎沒有戰術意義,也許還不如正在當天帕克想出的主意更為有意義。他建議引入中隊分類制度。 A類中隊部署在一線,由經驗豐富的戰鬥機飛行員組成。 「C」類中隊大多由剛通過培訓的新手組成,但搭上幾個老手,部署到遠離前線的地方,如諾森伯蘭郡的阿克里頓。在那裡慢慢強健起來,變得精通在行,並獲得搏擊經驗,以應對來自挪威的德國入侵者的偷襲。

B類中隊在上兩隊之間。而飛行員和中隊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輪換。 一時間,帕克已經做了很多來解決飛行員危機。此後,戰鬥機司令部解決了後顧之憂。10月31日戰鬥正式結束時,皇家空軍比它開始時更強大了。相反,德國空軍從來沒有真正恢復過來。

不列顛之戰是否是全國最輝煌的時刻?當然,其中之一是因為它把希特勒置於多條戰線的長消耗戰之中——他的部隊投入了無意專打的衝突,實質性的意味是他們大費周折。

正是這場勝利,毫無疑問地扭轉了戰爭的浪潮。這也是一場非常良好又精心策劃和精心經營的戰爭,該戰表現出了英國許多不容置疑的優勢。在年度紀念日,我們應該慶祝輝煌,慶祝少數人的勇氣。

詹姆斯·侯蘭德是歷史學家,小說家和播音員。他將在BBC歷史雜誌的周末歷史欄目講述不列顛之戰。

BBC歷史2015/07


推薦閱讀:

二戰中有哪些強悍的小國?
[第5回]巴巴羅薩 1941.7.17
希特勒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怪癖?
二戰前,日本為什麼沒有向蘇聯宣戰?
為什麼二戰中怕死的美軍能夠擊敗不怕死的日軍?

TAG: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