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什麼是中醫公益講座——破執
本文作者:鄒時禎,微博:中醫紀元,可自行搜索。
一、 什麼是破執?
這一講好像和中醫無關。一般的中醫講座都不會講這個。
但是,如果想成為一個好的中醫,必須過這一思想關。甚至是,只有過了這一思想關的人,才是一個明智的人。
那些完全否定中醫的人,和那些完全拒絕西醫的中醫迷,或者在中醫體系內,信奉某一學派,反對另一學派的人,都是沒有過這一關的人,都不是明智的人,都不可能成為一個醫理貫通的中醫。
什麼是破執呢?就是破除執著的意思。
《金剛經》通篇:是什麼,非什麼,是名什麼。讀起來,覺得佛祖怎麼這麼羅嗦,其實就是讓人破執。
《老子》開篇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是破執的意思。
二、 我們為什麼不能接受中醫?
20年前我從高中剛考入北京中醫學院(現在的北京中醫藥大學),和大家一樣,接受的都是現代科學的教育,根本沒機會接觸傳統文化。
接觸中醫後,中醫的一個個結論拋給你,和以前所學的科學常識完全不同,很難接受。
比如,中醫說心主神明。但是我們以前學的科學常識都是心臟是泵血的,大腦才是主神明的,而且解剖學看到的,實實在在就是這麼回事。現在碰到中醫這樣的完全違背科學常識的結論,怎麼可能一下接受得了?要命的是,學中醫,你遇到的都是結論,沒有推理過程,不講為什麼。違背了自己已有的常識,還沒有任何解釋,我對這種東西非常反感,不喜歡強加給我的思想。
比如說最初學陰陽五行學說,書上說:明亮的,向上的,火熱的屬陽;黑暗的,向下的,冰涼的屬陰。
你這麼定義可以,但是後面就讓人困惑了。
說陰陽相對,這個好理解,明亮和黑暗相對,向上和向下相對,熱和冷相對。
但是又說陰陽相生,那就不好理解了。明亮怎麼生出黑暗了,上又怎麼生出下來,熱怎麼生出冷來?這不是胡扯嗎?老師你生一個給我看看?老師也說出所以然來。
那時候我們學校每年都有1-2個學生出現精神問題或者自殺,所以老師也經常叮囑我們學習的時候記住結論就行了,不要太鑽牛角尖,以免出不來。
但是,我的記憶力不好,如果不知其所以然只記其結論對我來說非常痛苦。所以,那時候我對學中醫是非常抵觸的。幾乎到了想退學的地步。
我沒有現在新新人類那樣的勇氣,始終沒有敢和家裡提退學的事情。
我也不怎麼上課,經常逃課,到學校圖書館閱讀一些課外書籍。先是小說,後來是唐詩宋詞等等。
終於有一天,讀到了一本對我思想影響很大的書籍——《紀念愛因斯坦文集》,記憶中書的封面是淡白色的,有淺淺的黑色愛因斯坦頭像的圖案,內容是愛因斯坦對自己科學觀點的總結文章,一些和友人討論問題的書信,及一些著名物理學家為紀念愛因斯坦寫的文章。
這些文章本上粗線條地勾勒了愛因斯坦的思想發展軌跡,讀來對總體了解愛因斯坦思想體系的形成非常有幫助。
其中,有一句話,對我的震動非常大:
「科學的本質就是假設和證明。當理論體系尚在制定中時,完全受制定者的世界觀制約。」
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真是特別大的震動,所有的困惑一掃而光。
我們為什麼不能接受中醫?因為中醫理論中有很多結論和我們從現代科學裡學習到的結論不同。
為什麼與現代科學理論的結論不同,我們就不能接受呢?因為我們認為同一研究對象,其真實狀態只有一個,它不可能同時以兩種狀態存在,所以能夠正確描述它的真實狀態的理論也只可能是一個。
既然我們以前所學的科學理論都是經過實驗驗證和現實檢驗是正確的,那麼不同於科學理論的描述肯定就是錯誤的。所以,中醫理論中那些和現代科學不同的結論我們就無法接受。
三、 科學理論的形成模式
我們總是通過科學理論來認識世界,現在讓我們來認識一下科學本身,看看科學理論是否就是描述同一研究對象的唯一客觀規律。我們先來看看科學理論是怎麼形成的。
科學理論的形成模式:
1、發現現象
2、提出假設解釋現象
3、驗證假設形成科學理論
這三個過程,沒有一個是客觀的,全是主觀的。
大家可能說,現象是客觀存在的,怎麼可能是主觀的呢?
我舉一個例子。一張桌面,我們用肉眼看它是非常緻密的一塊平面。
如果我們用顯微鏡放大它,或者我們用自己變成了非常小的細菌,這塊緻密的桌面就變成了由木材的細胞壁纖維構成的群山、溝壑、平原等,就好像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一樣。
如果我們再小下去,小到看原子核就像人看太陽一樣,那麼,這個桌面呈現給你的是什麼樣的形象呢?就像一個宇宙。原子核像恆星,圍繞著原子核旋轉的電子是行星,而且有很多這樣的星系。
我們來看看,這個桌面到底是光滑的,還是充滿群山、溝壑的呢?到底是緻密的,還是充滿無限空間的呢?能有定論嗎?不能。要看在什麼層次上說。
所以,即使是同一研究對象,在不同的層次,呈現出來的形象也是完全不同的。
提出假設來解釋現象,更和科學家的主觀分不開。
因為科學家所能見到的現象總是有限的,在構造理論解釋現象的時候,需要科學家想像這個領域中所有現象的共同特徵。一個認為地平面是平面的科學家,不可能構造出兩點之間為一條弧線這樣的理論。
理論構造出來以後就是驗證了。這個驗證的範圍也是由科學家的世界觀來決定的。
牛頓在機械運動中總結了一個規律:路程等於速度乘以時間。
驗證這個規律,也只是在低速的機械運動中進行,當時的科學家根本就不可能想像出粒子的高速運動的情況,所以當時驗證這個規律,沒有發現有什麼問題。但是當科學家能夠觀察到粒子高速運動現象以後,發現路程不能等於速度乘以時間。
現在,大家可以看出來,科學理論的形式不僅決定於研究事物的本身,也決定於創立者。即使研究同一事物,不同的創立者可以創造出不同形式的理論。
我們以前認為的完全客觀的科學理論,實際上只是主觀範圍內的客觀規律。當然,大部分的創立者、信奉者都沒有意識到這個主觀範圍的存在。在沒有碰到不能解釋的現象之前,總以為這就是終極的真理。
科學理論雖然能反映出研究對象的一些特徵,但是並非就完全能代表研究對象本身。這也就是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能認為你信奉的理論完全代表了它所描述的對象本身,凡是不符合你所信奉的理論的其它理論都是對這個研究對象的錯誤描述。
四、 同一研究領域內不同理論體系之間的關係
下面我舉一個例子來讓大家看清楚同一研究領域內不同理論體系之間的關係。
假設一個研究領域中總共包含100個物體,其中70個是三解形,30個是四邊形。研究者只能看到其中的10個,然後進行假設和證明,找出其中的規律,形成理論體系。
為什麼假設只能看到10個呢?因為我們是在模擬科學研究,科學家不可能看到其研究領域中的所有對象,只能是觀察有限的現象,總結其中的規律。所以,我們這樣假設。
現在來看看,科學家可能創造出以下三種形式的理論:
科學家能看到的10個物體全部都是三角形,也並不能預見到還有四邊形的存在,在驗證的過程中也沒有遇到四邊形的,形成的理論就是只能適合三角形物體的規律;
科學家能看到的10個物體全部都是四邊形,也並不能預見到三角形的存在,在驗證過程中也沒有碰到三角形的,形成的理論就只適合四邊形物體的規律;
科學家看到的10個物體既有三角形又有四邊形,或者雖然看到的只有三角形或四邊形,但他們能預見到另外的存在,那麼形成的理論就是既適合三角形又適合四邊形物體的規律。
這三種理論形式上肯定不一樣,但沒有對錯之分,只是適用的範圍不同。
第一種理論如果在70個三角形的範圍內應用,它是完全正確的;第二種理論如果在30個四邊形的範圍內應用,它也是完全正確的;第三種理論則可以在這100個物體的範圍內應用。
五、 破執
現在破執。
研究同一個事物,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論。只要這些理論在邏輯上沒有問題,它們就沒有對錯之分,只是適用範圍的大小不同。
西醫和中醫也一樣,儘管它們把同一研究對象——生命體,描寫得完全不一樣,但是那只是因為創立這些理論的人觀察到的範圍不同而已,沒有誰對誰錯。西醫看到的是對的,中醫看到的也是對的。
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通過以上所講有所感悟。我自己懂得了這些道理之後,就進入了一個自由的思想境界,能正確的認識中醫學理論和以現代科學為基礎的西醫學這兩個體系的關係,而不再在思想上一山不能容二虎。
懂得這些道理,對學習中醫是非常有用的。因為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不僅西醫理論體系會在思想上打架,而且中醫本身也有很多學派,也會在思想上打架。
信奉中醫的人都喜歡說西醫思維機械,其實中醫界真正做到醫理貫通的,又有幾個?
如果沒有對科學理論的本質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就會認為既然都是研究人體的,就應該只有一個真理,非此即彼,接受了西醫,就猛批中醫,即使天生對中醫狂熱,毫無障礙地接受中醫理論中各種不符合科學常識的結論,也不可能融會貫通中醫的各家學說,只能成為某一派的信徒。
六、 高級理論和低級理論
我這裡說西醫對人體的描述是對的,中醫對人體的描述也是對的,絕對不是和稀泥,是因為從不同的層次來看,人體呈現出來的形象是不一樣的,才導致中西醫對人體的描述存在差別。
理論雖然沒有對錯之分,但有適用範圍大小的不同。適用範圍越大的理論體系就越高級。
高級理論和低級理論之間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呢?
高級理論可以解決低級理論適用範圍內的問題,低級理論無法解決超出自己適用範圍以外的問題。也就是說,高級理論可以包涵低級理論,但低級理論無法包涵高級理論。
我舉例子說明。在研究物體運動的物理學中,目前存在著兩套理論,一套是牛頓力學,另一套是愛因斯擔的相對論。
由於在牛頓所處的時代,科學家所能觀察的範圍僅限於低速的機械運動,因此,牛頓力學實際上是對這一範圍內物質運動規律的總結。
當科學界的觀察範圍擴展到微粒的高速運動範疇後,牛頓力學就不能解釋這些物理現象了。愛因斯坦在這個被擴大了的範圍內總結出一套規律,形成了相對論。
相對論不但能解釋牛頓力學適用範圍內的現象,而且對牛頓力學解釋不了的微粒的高速運動現象也能解釋。
由於運用相對論來解決低速機械運動問題,計算過程很複雜,沒有牛頓力學那麼簡便,所以,在代速運動領域,我們還在使用牛頓力學來解決問題。
但是掌握了比牛頓力學高級的理論以後,就可以知道,用牛頓力學來解決運動問題,是有誤差的,只是由於在低速運動中,這個誤差比較小,所以可以忽略。
一個適用範圍小的理論,解決問題的時候,是存在誤差的。只是由於誤差細微,人類認為可以忽略不計,理論才得以保存下來,繼續被人類使用。
如果人類一旦認識到誤差不可容忍,理論就會被淘汰。牛頓力學現在還沒有被人類淘汰,就是因為用它解決低速運動問題比較簡單,誤差也在許可的範圍之內。
再打一個比方,我們知道在立體幾何理論體系中,是兩點間決定一條直線,三點決定一個平面。在長江上修大橋,我們可以應用立體幾何理論。因為距離短,誤差很小。但是如果在太平洋上架橋,就不能用立體幾何。地球本來是球體,兩點間是一條弧線,距離長了,如果再近似的認為是一條直線,誤差就會很大,此時,理論就必須被淘汰。
七、 西醫是低級理論
在醫學上,一些當時可以被忽略的誤差,經過一段時間過後,其對人體所造成的傷害就會顯現出來。
比如,西醫治療肺炎,通過使用消炎藥、抗生素,病人肺部炎症消失,體溫等恢復正常,臨床痊癒。雖然病人可能會有點虛弱,但西醫會告訴你,你的病全好了,回去養養就沒問題。從短期來看,這個誤差可以忽略。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這個誤差所造成的後果就會顯現出來。
大約是在1994年或者1995年的《健康報》上,我看到過一則這樣的報道:英國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老年哮喘病人,和年輕時發生肺炎,有密切相關性。
通過幾十年的時間,當初被忽略的細微誤差就變成了一個比較大的健康問題了。
現在很多小孩都有過敏性結膜炎、鼻炎,這些也是因為在西醫理論指導下治療感冒留下的誤差積累而成。
至於為什麼西醫理論指導下治療感冒、肺炎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在後面的鄒時禎中醫普及教材里會詳細講。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有很多亞健康狀態人群,自我感覺已經很難受了,但是到醫院去一檢查,什麼病也沒有。說明西醫理論還無法認識到這類人群的機體和真正健康機體之間的差別,就像只能精確到毫米的尺子,肯定無法度量出毫米以下的長度。
還有一個現象,西醫總是隔一段時間就要淘汰一些治療方案,或者緊急召回一些藥品,禁止再在臨床上使用。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你看看,西醫多嚴謹啊。但是這正反映出現行的西醫理論是不完善的。
西醫的藥品要進入臨床,是要經過嚴格的實驗室實驗,臨床試驗,從藥理、毒理方面進行全面的評估才行的。為什麼時間一長,還會出現問題,以至需要召回呢?只能說明,在西醫能夠觀察的層次,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觀察到藥物對人體造成的細微傷害,只有這些傷害積累到一定程度,成了大的問題,西醫才能觀察得到。
所以,雖然我說只要是邏輯上沒有問題,理論體系就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適用範圍大小的不同。但是,在解決具體問題的時候,高級理論更貼近事物的本質,低級理論將導致誤差。
八、 結語
一個人如果懂得了高級理論,對同一領域的低級理論的優勢和局限就會一目了然,它能解決什麼問題,不能解決什麼問題,解決到什麼程度,存在什麼誤差,都一目了然。
這樣,這個人在這個領域內就徹底破執了。
破的就是「研究同一事物只可能形成一個理論,凡是不符合這個理論的其它理論都是錯誤的」這個執。破了這個執,思維水平就上了一個台階。
接觸到一個理論,首先看其邏輯上是否有問題,如果邏輯上沒有問題,再看其適用範圍的大小。這樣即使同一領域的兩個形式完全不同的理論,也不會在腦子裡打架。
如果要駁斥一個理論,先看看邏輯上有沒有問題,如果邏輯上沒有問題,就去找這個理論不能解釋的現象,如果能找到這個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就可以完全把這個理論駁倒。
只有認識到理論體系具有適用範圍,才能正確對待不同形式的理論體系。
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明智的人,才有可能真正進入中醫之門,掌握中醫核心理論,成為一個真正明理的中醫。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