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聯盟——俾斯麥體系

目錄:

  1. 簡述
  2. 俾斯麥體系的初步建立
  3. 俾斯麥體系的進一步發展與完成
  4. 俾斯麥體系的瓦解
  5. 俾斯麥體系的歷史意義及現代借鑒
  6. 附錄(時間軸與關係圖)

簡述:

俾斯麥體系,又稱大陸聯盟體系,是素有鐵血宰相之稱的德意志帝國時任首相俾斯麥為孤立法國耗時近二十年在歐洲大陸建立的外交,軍事聯盟體系。此體系始於1873年,正式終結於1892年。其中發生的重大事件有:柏林會議、三皇同盟,三國同盟,第一第二次地中海協議,再保險協議,及法俄同盟的實現。俾斯麥體系的精髓可以以一段話進行概括:「德國試圖通過 『聯俄,親奧,拉英』,以達到其反法的最終目的。」 俾斯麥體系不僅體現了俾斯麥個人高超的外交手段與政治手腕,更多的體現了在十九世紀末期歐洲大陸風雨欲來的緊張局面與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

第一章:俾斯麥體系的初步建立

一. 俾斯麥體系建立的前提條件

19世紀中葉,德國及義大利藉助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的東風迅速發展經濟,並各自通過了一系列的統一戰爭最終將德國及義大利由一個個小公國統一成為獨立國家。其中普魯士統一德意志的影響尤為深遠,歐洲大陸從此改變了中歐凹陷,邊緣凸起的局勢。強大的德意志帝國在歐洲大陸正式崛起。而普法戰爭則使得德法這對世仇的恩怨更進一步,加之兩國地緣政治的矛盾與衝突,法蘭西成為了橫在強大德意志帝國面前的最大絆腳石。因為,德意志帝國,特別是作為德意志帝國首相的俾斯麥千方百計的試圖在歐洲大陸削弱並孤立法國。俾斯麥體系順勢而生。

二. 俾斯麥體系的重要一環——三皇同盟

  1. 核心的核心——聯俄

俄國幅員遼闊,國力雄厚,是德國東邊實力最強大的帝國,同樣是德國東線最大的安全隱患。因此,為了可以全力對付法國,避免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可對比二戰德國深陷東西兩線戰場的窘境),聯合俄國孤立法國可謂是德國人在十九世紀中末葉最急切的需求以及外交策略。因此,俾斯麥體系建立的前提,也是一大核心便是與俄羅斯帝國建立良好的外交乃至軍事關係。

俾斯麥聯合俄國的設想在1873年5月6日得到了第一階段的勝利。俄德雙方簽訂了一份簡易的軍事協定,內容包括:兩帝國任一遭到第三歐洲國家攻擊,另一帝國將以二十萬精銳部隊予以援助。需要注意的是,儘管兩國達成同一份協議,然而目的所在卻各不相同。德國的假想敵為法國,而俄羅斯的假想敵則為俾斯麥體系中另一重要成員,英國。英俄在中亞等問題上具有矛盾。而英俄間矛盾也為之後的俾斯麥體系帶來了不穩定因素。

2. 光榮獨立——拉英

英國地處英倫三島,以英吉利海峽為依託,依仗強大的皇家海軍為後盾,較之於德法俄三國少了很多本土安全的威脅。因此,英國長期的外交戰略就是光榮獨立,期望不被歐洲大陸的種種風波襲擾,但是同時英國不希望歐洲大陸出現任何強勢力量,威脅自身地位。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似乎德國並沒有良好的借口與英國交好。但是英國與法國在海外殖民地的爭奪以及俄英在亞洲問題上的爭執使得英國期望與德國保持良好關係,以牽製法俄二國。

綜合上述原因,英德兩國友好的曖昧關係得以建立。俾斯麥體系進一步搭建。

3. 招募跟班——親奧

普奧戰爭過後,戰敗國奧地利被迫於匈牙利貴族達成協議建立二元制奧匈帝國。然而,不同於普法戰爭中的法國,奧匈帝國對於德國更多的是敬畏而不是仇恨。因此,奧匈帝國自成立之日起便期待與德國展開合作,並倚借兩國良好關係與俄羅斯帝國爭奪巴爾幹。

由此,奧匈帝國與德意志的親密關係得以建立。在此時,俄國要求其盟友的盟友與自己簽訂類似的合作協議——興勃隆協定。然而由於奧匈帝國害怕捲入英俄之間的戰爭,此協議相較之前德俄簽訂的雙邊軍事同盟協定並不十分清楚。然而,俾斯麥體系卻初步雛型。1873年10月,威廉一世加入興勃隆,三皇同盟正式形成。俾斯麥體系開始成型。

4. 鬆散的三角結構——三皇同盟

自1873年10月三皇同盟正式建立之後,德俄奧三帝國便維持了名義上的同盟關係。然而這樣的同盟卻並不牢固。實質上,由於各帝國之間錯綜複雜的歷史及現實問題,三皇同盟內部矛盾重重。

1)矛盾初現——柏林會議的召開

1877年4月,第十次俄土戰爭爆發,並最終以土耳其戰敗為結束。兩國簽訂了《聖斯特法諾條約》。該條約規定:土耳其承認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和羅馬尼亞獨立;波黑兩省實行改革;俄國取得巴統等地區;兩海峽對往來於俄國港口的商船開放;建立大保加利亞公國並由俄軍佔領兩年。然而這樣一份對於俄方及其有利的條約遭到了英奧兩國的堅決反對。柏林會議得以在此爭議中誕生以裁決「公道」。俾斯麥藉機使得德國變身成為歐洲事務的中心。

於是,1878年6月,在俾斯麥首相的促成下,德、英、俄、奧、法、意、土七國於柏林舉行會談,重新討論《布斯特法諾條約》,並最終達成了《柏林條約》。

《柏林條約》的內容大致如下:

1)俄國放棄建立大保加利亞計劃,該地區分為三個部分:自治的保加利亞公國,半自治的東魯米利亞省以及土耳其直接統治下的馬其頓;

2)奧佔領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亞兩省;

3)土耳其同時承認賽、門、羅的獨立;

4)俄國保留《聖》條約中的一些領土權益;

5)英國佔領塞普勒斯島;

6)維持海峽對一切外國軍艦關閉的原則。

此條約看上去有利於俄,英,奧三方,實質上卻是各國對於俄羅斯帝國即得利益的重新分配。由此,英俄矛盾加深(英國是施壓主力,逼迫俄羅斯放棄勝利果實),俄德裂痕也產生(德國的助奧抑俄政策導致俄不滿)。更重大的問題是,馬其頓的歸屬問題導致了1912年點巴爾幹戰爭,而奧匈帝國吞併波斯尼亞更是在日後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2)抱團取暖——德奧正式結盟

由於之前柏林會議上德國在俄奧兩帝國的核心矛盾——巴爾幹問題歸屬上支持了奧匈帝國,奧帝國樂於與德締結進一步的友好條約,而俄帝國則對於「盟友」奧德極度不滿。在此背景下,德奧兩國關係更進一步,而三皇同盟卻開始名存實亡。

1879年,德奧兩國在維也納正式締結同盟關係。並規定締約一方若遭到俄國的攻擊,兩國有義務以全部軍力互助並不得單獨媾和;若締約一方遭到其他國家的進攻,另一方應持善意的中立。但如果進攻的國家得到俄國的支持,締約雙方應共同作戰,直至合約終止。

此合約的現實意義在於:若俄奧開戰,德國將支持奧;而若德法開戰,奧則中立,但若俄支持法,則德奧共同作戰。因此,德奧兩國聯盟等直接目標為俄國,而間接目的則是震懾法國。

對於此次結盟,各國態度不一。對於英國而已,德國成為反俄主力使其感到無比的愉悅;然而對於俄羅斯而言,儘管對於《柏林條約》仍然耿耿於懷,但是清晰的認識到俄國的主要對手仍為英國,因此有意恢復與德關係。而俾斯麥也了解放棄聯俄的惡果,因此一直沒有放棄聯俄的努力。在三皇同盟的最低谷時,事情峰迴路轉。

3)峰迴路轉——三皇同盟續約

德奧俄三國基於各自本身的戰略考量,於1881年6月在德國柏林秘密締結為期三年的《三皇同盟條約》以完固三皇同盟,並於1884年續訂一次。其內容主要為:

1)締約國之一與第四國交戰時,其餘兩締約國應採取善意中立;

2)土耳其歐洲領土的未來變更需要經過締約國的一致同意;俄奧兩國達成協議,保加利亞 地區(馬其頓除外)可以合併為奧兼并(波、黑兩省);

3)締約國承認海峽封閉是一個普遍的歐洲原則。

新三皇同盟並不是軍事同盟。實質上來說,相較於德奧同盟,三皇同盟只能算是一個承諾保持中立的協定。即為:俄英衝突時,德奧中立;德法衝突時,俄國中立。

該條約緩和了巴爾幹的緊張氛圍,並使德國暫時跳出在俄奧兩國中間做選擇題的不利局面。這是一個相對較為平衡的同盟。

4) 難以為繼——三皇同盟最終破裂

1885年9月,巴爾幹半島再出事端,是為保加利亞危機。由俄國扶植起的保加利亞多領導人亞歷山大大公出於對俄的不滿,決定擺脫俄的操控。東魯米利亞更是爆發了反土起義,並宣布了與保加利亞的合併。

此事件發生後,歐洲列強反響迅速。俄立刻譴責不聽話的保加利亞破壞《柏林條約》並要求廢除合併。並且要求佔領保加利亞或者使得保加利亞變成俄的衛星國。然而英國卻從中做梗,並於1886年2月鼓動土耳其與保加利亞的和解。和解內容包括:東魯米利亞的主權仍歸土耳其,然而亞歷山大大公卻必須被任命為該省總督。因此實際上,大保加利亞的合併成為既定事實。而奧匈帝國,(同樣在巴爾幹半島有重大利益)則認識到俄對於巴爾幹半島的野心遠超其預期。開始警惕俄,並決心抑制其擴張野心。

在此事件中,俄又一次承受了實質上的失利。使得其對於奧匈帝國以及英國對仇恨更近一步。原本有所升溫的俄奧關係迅速冷卻。

最終,1887年,內部齟齬不斷的三皇同盟期滿,三國不再續約。三皇同盟正式瓦解。

5)總結

三皇同盟為後世國家間結盟提供了一個生動的案例以及一系列可行的原則,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國家利己主義,主次矛盾觀,妥協也是一種前進等等。然而不難看出的是,在三皇同盟的進程中,德國始終掌握行動的主動權。而俄國則相對較為被動。然而縱觀歷史,此局面的出現不光得利於俾斯麥個高超的外交與政治手腕,同樣要歸功於德國皇帝威廉一世對於內閣行動的支持與配合。

三 . 總結

三皇同盟是錯綜複雜的帝國主義間利益關係的具體體現。其中涉及的國家數量眾多,國家影響力巨大。此同盟的實現為歐洲大陸的攻防關係提供了骨架,也維持了歐洲大陸力量的動態平衡。是俾斯麥協定中的重要一環。三皇同盟的穩定與實現標誌著俾斯麥體系的初具雛型,而其破裂同樣預示著歐洲事務的紛繁複雜以及俾斯麥體系這樣一個單一國家操縱世界外交政治軍事政策的局面最終流產的勢不可擋。

第二章:俾斯麥體系的進一步發展與實現

一 . 奧匈帝國的盟友們

1881年6月,從土耳其獨立出來的塞爾維亞由於不滿俄在巴爾幹事務上對於保加利亞的偏袒,與奧匈帝國簽訂同盟協定。

兩年後(1883),出於同樣對考量,羅馬尼亞同樣決定與奧匈帝國結為同盟。

二. 三國同盟

1. 友好的第一步——三國同盟第一次簽約

1881年4月,法國出兵佔領突尼西亞,要求其接受「保護條約」,法意矛盾進一步加深。秉承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義大利主動要求加入德奧同盟中,並最終於1882年5月20日,三國正式簽訂《德奧意三國同盟條約》組成三國同盟。內容大致如下:

1)締約國之間互相保證不參加敵對同盟;

2)義大利在遭到法國攻擊時,其餘締約國需以全部兵力全力援助;

3)德國在遭到法國攻擊時,其餘締約國同樣需要履行全力支援的義務;

4)若任一締約國遭到兩個以上非締約國的攻擊,所有締約國應一起協同作戰;

5)若任一締約國遭到任一非締約國多威脅或與之發生戰爭,其餘締約國應維持善意中立;

6)條款有效期為五年。

從條約不難看出,此條約是針對於法俄的同盟。需要注意的是,此同盟生效之時,三皇同盟依舊有效。因此,此條約是德用來牽制俄,孤立法的進一步保險。而對於奧,如若俄奧發生戰爭,它將獲得義大利的善意中立。對於義大利而言,三國同盟使其擺脫了在歐洲孤立無援的局面,從而背靠大樹好乘涼。總的來說,三國同盟內部的矛盾相對較小,且對於三國都有益處。然而,三國同盟卻實質上是一個與三皇同盟相背的同盟,使得德在俄奧之間提前選邊站。進一步惡化了德俄關係,也促使了三皇同盟的瓦解。

2. 惡性的成長——三國同盟續約

1887年,原三國同盟條約到期,三國故而在柏林簽訂《三國同盟續約》以續三國同盟。然而此時,三國同盟卻已經演變成為具有侵略性的軍事同盟組織,其條約演變如下:

1)延長1882年三國同盟所有條約;

2)簽訂《德意協定》,規定:如若義大利為地中海利益與法開戰,德將給予必要的軍事援助;

3)簽訂《奧意協定》,規定:雙方將儘可能維持近東現狀。

3 . 總結:

三國同盟是一個內部較為團結,然而卻會造成外部矛盾增大的條約。然而從整體效果來看,三國同盟的確立對於德奧意三方,特別是對於德是利大於弊的。它的成型以加劇本就離心離德的三皇同盟的解體為代價,在地中海獲得了抗爭法國,牽制俄國的又一盟友。總的來說,這是俾斯麥的又一勝利。

三 . 地中海協定

  1. 目標:法國——第一次《地中海協定》

在地中海地區,英國與義大利相對於法國有競爭關係。因此,於1887年3月,英、意、奧、三國正式抱團,以互相交換照會的形式達成了第一次《地中海協定》,其內容包括:

1)三國同意共同維持地中海、亞里得亞海、愛琴海及黑海的現狀;

2)義大利支持英國在埃及對活動而英國支持義大利在北非地區的活動;

3)英意兩國若與第三國發生分歧,雙方約定在地中海彼此支持。

《地中海協定》的簽署使得俾斯麥體系的動態平衡戰略由大陸擴展到了海洋。並且英國正式直接介入到了德國精心編織的體系中。

  1. 目標:俄國——第二次《地中海協定》

1887年12月,在第一次《地中海協定》的基礎上,三國又一次達成了第二次《地中海協定》,其內容包括:

1)三國同意共同維持近東現狀和保護黑海海峽;

2)三國確認土耳其對於保加利亞德宗主權。

正如以上顯示的那樣,此條約涉及到了巴爾幹及黑海地區的利益分配。而此區域則向來被俄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因此,不難得出,此協議主要針對的是俄國。

3.總結:

兩次《地中海協定》實質上是奧意,英奧,英意三國之間兩兩協定的結果。此協定進一步擴大了俾斯麥體系的包含範圍。更為重要的是,儘管德國並未涉及此條約簽訂,卻成為了最大的利益獲得者:通過兩次《地中海協定》,德國通過盟國間接的實現了與英國的友好的非同盟性聯合。

四. 《再保險條約》

由於三國同盟的實現,德國保證了在可能發生的德法戰爭中奧匈帝國的友好中立。然而,三國同盟的實現同樣使得德俄關係的惡化。正如之前提到的那樣,德國並不希望兩線作戰。所以俄法同盟是不可以被德國所接受的。因此,再次簽訂一個德俄之間的「友好」條約十分必要。就這樣,《再保險條約》誕生。

1887年6月,德俄兩國在柏林簽訂《再保險條約》,規定:

1)締約國任一方與第三大國交戰時,另一方中立;但德攻法和俄攻奧兩種情形除外;

2)德國承認俄國在巴爾幹權利,尤其是在保加利亞和東魯米利亞佔有優勢的合法性;

3)雙方重申封閉海峽是個歐洲原則;

4)條約有效期三年,內容對外保密。

根據這款條約,德國爭取到了法國進攻德國時的俄中立;而俄則爭取到了奧匈帝國進攻俄時德國的中立,並且獲得了德國對其巴爾幹優勢的承認。所以不難看出的是,《再保險條約》不同於之前的三國同盟和三皇同盟,此條約是一個締約雙方均作出巨大妥協的協定。在這個協定中,德國盟友奧匈帝國的利益被德國單方面出賣以換取德國東線的安全。這也就是為什麼此條約對外保密的原因。

五. 總結

俾斯麥首相在達成三皇同盟之後,通過一系列雙邊多邊或同盟,或協定完善了其孤立法國的歐洲大陸聯盟體系。俾斯麥體系在《再保險條約》簽訂之後達到了成熟。在這一系列補充關係中,最需要我們注意的是三國同盟。

而縱觀一系列協定我們不難發現,歐洲各國,尤其是德、俄、英等強國以本國意識犧牲他國利益的行為不勝枚舉。需要注意的是,在關注各國之間縱橫捭闔的關係的同時。巴爾幹半島那些利益受挫的國家以及備受操縱的地區,如土耳其,保加利亞地區等等弱勢國家、地區同樣需要我們同等重要的關注。儘管這些國家的統治階層軟弱不堪,淪為帝國主義交易的籌碼。然而,其人民卻從未放棄抗爭的步伐。正是因為如此,多年之後,薩拉熱窩的一聲槍響開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潘多拉盒。

第三章:俾斯麥體系的瓦解

一. 老國王的去世——首相下台

正當俾斯麥苦心經營近二十年的大陸聯盟體系卓有成效的運轉並決定著歐洲大陸的和平與戰爭時,德皇威廉一世不敵時間的風霜於1888年去世。新任德皇威廉二世上台。

不同於前任,威廉二世剛愎自用,獨斷專行,與俾斯麥在內政外交諸多問題上矛盾重重。然而,德意志帝國的國體決定了皇帝對於國家決策的不可替代。在此情形下,俾斯麥被迫於1890年辭職。卡普里維接任德國首相。

二. 釋放惡魔——德皇拒簽《再保險條約》

新任首相卡普里維認為德國應該正視法俄結盟德可能性,並在外交行動中開展針對俄國的行動。(即為,進一步鞏固與奧匈及義大利的關係;並極力拉攏英國並將其拉入聯盟中)在他的理論指導以及新德皇的支持下,當《再保險條約》到期,威廉二世拒絕以帝國皇帝的名義簽署。就此,德意志帝國失去了最後一道掣肘俄羅斯的鎖鏈,俄羅斯正式放開了手腳。

三. 噩夢終成——法俄同盟形成

在德國自絕後路之後,法俄兩國於1892年8月簽訂軍事協定,內容包括:

1)如果德國或義大利在德國支持下進攻法國,俄國應當進攻德國;如若德國或奧在德國支持下進攻俄國,法國應進攻德國;

2)如果三國同盟或其成員進行軍事動員,法俄兩國應同時立即動員各自軍隊;

3)法國用於對德國進行軍事行動的軍隊應為138萬人,而俄國則應為70萬或80萬人,這些軍隊在開戰之後應當儘快參加戰鬥迫使德軍兩線作戰。

1894年1月,法俄軍事協定在兩國相繼獲得批准,法俄同盟這樣一個完全德軍事同盟正式形成。法俄同盟德形成標誌著俾斯麥精心構築的俾斯麥體系的正式瓦解。更標誌著歐洲兩大割裂開的敵對陣營的正式形成:德意奧集團以及法俄集團。在這之後,第一次世界大戰具有了爆發基礎。

四. 總結

俾斯麥體系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一個以德國為中心的大陸聯盟體系,孤立並打擊法國,並避免俄國對於德國的敵意以避免兩線作戰的局面。

然而俾斯麥體系有其致命的缺點。首先,俾斯麥體系過於複雜,失去了俾斯麥,該體系便失去了足以運轉的核心。而德國政體則導致了一旦皇帝與首相意見不合,首相將處於不利地位。由此可得,俾斯麥的首相地位並不被德國政體所保護,因此,以其為核心的體系便不易長期運轉。其次,俾斯麥體系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失去了它運行的環境。俾斯麥試圖壓制的德意志民族擴張主義還是抬頭,而東方的泛斯拉夫主義使德國被動的陷入本與其無關的東歐衝突,更重要的是,本有利於德國的外部開放性市場逐漸關閉。因此,從天時地利人和角度考慮,俾斯麥體系都不再可能順利運轉。然而,最根本性導致俾斯麥體系失敗的原因來自於俾斯麥體系的制度性缺陷:俾斯麥過於求快的追求民族統一,國家強大的自上而下的方式並沒有培養出德國的民主體制。相反,德意志的軍國主義、狂熱的民族主義、以及容克貴族政治在俾斯麥的缺席下迅速膨脹並最終導致了德國的外交政策由利己科學的俾斯麥體系迅速變身成為帝國擴張主義。因此,俾斯麥體系註定失敗。

第四章:俾斯麥體系的歷史意義及現代借鑒

俾斯麥體系是俾斯麥利用靈活的外交手段幫助德國於19世紀末期在歐洲大陸迅速取得優勢地位的產物。它的實現不僅標誌著俾斯麥個人的終身成就,更加的打破了自維也納會議後建立的一成不變的歐洲協調制度與各國間穩定的均勢並試圖建立新的制度(然而最終失敗)。正是因為俾斯麥體系,德國擺脫了維也納會議中不利於德國的局面,但是同時也為歐洲未來的戰爭與動蕩埋下來火種。

從執行角度觀察俾斯麥體系可以得出,俾斯麥體系通過一系列國家間聯盟及條約限定各國行動,並均衡各國勢力。為德意志帶來了穩定和平的二十年。然而俾斯麥體系,正如其名字所揭示著這樣,也僅僅可能在俾斯麥本人的操縱下奏效。當一個平庸的領導人上台後,這個精妙的體系便會迅速瓦解,並且帶來更大的副作用。因此,從這個層面來看,再次在世界層面建立一個類似的體系在目前世界並不現實。

從對於德國的意義而言,俾斯麥體系使得德國在歐洲列強中躋身前列,更是在二十年時間中無所不用其極的羞辱與削弱宿敵法國的實力。從戰術角度來看,德國取得了從未有過的巨大成功。然而從戰略角度角度來看,德國挑起仇恨的行動使得歐洲在未來的半個世紀中戰火連綿,人民流連失所,政局動亂,德國成為兩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並不划算。當然,這僅僅是站在後人的角度進行的馬後炮式的分析。在俾斯麥的時代,這樣的成就仍舊是不容抹殺的。

從當時世界的角度而言,各國利益重新分配。巴爾幹半島,地中海事務均被打破平衡。各國間矛盾加劇,各國民眾內部民族主義抬頭。當時的歐洲社會因為俾斯麥體系的存在處在極度脆弱的動態平衡當中。而當俾斯麥體系倒後,這一系列影響也如同多米諾骨牌一般發生了連鎖反應。

對於後世而言,俾斯麥國家利益至上,拒絕在外交事務上感情用事,精確客觀判斷時局,以及自由主義式的結盟觀均對於未來國家決策者有著巨大的影響。實質上,20世紀美國及日本的外交觀念在很大程度上根植於俾斯麥個人的外交觀念。而對於今天的國家領導人而言,俾斯麥的思想仍舊卓有成效,也值得各位代表進行個人仔細的分析與學習。

第五章: 附錄

第六章:參考文獻

  1. 陳燦:俾斯麥的國家實用主義路線及評價[J].湖北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
  2. 王穎:淺談斯麥及其外交政策[J].吉昌學院學報,2002年12月
  3. 李壽晏:論俾斯麥外交體系第形成、發展與解體[A].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2010年第8期
  4. [德]奧托·馮·俾斯麥:《思考與回憶—俾斯麥回憶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版
  5. Srdja,Trifkovic, 「Bismarck』s system of continental alliances」, Orientalreview, March 18,2015, Web., November 11,2015 (Bismarcka€?s system of continental alliances | Oriental Review)

推薦閱讀:

中美大boss聚會的有什麼發現?
中國現在到底有多強大
【當代|第16期】從「白羅斯」更名事件一瞥俄白國家及民族關係複雜的歷史淵源(蘇聯解體前)
警惕日本近現代「海洋國家」定位及海洋基礎擴張論
蘇聯武裝入侵阿富汗的決策動機

TAG:歷史 | 政治 | 國際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