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身邊的人那麼喜歡拍照,還動輒攝影?

生活條件改善,攝影器材包括手機拍照功能普及後,身邊的人特別喜歡拍照。拍照發微博,發朋友圈都成習慣了。有時候甚至明知不是用來發布的,以後也根本不會拿出來看還拍個不停。吃飯,搞活動讓別人停下來等她拍已經是不禮貌了。在博物館也熱衷隔著玻璃給文物挨個掃描,甚至字畫前也有閃光亮起。一群人蜂擁在機位里「開火」。就是不肯買圖冊,不肯用搜索引擎。更有甚者還在電影院拍個不停,明明連閃光燈和快門靜音也不會設置。

還有簡歷,愛好一欄不填「攝影」的才是少數。

是只有中國人這樣還是世界人民拜器材普及都這樣。

人們究竟對拍照片或者說攝影抱有怎樣的一種態度?怎麼理解這在我看來很無聊的行為呢?


題主說了一些攝影里的不文明現象,但這個基本是綜合素質問題。

半夜三更拉小提琴,在郊外就是「月半小夜曲」,在小區就是擾民,和愛好音樂與否關係不大。

攝影的確是業餘愛好裡面比較好上手的,別的愛好要玩出點名堂,比攝影難多了。但我依然覺得攝影普及化是一件大好事。攝影讓很多人能記錄下平凡人生中感動自己的瞬間,題主覺得不舒服、無聊,只是他們試圖也感動你,卻失敗了而已。題主這種感覺是很正常的,而且是大多數人的看法。這個時代,作為旁觀者,我們淚點很高,笑點也很高。

聽首歌,你就釋懷了,也就能理解他們了。

沙龍-陳奕迅

別走啊,喝完雞湯再走:


咱們國家很少能有打槍shoot的地方,自然只好選擇一個類似shoot的攝影聊以自慰了

要是能放槍

幹嘛買相機呢

雖然都是shoot

放槍砰砰砰多爽啊

當然,這是胡扯


這個問題提得不好,典型的貼吧型問題。題干問的是人們為什麼喜歡攝影,描述裡面卻邏輯混亂地問了很多問題:

  • 有時候甚至明知不是用來發布的,為什麼還拍個不停?
  • 吃飯,搞活動為什麼不禮貌地讓別人停下來等她?
  • 為什麼在博物館開閃光燈給文物挨個掃描?
  • 為什麼在電影院開閃光燈拍照?

說到底拍照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一個人看來意義非凡的照片,可能另一個人隨手就扔進了垃圾桶。因此,任何從攝影的意義出發,對不懂快門光圈ISO的小白、扛著長槍短炮的器材黨和故宮角樓的大爺大媽們的指責和嘲諷都是可笑和低劣的,攝影的意義並不因為你看過布列松的影集又或者是精通光學成像理論能夠肉眼檢測MTF曲線而變得更加深刻。

攝影圈裡面有個詞,叫「老法師」,通常指那種「扛著1DX+400mm F2.8這一套十萬人民幣的設備,以每秒12張的速度對著荷花進行掃射」的披著攝影夾克的老大爺。曾經我也對這些老大爺非常不屑,直到我爸變老了才發現,其實老年人如果真的有一項愛好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如果花錢能夠讓他天氣好出去逛逛,有空約幾個老法師去浙江的山區采採風,如果花錢能夠讓他在其他老法師面前短暫地獲得一刻滿足感,10萬的1DX打鳥套裝算個什麼呢?

說這麼多的意思就是,攝影作品有高下之分,但是作品的意義沒有誰更深刻。攝影器材的普及說到底是件好事情,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用更低的成本來記錄自己的生活。

至於題主說的「在電影院開閃光燈」、「在禁止拍照的書法作品前拍照」等等,這些和攝影本質上沒有關係,這樣的人同樣會在買票的時候插隊,會在地鐵裡面啃雞爪,會開著大喇叭跳廣場舞。

攝影不背這個鍋。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上知乎問三觀題,而且還問的特別沒水平?


08年的時候,人人網還叫校內,那時候每天相機不離身,拍了不少身邊人的照片。10年過去了,雖然人人網基本上已經黃了,但時不時還有朋友從我頁面搬圖到朋友圈,然後告訴我,我的青春都在你的校內頁面上。

雖然後來去山裡待了十年,鮮有照片,技術也沒提高,也不是攝影大牛,但回頭再看。

足矣。


推薦閱讀:

女朋友無法把握與異性朋友交往的分寸,該怎麼辦?
給女朋友道歉,卡片上寫什麼比較好?
有個不污的女朋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推薦女朋友看美劇《權利的遊戲》合適么?
如何與一個自私但是自己很喜歡的女朋友相處?

TAG:生活 | 攝影 | 心理學 | 素質 | 女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