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從建國到現在,中國是通過什麼方式發展起來的?比如從自然資源,科技,制度,市場,貨幣政策,國際關係等方面分析


在偉大英明的黨的領導下,明確農業建國,工業立國,營商富國,科技強國的基本路線。堅持民族獨立,平等共富的指導思想,遵循客觀求實,優效兼公的方針政策,發揚堅苦奮鬥,自力不息的精神。

以上不是套話,更不是反話


1、全體中國人勤勞的工作,吃苦耐勞不是嘴上說說的。也許有人說我們也有很多懶漢。去跟歐美國家吃成豬的人比比,去跟南美洲兩目無光、成天遊盪的人比比,去跟非洲的黑蜀黍比比。

2、執政黨的正確領導。比如土地改革,建立全面工業體系,全民教育(農業人口轉化為工業人口),男女平等(增加社會生產力),大力發展基礎建設(鐵路、道路、電力、網路等),等等。這幾樣放在其他國家可能一樣都做不到。

3、從歷史的進程來看,中國過去幾十年進行的是從農業化社會向工業化社會的轉變。生產效率得以成幾倍、幾十倍的提高。再加上我們抓住了信息化的浪潮,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這是這些年我們得以持續、快速發展的大前提。

4、中國人(包括其他東北亞)是世界範圍內智商最高的群體。這一點很重要,並不是無端的民族優越感。舉個例子,我們很小的時候,一窮二白,但是廣大農村地區就能以互助的方式燒磚蓋新房子,你去非洲看看,看看他們蓋的那叫啥房子。所以我們中國人確實是有一些天賦的,如種菜、基建、數學、組織能力、飲食、文娛,等,這些幾乎是天生的。另外一個,中國人的儲蓄意識,大大地提高了我國原始資本的積累速度。

5、剛才說了,我們中國人有強大的組織能力。在古代,我們就能組織幾十萬、上百萬的人修長城,挖運河,建馳道,修皇陵,等等。在現代通迅技術的幫助下,組織能力更是可觀。所以我們中國的一個工廠可能大到30萬人(富士康),而生產仍然可以有條不紊、超負荷地進行。你去別的國家試試看,別的國家基本很難做到。

6、30年的韜光養晦,使我們贏得了穩定的國際環境。要謹記,這是我們忍辱負重換來的。這期間,發生了「三大恨」、島礁被人蠶食、技術被人封鎖。但是,我們仍然爭取來了穩定的環境,沒有進行成規模的戰爭。穩定是壓倒一切的大道理。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的人員、資金、技術、物資能夠持續積累和壯大。

7、一點點國運。2000年後,美國捲入了兩場大的反恐戰爭和一場空前的金融危機。其國力和科技發展不斷向反恐傾斜,不知不覺地疏忽了大國博弈。正是從2000年起,我們經濟大踏步向前,從1萬多億美元的GDP直接上升到現在的12萬多億,工業規模超越了美日德的總和。再想要遏制我們已經沒有那麼容易了。


因為這個題目太大,中國的發展是多種因素共同推動的,所以對主要的點簡要分析下:

國際因素:前期站蘇聯,後期站美國。

國內因素:人口多市場大,教育普及率高,制度有其優越性,政策基本都靠譜。

第一個轉折點:平穩過渡,中國建國初期,雖然有一定的工業基礎,但本質上仍舊是一個農業大國,向工業化轉變是發展的起點,一代領袖建國前就逐步完善了轉變過渡的構想,建國後對外一邊倒的和蘇聯站在一起,對內一方面掃盲提高人口素質,一方面通過專政優勢通過種種手段把農業人口向工業產業「調整」,1953年又以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蘇聯援助建設的156項重點項目為核心,不斷鞏固和推進工業化進程,雖然之後一段時間走上極端出現問題,但付出的犧牲和代價換來了國內產業結構向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的過渡,自己撐起了核保護傘,這也是中國日後發展的絕對基礎。

第二個轉折點:改革開放,這項措施的全稱是,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改開之前是一場ZZ浩劫,國內政局不穩、經濟瀕臨崩潰,而後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1972年中美建交,1978年確定改革開放政策,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開啟了中美蜜月期(1979-1989),這一時期是中國吸取西方技術,發揮工業優勢,為融入西方主導的經濟體系打下經濟基礎的關鍵時期,也是中國避免走蘇聯計劃經濟「死路」(計劃經濟適合初期集中資源打基礎,但由於其權利集中、無法參與市場競爭和缺乏監督等特點,不適合持續發展)的關鍵。此外在國防建設上,由於美國及其北約盟友開放了軍事技術限制,當時中國引入的技術裝備和接觸的理念深刻影響了後期裝備發展。

第三個轉折點:加入WTO,這一轉折點的意義在於,真正融入西方主導的經濟體系,從而激活中國經濟和市場,同時利用外資實現產業結構和技術的升級。這個轉折點其實可以被視為一場不得不參加的賭博,不參加,隨著中美蜜月的結束,中國和俄羅斯一樣會被孤立與世界經濟體系之外,而且中國沒有俄羅斯當時豐厚的家底和資源,其後果可想而知。參加了,有可能會變成西方國家的血汗工廠,始終處於全球化產業鏈的下游,被變相的經濟殖民。最後中國堅持「獨立自主」原則,靠著市場、人口、教育、政策等多種優勢和當年門類齊全的工業家底,成功反客為主,部分實現了產業轉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工廠和工業大國。

在此期間對中國幫助最大的兩件事就是蘇聯解體和911,這事得分兩方面來看,一方面啃蘇聯的屍體,搶蘇聯的人和技術,對中國加速產業升級、軍事裝備研製的幫助是巨大的;另一方面,蘇聯解體後,國際形勢從陣營對峙變成了一超多強,失去蘇聯這個外敵的時,歐美就已經開始同床異夢,一般情況下,歐盟因為力量不足會拉攏並利用其他強國對抗美國(1998年, 歐盟通過《與中國建立全面夥伴關係》政策文件,把對華關係提升到與歐美、歐俄、歐日關係同等重要的水平),美國會一邊挑撥歐盟內部矛盾,一邊打壓其他競爭者(比如由於日元急劇升值,讓日本在97-99年期間一度出現經濟負增長,再比如亞洲金融危機),但是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中國入世時間是01年11月),美國對外的重點變成了反恐,原本的對峙變成了合作,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當然,很多政策並不是沒有隱患的,中國下一個轉折點就是解決前期遺留的隱患,邁過中等發達國家陷阱,需要克服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人口老齡化少子化、貧富差距過大、產業競爭不充分等等,我們面臨的問題並不比過去輕鬆。


有點強答,這個問題太大了,只是想補充一點,就是發展順序正確很重要!

有很多人都覺得如果建國之後就改革開放,現在早就超過美國世界第一了,就算理智一點的也在扼腕嘆息錯過了七十年代那個發展井噴期!

中國真錯過什麼機遇了么?也許錯過了,但錯過那些其實是我朝本來也把握不住的,真正能把握住的大機遇,其實一個也沒錯過!中國能走到今天,絕非僅僅是國運昌隆能解釋的!

首先說前三十年:

純粹從經濟角度看前三十年發展很有限,客觀的說前三十年的發展完全沒能讓中國擺脫貧困,但前三十年的體系調整在後來經濟發展中起的是決定性的作用,為什麼說順序很重要,前三十年所做之事概括起來就是「打掃屋子」,而後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就是「開門迎客」,若是屋子沒打掃就開門迎客,會怎樣呢?隔壁三哥正在用自己做例子,為大家詮釋!

那麼,我朝前三十年到底都做了什麼呢?

從重要性排名上說,我覺得排名第一的應該是土地改革,它甚至超過了建立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

往外看後發國家中,所有稍大點的經濟體(日本、韓國甚至彎彎),幾乎都經歷了各式各樣,各種馬甲的「土地改革」,而且都伴隨著各種不同的「血腥」,畢竟這是要消滅一整個階級的玩法,相對來說最平和的是日本,但是日本其實在二戰期間地主們就已經風光不再了,二戰後期日本很困難,在「一切為了戰爭」的指導思想下,政府已經跨過地主主導直接向農民糧食收購,所以日本戰後的土地改革較為「平和」,但各種衝突也很多,更不要說中韓和彎彎這樣從頭開搞土地改革的了,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後發國家最重要的一重「血稅」!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要搞「土地改革」呢?個人看法,進入工業社會後,農業本身已經成了一種落後產業,已經承受不了一個「食利階級」,還想讓農業發展,讓「耕者有其田」,讓農民有最大的動力經營好自己的土地這幾乎是唯一選擇,事實上縱使如此日本農業仍然大大拉低社會整體的生產效率,而今天中國雖然還沒進入發達國家,但這問題也出現了,但若不搞土地改革,看看隔壁三哥,每一點上,三哥都是一個鮮明的例證!

而且還有更重要的,「土地改革」其實是實質上改變了土地對農民的束縛,當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對農業相對優勢擴大時,農民可以毫無後顧之憂的離開土地,投身工業,「幹部下去大不了回家種地」,到今天也是很多農民工的心裡底線,對於新興資本家來說,像明清那樣,有錢了當地主的夢也破滅了,被動的把更多的資本留在了實體經濟當中,當然了,後來萬萬沒想到,丫的去搞房地產了。。。

再加上當年利用社會主義時期的優勢,非常廉價的大規模興修水利,還有七十年代與西方改善關係後,大規模引進化肥生產設備,和後來的「種子革命」,改革開放初期就有了一個底氣,中國不僅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而且能保證人民基本吃飽!試想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若是中國當時糧食不能自給,西方給咱們玩個糧食制裁,大家猜猜,90、91、92會不會是另一個「三年困難時期」?!

第二重要的就是老大哥那援助的那套工業體系了!

其他答主說的已經很多了,我就不在為TG高層的政治智慧點贊了,只想補充一個信息,這樣一國援助另一國整套工業體系的事情雖然極少發生,但是真心不是第一例,類似的工業體系蘇聯也援助了印度一套,冷戰中,其實印度最終可視為導向蘇聯的,很多印度人自己都不知道,印度的憲法中宣稱印度為聯邦制國家,是主權的、世俗的、社會主義的民主共和國!

當然了印度憲法是五零年頒布的,而印度導向蘇聯基本算是第三次印巴戰爭左右,但是老大哥對印度也是不薄啊,一整套工業體系妥妥的援助過去了,然而呀,然而工業體系這東西不是給了你,就能接得住的,蘇聯是真心給真心教的,但是就是學不會接不住蘇聯能咋辦吶,直到老大哥解體了,三哥還是沒弄明白,結果還在老大哥解體時狠狠的給老大哥來了一刀(三哥還債的故事請自行百度),這隻能說中國人民的智慧不是阿三能比的。。。

再就是軍事行動,基本掃清了外部隱患!

這個也不用多說,也是補充一個姿勢,朝鮮戰爭的一個結果,是促使蘇聯歸還了大連,是的,你知道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但你知道55年大連回歸么?!

遠東不凍港,毛熊幾代人幾百年的夢想,那是說放手就能放手的東西?看看今天的克林米亞,其實現在世界已經不同了,若非對出海口的怨念太重、執念太深,毛熊怎會逆天下大勢動刀兵?而55年的時候,毛熊就把大連歸還了,你以為毛熊真那麼心地良善么?

大家想,若是沒有上面這些基礎,就匆忙改革開放,真的行得通么?

未完,正在碼字。。。

先把熱巴放上!


東亞集權模式進行原始積累,

在蘇聯幫助下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

融入全球化參與國際分工,

漸進式開放提高企業競爭力,

依靠規模優勢做大做強。

資本的收益是明顯超過勞動收益的。所以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形成所謂的馬太效應。因此第一桶金至關重要。西方發達國家是通過長期的殖民掠奪完成原始積累的,而東方的中日韓則是靠政府集中全國資源。

完整的工業體系基本上要靠自身長期的積累才能完成,否者只能在國際分工協作中選擇部分。但蘇聯的援助幫中國打下了基礎,中國因此可以事半功倍。

改革開放後,中國充分利用人口優勢,大力引進外資並積極發展出口貿易,成為世界工廠。

但中國並沒有採用所謂的休克療法,把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缺乏市場競爭力的企業一下子推入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去任其自生自滅,而是一點一點小心翼翼的逐步開放,使其逐漸適應。


推薦閱讀:

【有趣有料:每周經濟熱點1.29-2.4】2017年稅收增長你怎麼看?
如果中國重啟下崗潮
戲說東北經濟下滑:太冷了
中國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怎樣從經濟智囊劉鶴的文章中預測中國經濟?

TAG:文化 | 資源 | 國際政治 | 中國經濟 | 發展中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