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長長長長長的《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本人共計7100多字,閱讀需要一些時間。
哲學的定義
什麼是哲學,以及為什麼要學哲學?
羅素開篇第一句就說,哲學是對生活、生命和世界的思考,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傳統宗教和道義上的思考,另一個是基於研究調查的科學發現(廣義)。
Miskia: 震驚我的一點是,我以往對哲學的認識是非常狹隘和偏見的。哲學於我而言,就像是一些吃飽了撐的沒事喜歡到處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的人,就像蘇格拉底總是站在雅典的街道,追問過往的路人,「嘿,你覺得什麼是真理?你覺得什麼才是誠實?」。確實不怎麼討人喜歡,也無怪乎雅典人民最後煩他煩得要死,處死了他。但是科學就不同了。科學家們嚴謹,思維縝密,對科學發現不斷地論證、實驗。這種干實事的學科,怎麼可能會是哲學的範疇。可轉念一想,為何不是呢?哲學是對生活、生命和世界的思考。宗教、神學是從某一個角度出發來理解我們所存在的世界,它往往來自於某個偉大個體的推動,比如耶穌帶來了基督教的世界觀,穆罕穆德帶來了伊斯蘭教的世界觀,釋迦牟尼帶來了佛教的世界觀。那麼,科學家通過嚴密的實驗、推理和邏輯帶來的一套科學體系下的世界觀,就算是從另一個不同的角度出發對世界產生的理解,均屬於哲學範疇。由此,我也突然明白了為什麼歷史上很多偉大的哲學家同時也是數學家或物理學家。
羅素接著說,哲學家與哲學家之間的區別,就是在於這兩個方面的因素在他們哲學體系的參與程度不一致而導致。
更準確地說,哲學是神學和科學的中間體。
神學,是對一些未知事物的推理和猜測,是非常武斷的,比如說「上帝是存在的」、「生死輪迴」;科學,是基於理性的推理、實驗和論證,是果斷的,比如「1+1=2」、「萬有引力」、「日心說」。
但是在神學與科學之間,有眾多的問題等待解決,比如說「什麼是靈魂,什麼是物質?它們是一方從屬於另一方,還是雙方彼此獨立,被不同的力量所掌控?智慧是不是真的存在,還是僅僅只是稍微不那麼愚蠢而已?」「什麼樣的生命才算是偉大的神聖的?我們要怎樣才能活得偉大,活得不虛此行?」「宇宙本身就是走向死亡的,那我們尋求被歷史永遠銘記的意義又是什麼?還是應該及時行樂,活在當下?」。所有這些問題,實驗室沒法解答,而神學家也說不出來令自己信服的答案。研究這類問題,而不是回答這類問題,就是哲學。
Miskia: 對於我個人而言,讀哲學的原因,是希望尋找到答案,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為什麼存在?我要如何度過一生?我要如何在年老時回首往事,覺得此生無憾?中學的語文課本說,「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你選擇哪一種?可是那個時候,對「重於泰山的生命」定義就是「為國奉獻」。我至今仍在摸索什麼是「國」,什麼又叫「奉獻」。喬布斯說,把每一天都當做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來過,你就會做你認為的最重要的事情。我好像也似乎是這麼踐行的,但是沒那麼極端。畢竟不是每件事,一天就可以做完的。
你可能對生命的意義沒那麼感興趣,那還有必要學哲學嗎?
羅素說,要的。
為什麼要了解哲學?
羅素說,自從人類開始具備自由思考的能力,他們各個方面的行為都開始取決於他們腦中對世界、生命和生活的理解(也就是哲學,更直白地說,叫世界觀吧),比如他們怎麼理解什麼是善,什麼又是惡。
Miskia: 看到這裡的時候,感覺我多年的疑惑瞬間都被解開了,激動不已。我一直在想,人與人之間行為的差異,究竟是什麼造成的。為什麼這個人選擇犧牲小我,成就大我,而另一個人可以自豪地鼓吹「自私是人類的天性」,並因此而光明正大地為自己爭取各種利益?前者究竟是蠢還是偉大?後者究竟是聰明,還是渺小?看到羅素的這段話,我瞬間理解了。你相信什麼,你就會成為什麼,你就會做出相應的選擇。你相信人性自私,你就會選擇利益;你相信人性的偉大和奇妙,你就會選擇貢獻。你相信愛情存在,你就會以真心相待;你相信生理本能不可抗拒,只存在於童話的虛幻愛情不可以阻止生物學的啪啪啪,那陌陌也許就是你的常用app。往大了看,作為一個國家領導人,你相信經濟發展比人權重要,那麼為了經濟,人權就必然會被放棄;你相信人民幸福高於物質水平,那麼你就注重人民的生活質量,而不願意為此屈服於GDP的增長。前天,看到世界經濟論壇在Ins上發的一個視頻,講為什麼不丹人民的幸福感是最高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不丹的國王以國家幸福指數為最高的國家管理指標:1)為了維持和平,國王直接把權力移交給議會民主制;2)保護環境,不屈從於經濟發展。不丹致力於保護62%的國土處於森林狀態。相比之下,印尼為了棕櫚油的生意,卻在大肆砍伐並焚燒森林,引起了大量的土地爭奪和暴力衝突怪象;3)重視傳統文化和文化的多樣性。所謂「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吧;4)雖然不丹面臨著經濟發展的困境,高的失業率和較落後的現代化進程,可是「國家幸福指數」一直是國家的最高發展指標。
所以,理解一個時代、一個人、一個政府、一個組織,首先要理解他腦中所信奉的生活哲學和世界觀。要理解他腦中的生活哲學和世界觀,我們自己首先得成為一個哲學家,了解哲學是什麼。
另一方面,對於我們所生活的萬千世界,我們還知之甚少。雖然科學的出現,解答了許多疑惑,但依舊遠遠不夠。如果我們忘記了自己的無知,那許多尚未發現的偉大的知識也許就此與我們擦肩而過。
我知道,對未知的不確定性,讓我們一方面充滿希望,另一方面又充滿了恐懼,是非常痛苦的,可這又是生存於世的人類所必須經歷的,除非你願意就此活在童話故事中。在當今時代,哲學所能做的最大的事情,也許就是教導你如何活在不確定性中,同時又不被猶猶豫豫所麻痹而不知所措。
Miskia: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大家特別喜歡談論「不安全感」,尤其是一段感情中的不安全感(或許只是我那段時間關注比較多)。一段戀愛中,因為不放心,一方總是用各種手段來絆住對伴侶的約束:查手機啦,查聊天記錄啦,查出差記錄啦等等。因為不知道感情是否會長久,那就早早步入婚姻殿堂,用法律來讓感情走的更遠。可是,要知道,人生本身就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拒絕接受世界的本來面目,這對自己是非常殘忍的。我們要做的不是抵抗這種不確定,而是認識,接受並學會活在不確定性中。最近特別愛的一句話是:我要用人生的不確定性來誘惑你,你跟我走嗎?
哲學的歷史
哲學發展的三個階段:
哲學起於公元前6世紀的古希臘,在經歷了古希臘時期的輝煌後,伴隨著羅馬帝國的崛起,陷入了一段時間的沉寂。緊接著,基督教崛起,羅馬覆滅,哲學開始成為神學體系下的一個分支。
這就迎來了哲學時上的第二個階段,從11世紀到14世紀,由天主教主導的經院哲學時期。這段時期,由馬丁?路德引導的宗教改革標誌著結束。
第三個時期,是從17世紀到現在(即20世紀),是一個科學和傳統宗教信仰並存的時代。國家的地位也開始遠遠高於教會的地位。
其實,縱觀歷史,哲學家們對世界的願景總是從兩個方面來考慮的,社會凝聚力和個體自由度。有的哲學家希望社會更加凝聚、統一,目標一致,步伐一致;有的哲學家則認為個體自由高於一切。
紀律崇尚者推崇嚴格自律,崇尚體系、秩序和經驗(比如前人的經驗知識,諸如宗教),而不是科學的推導。他們支持貴族主義;而自由主義者則崇尚隨性、自由、理性(辯證客觀的思考)、個體的權利,認可功利主義,崇尚科學(理性思考的結果),反對宗教。
羅素說,要說明清楚的一點是,這兩者沒有誰是絕對的正確,誰是絕對的錯誤。他們都在致力於回答社會凝聚力和個體自由度之間的衝突關係。但是,這兩者,就像宗教和科學,一直處於對立的兩面。在不同的時代,總是一方屈從於另一方。
哲學的第一個階段:古希臘時期
在古希臘,社會凝聚力是通過公民對城邦的忠誠度來實現的。個體的自由度受限於他對城邦的職責,人與人之間的自由度相差懸殊。在斯巴達,大家幾乎沒有自由;在雅典,除了少數情況,大部分公民享有歷史上最高的自由。
Miskia: 《全球通史》提及過雅典和斯巴達治理的區別。雅典的民主制來源是因為雅典人民團結一致,守衛了自己的國土安全。所以大家相信團結的力量,彼此依靠。公民的個體權利被保證,公民的忠誠度都很高。斯巴達則不一樣。斯巴達的領導層屬於外來人口佔領本國土地。身處於敵軍之中,斯巴達人日日夜夜感受到生死存亡的危機,所以實施以軍事化管理,以維護城邦的安全和不受侵犯。
隨後,希臘覆滅,先被馬其頓人佔領,接著是羅馬。希臘城邦里以往那種彼此依靠和對城邦的忠誠度不再存在。大家開始更多地關注個體的道德修養,而不是社會總體的。國家的安全不是由哲學理念、不是由古希臘的那種忠誠,而是由力量來守衛,先是軍隊的力量,後是國家行政體系的力量。羅馬軍隊、羅馬道路、羅馬法律、羅馬軍官先後被創立,並維持了一個有力的中央集權政體。而羅馬哲學則沒有,因為那個時候沒有哲學。這個時代,從亞歷山大開始,到君士坦丁大帝結束,持續了六個多世紀。
Miskia: 這是不是就是中國諸子百家時代所常討論的人治和法治?儒家信奉國家安全由哲學理念和忠誠來守護,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法家則推崇「法律」、「道路」的力量。秦始皇時期的道路四通八達,長城的修建等等,就是很好地例證。
在這段時期,值得一提的是一個叫斯多葛學派(the Stoics)的哲學學派,他們開始認為個體的道德取決於和上帝的關係,而不是公民和城邦的關係,簡言之,上帝高於國家。而這一學派也很好地為後期基督教神學體系的流行鋪了路。
哲學的第二個階段:基督教的崛起和經院哲學
在5世紀到11世紀時期,
西羅馬帝國在北方蠻族的入侵下,於公元5世紀覆滅。覆滅後,西歐長期處於混戰狀態,但是基督教卻頑強地生存下來,並不斷被新的君主承認、接納、認可並奉為國教,也就是天主教,最終甚至凌駕於君主的權力之上。不得不服,國家滅亡,但是宗教不僅存活,而且凌駕於新的君主之上。
註:羅素在這裡簡單提及了東羅馬的發展。結合我看《全球通史》的理解,這裡的情況是這樣的。西羅馬覆滅後,東羅馬繼續存活了1000年。因為西羅馬的基督教與北方蠻族合作(即天主教),被東羅馬的基督教特別看不起,並認為天主教不是正統的。只有東羅馬這種,由羅馬帝國一脈傳承下來的基督教,才是正統的基督教,稱之為東正教。拜占庭時期以及現在的俄羅斯都是普遍信奉東正教。因為東羅馬帝國一直存在,國王權力一直至高無上,雖然推行東正教,但是普遍認可「國王」是高於「教會」的。這與西歐的情況是非常不同的。
在西歐,新的君主和百姓都認為「上帝」高於「國家」,君主應該服從教會安排。新的君主(尤其是北方諸國,比如德國)拼死拼活打下來的江山,縱然握有軍隊和保護國土安全的力量,卻依舊得聽命於教皇和教會。
這也就奠定了11世紀到15世紀,天主教教皇和教會至高無上的權力,誕生了天主教的經院哲學。
教會能夠凌駕於國王權力之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 教會享有教育的壟斷權。在國王們忙於互相之間打來打去的時候,是教會傳導大家知識,讓大家都認為,是教會掌控者權力的密鑰。教會可以決定一個國王死後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
- 教會代表了一種秩序一種處事原則,尤其是在世界混戰毫無秩序可言的時候,大家就會急切地苛求一種能夠平息爭端的普遍真理。這點尤其受到商人階級的歡迎。
- 教會在藝術、愛情、騎士精神和戰爭藝術的影響巨大且深遠。如果新的君主不承認教會精神(如君權神授、騎士精神等),那他底下的能征善戰的騎士們其都得鬧上天,來一個謀奪王位的故事。
義大利羅馬的教皇,通過各地主教和修道院院長,貪婪地汲取著權力和力量。由義大利開始,從南至北,西班牙、法國、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到德國、北歐和波蘭,無不在教皇的勢力範圍。天主教達到了歷史上最鼎盛的時期。
哲學的第三個階段: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現代哲學
宗教改革:
但丁之後,中世紀的哲學觀(世界觀)開始瓦解。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對地球的進一步了解、對古希臘哲學的重新探討,讓大家厭倦了舊世界天主教以教皇為中心的體系。
Miskia: 有點像是常說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西羅馬覆滅後,世界混戰,大家嚮往著某種秩序,一起把天主教推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經過了幾個世紀的穩固後,大家又嚮往著解構天主教這個穩固、龐雜的體系,嚮往著自由的呼吸。就像羅素說的,「社會凝聚力」和「個體自由度」之間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博弈。
舊世界的秩序不斷被瓦解,新世紀的秩序在等待建立。
藝術上:文藝復興的作品精神開始崇尚更宏偉的無秩序狀態(雖然表面上還是秩序井然);
政治上:國家和百姓開始推崇槍炮帶來的政權力量,比較典型的就是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赤裸裸地教導君主如何奪取並鞏固自己的力量,成為歐洲君主們的案頭之書;
哲學上:古希臘的哲思開始被重現。大家不再滿足於宗教所推崇的武斷的迷信的世界觀,而開始崇尚理性的、有邏輯推理的思考。自古希臘之後,科學再一次進入視野;
這一時期,以馬丁?路德領導的宗教改革開始,陸續波及到各個領域。
在天主教的理論里,人民獲得神啟源於教會的解讀。教會說什麼就是什麼。教會的語言是拉丁語。聖經也是。普通人看不懂,也不知道聖經到底講了什麼,反正教會說什麼那就是什麼。在天主教鼎盛時期,教會甚至開始出售贖罪卷。花錢買券,就可以開啟天堂的大門。
馬丁?路德就不同意了。他認為沒有任何一個凡人有資格有權威可以來解讀上帝的語言,可以介於靈魂和上帝之間。他倡導大家直接閱讀聖經,為此他將聖經翻譯成德文(雖然後世評價說他翻譯水平不太好)。
這種倡導大家直接讀聖經,而不依靠教會解讀的宗教,就是新教。美國、德國盛行的就是新教。新教里,沒有教皇,為此特別受北方國家(如德國)的歡迎。因為君主們認為,沒有了教皇和教會的約束,統計階級的權力可以更大化。
新教認為,通過直接閱讀《聖經》,每個個體必然會產生不同的理解,那就允許不同的理解,沒有一個人或組織是絕對權威的,是可以代表上帝的。個體的自我思考最最重要,也就是主觀主義。
這一宗教改革是非常偉大的。它否認權威,強調每個個體的獨自思考能力,由此而誕生了諸多不同的宗教派別和哲學思考。可另一方面,它對個體自由的無限推崇,更大地加深了個體孤獨感,反而影響了社會健康。
現代哲學 (17世紀到20世紀):
現代哲學起源於笛卡爾 (Descartes)。他的核心理念就是「人存在的根本就是他的想法和精神內核,外界是可以被推導出來的」,名言就是「我思,故我在 (I think, therefore I exist)」。這一思考起始於笛卡爾,一路發展,陸續經過貝克萊 (Berkeley)、康德 (Kant),到了費希特 (Fichte),變成了「外在的一切都只是內在「自我」的折射、反映」。這已經非常非常非常極端了。達到這一極點之後,哲學開始探討對日常生活的理解。
Miskia: 在後文笛卡爾的單獨一章節,有一段話描述笛卡爾的哲學,我覺得很有意思。「我現在穿著浴袍坐在火堆前,是真實的場景,還是只是一場夢?因為有時候,我確確實實會夢到我坐在這裡,而實際上我是裸著睡在床上的(羅素特別解釋說,那個時候睡衣還沒有被發明)。我知道有些很瘋癲的人是有幻覺的,那我怎麼確認我此時看到的一切不是幻覺呢?………..眼睛會欺騙你,耳朵會欺騙你。眼前看到、耳朵聽到的可能都不是真實的,唯有你所思考的,才是真實的。所以演算法、解析幾何這種抽象的、思考的產物比眼睛看到的物理學和天文學要更真實。」愛看電影的人,想到《黑客帝國》(Matrix)、《盜夢空間》(Inception) 和《美麗心靈》(Beautiful Minds)可能會有較深的同感吧。
哲學思考上的主觀主義和政治上的無政府主義混合在一起,催生了再洗禮教派 (Anabaptism)。他們推崇絕對自由,拒絕一切法律和教條約束,崇尚共產和性亂交。馬丁?路德還活著的時候,就不認可且不歡迎再洗禮教派 (Anabaptism)。經過一系列的抵抗和反對,再洗禮教派 (Anabaptism) 終結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加柔和的理念,散播於荷蘭、英格蘭和美國,後期演變成了貴格會(Quakerism)。
19世紀,一種更激進的無政府主義的思潮湧現,在俄國、西班牙和義大利(程度較前兩者要輕一些)獲得了較大的成功,至今也是讓美國移民局很頭疼的事情。這一思潮,和新教一樣,推崇個體的思考和主觀主義。但最大的不同點是,新教反對的是教皇,無政府主義反對的是國家政權。
宗教改革所推崇的「主觀主義」也開始滲入到人們的道德倫理觀。18世紀的感性主義認為,「一種行為被崇拜,不是因為它遵從了某種過去的道德法則,或是帶來了某種好的結果,而是因為觸發這個行為背後的感情。」這一理論引發了社會的英雄主義情結,代表人物是卡萊爾 (Carlyle),尼采 (Nietzsche)和拜倫 (Byronic)。
主觀主義在藝術、文學和政治上的體現成為了浪漫主義。浪漫主義認為評判一個人,不是評判他在一個社會團體中的位置,而是單純地評判這個人在美學上的視覺享受。羅素舉了一個例子。他說「老虎比羊更好看,但是我們更傾向于欣賞籠子里的老虎。可是浪漫主義號召我們,去掉籠子,去欣賞老虎縱身一躍摧毀綿羊的那一瞬間。」 浪漫主義在不斷地說服人們去想像自己就是那一隻老虎,可是實際真去想像的時候,結果也並不是那麼的美好。
接下來,歷史上迎來了對這些極端主觀主義的反對和約束。
一個是以洛克(Locke)為代表的自由主義 (liberalism)。在過去的宗教秩序和當今的過度主觀主義之間,自由主義企圖在社會凝聚力和個體自由度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自由主義給政府和個體都劃分了不同的權力領域,主張社會契約。美國的獨立宣言就是比較好的代表了。
另一個更為深入的是國家主義,把當年人民賦予給教會的權力和力量,直接賦予了國家。托馬斯?霍布斯(Hobbes), 盧梭(Rousseau)和黑格爾(Hegel)均處於這一理論的不同階段。現實生活中,克倫威爾、拿破崙和德國就大力擁抱這一理論。共產主義,雖然在哲學上和這一理論較不一致,但實際操作起來,和國家主義非常相似。
接下來就是總結了。歷史還在發展,羅素說自由主義目前看來似乎運行得還可以,看接下來的發展吧。
Miskia: 我想說的是,現在大家討論的更多是科技的力量了。機器人算不算人?是不是應該享有人的權力?會不會有人的靈魂?互聯網的平等、自由原則普及到加密貨幣、區塊鏈上,是不是就是未來?互聯網世界該擁有屬於自己的貨幣,還是使用傳統通過中間商(銀行)來進行交易的紙幣?這些技術未來會演變成什麼?我也不知道。每天吃好喝好地活著,見證歷史的發展吧。
註:本人並非研究哲學的專家。只是最近正在讀羅素的《西方哲學史》(英文版),受益頗多,不得不寫點感受出來。僅此而已。
推薦閱讀:
※《斐多》讀書筆記(1)——諸神的關照
※《道德經》是不是哲學?
※【思辯的歷史】阿那克薩戈拉
※」利他主義」是否符合理性?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