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編程未來的前景,是怎麼樣的?值得加盟嗎?

最近一定有很多的家長聽說了「少兒編程」或「兒童編程」這個新名詞。很多家長都對編程有一點點了解,就是程序員在電腦面前敲代碼。但是對「少兒編程」可能就不理解了。會對少兒編程未來的前景感覺有懷疑。覺得學習這個真的是有用的嗎?

下面我給大家看一看國外發達國家的少兒編程教育情況:

美國:2012年, 奧巴馬為呼籲全國的學生學習編程,開展編程一小時活動宣傳,倡導孩子不要只買電子遊戲,製作一款;不要只下載最新的App,設計一個;不要只玩手機,為它寫程序!

英國:2014年被英國訂為編程之年, 英國政府規定編程要從娃娃抓起,將電腦編程學習納入當地中小學必修課程,學齡5歲以上的兒童必須學習電腦編程。

以色列:以色列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的第二個矽谷,早在2000年以色列就將編程納入高等學校的必修科目,同時要求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就要學習編程。

新加坡:據世界教育信息網報道,越來越多的新加坡中小學將把編碼技能的訓練融入課程,讓學生提早接觸科技與程序設計。

澳洲:而在澳洲,2016年已正式將coding引入了全國必修課程中。學生在10歲即可開始學習編程,培養編程思維,12歲可以接觸電腦編程,進行編程實操。

歐盟:從2016年開始,芬蘭在全國推行編程教育。與其他國家不同,芬蘭不是將編程獨立列為一個科目,而是將其作為一項新的學習技能,如傳統的閱讀、寫作、運算和繪畫一樣,與相應課程結合使用,讓編程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

這麼多發達國家都對少兒編程非常重視,他們是想讓把全國人民都培養成為程序員嗎?並不是,少兒編程的核心是計算思維,而不是編程。

什麼是計算思維?

計算思維也是思維方式的一種,他分為4個環節:分解、模式識別、抽象化和演算法。

分解:把複雜的問題分解成為一個個簡單的問題,然後去解決。

模式識別:是指對錶征事物或現象的各種形式的(數值的、文字的和邏輯關係的)信息進行處理和分析,以對事物或現象進行描述、辨認、分類和解釋的過程。

抽象化:抽象是指在思維中對同類事物去除其現象的、次要的方面,抽取其相同的、主要的方面,從而做到從個別中把握一般,從現象中把握本質的認識工程和思維方法。

演算法:給計算機設置的一道指令。

編程學習培養孩子計算思維,讓孩子能夠「像計算機科學家一樣去思考",這種能力不僅僅面對未來孩子在計算機科學方面的學習,而是一種通用的思維方式,面向未來所有專業的學習,這對孩子來講是收益終身的。

如何證明學會了少兒編程?

對,這些秘密都在堅果學院裡面。

堅果學院scratch圖形化支持電腦、手機、平板上學習,課程體系參考美國 CSTA(美國美國計算機教師協會) K12 標準研發,經 NETS(美國國家教師教育技術標準)標準和教學實踐雙重驗證,全面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考的能力,從零基礎到青少年編程精英全覆蓋,讓孩子領跑未來。同時,堅果學院也在火爆招商加盟中。

經過堅果學院完整的課程體系教育的學生,不僅只會簡單的創作一個遊戲。他們還會在不同的場景下,針對不同的問題,都能夠自如地應用編程技巧去實現想法。這才是真正的學會了少兒編程,我想,這也是家長們讓孩子去學習編程的真正目的。而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離不開合理的課程體系和好的老師,老師的作用就在於引導孩子的計算思維。


推薦閱讀:

正確表揚孩子的八種方法(送給老師和家長)
蒙特梭利兒童房|給6-12個月寶寶的環境準備
盤點|那些上熱搜的娃有哪些共同點?
這一年你都是怎麼當媽的?看完自己已經淚流滿面
《迪迦奧特曼4》對小孩子有什麼意義?

TAG:少兒編程 | 兒童教育 | 少兒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