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親密?因為你定錯了角色
在親密關係中,有四種角色:朋友、情人、父母和孩子。朋友角色:彼此分享喜、怒、哀、
樂,互相幫助、平等獨立;情人角色:關心、愛護,充滿溫情體貼和浪漫歡愉;
孩子角色:總是希望得到保護和照顧,呵護和寵愛;父母角色:指責、命令、批評對方,希
望Ta聽我的。這四種角色,你扮演了哪一種呢?
其實,任何一種角色本身都無可厚非,但一定要掌握好各自的平衡。一般來講,一種健康的
親密關係中,朋友的比重最大,然後是情人,最後是父母和孩子。做彼此的朋友,分享對生
活的態度和想法、夢想和希望、錯誤與恐懼,能呈現彼此的脆弱與孤獨,無論在何種境遇都
像朋友一樣支持理解對方,心心相印,這樣就能保持持久而溫暖的親密關係。
戀人和伴侶之間的友誼是維持親密關係的橋樑。但是我們大多數的親密關係走入的誤區是:
要麼把自己變成父母,要麼變成孩子。充當對方的父母,就會有要求,希望對方按照自己的
標準、意願和要求說話做事,做不到就會指責、抱怨、評判、批評。把自己變成孩子的人,
當自己的需求、意願和願望沒有得到滿足時,發脾氣,不顧後果地發泄,無理取鬧。
小園在探索和小海的關係時,發現原來自己「孩子」的角色佔了80%,當她的需求得到滿足
後,覺得自己是被愛的,是安全的,會感到甜蜜;而一旦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她便開始懷
疑、試探、糾纏,這就像孩子吃糖,得到後非常開心,沒有吃到就又哭又鬧,這對親密關係
傷害很大。
後來,我讓小園回憶她與小海之間最溫暖的十件事,她寫道:
他會在過馬路時一直牽著我的手;
我一回家就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
在我無理取鬧時,微笑著調侃我;
我無聊時,陪我天南地北地聊;
鬧矛盾時,總是先道歉;
我不小心刪掉他手機中的重要文件,他沒有責怪我一句話;
天氣涼了,他會把衣服脫下來給我穿;
我的手磕疼了,他會特別心疼;
開玩笑戳到他的眼睛,他卻笑笑說「沒事」;
我故意在朋友面前讓他難堪,他卻說我是最合適他的人……
寫完後,她恍然發現,原來小海一直愛著她,不過是以小海自己的愛的方式。
其實,親密關係被卡殼的原因,往往是因為我們感受愛的方式很狹隘,我們總是按照自己的
標準和方法來愛,也用這種方式來衡量對方的愛,這也沒錯,但關鍵是自以為這就是丈量愛
與不愛的唯一標準,忽略了表達愛的方式和層面是多種多樣的,不是只有你的版本。當你一
遍遍抱怨、指責對方看不見你、聽不到你、不夠愛你的時候,你是否可以先停下來問問自
己,是否看見了對方?聽到了對方?理解對方的每一個動作背後的用意與需求?
小園為什麼會和小海出現問題?因為她在這種關係中,主要是做了不斷索取、經常哭鬧的小
孩,當需求得不到滿足時,當哭鬧沒有效果時,又變成了指責、批評的父母的角色。在小海
累了困了的時候,只要她不困就會纏著人家說話。當自己忙起來的時候,小海回家,她頭都
不抬。她想要的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關係。
在他們的關係中,隨著熱戀期溫度的下降,「情人」「好朋友」的部分越來越少,當然會出問
題。和諧的親密關係需要「父母、孩子、朋友和情人」四個角色的平衡,而且應該以「朋
友」和「情人」為主要角色,「父母」和「孩子」儘可能少。
真正的愛不是高利貸
生活中,很多女孩都如小園一樣,總是期待有個人愛自己,卻不知道,當你等著別人給你、
靠別人給你、要別人給你時,早就把人嚇跑了,現在不跑,將來也會跑。
當你說「我把全部的愛都給了對方」時,恰恰證明你給的不是愛,是負擔,是綁架,是「化了
裝」的索取。所以你給得越多,對方逃離得越快,因為 Ta知道,接受的是高利貸。
我們常常以愛的名義去索取,要不到就覺得受傷,就去指責。一個不懂得愛自己的人,不可
能給予別人真正的愛。自己就是空的,沒有真正的愛可以給他人。如果你為了別人犧牲自
己,愛別人超過愛自己,其實是一種內心恐懼、沒有自我價值感的自欺欺人的做法。如果你
真的像你說的一樣,得不到愛的回饋,你就不會傷心、憤怒,真正的愛是沒有對回報的期
待,所以不會傷心怨恨。其實,沒有人願意別人為自己犧牲,特別是「被欠債」,在關係中,
沒有平等的給予,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愛。
所以,收起你的犧牲,在來得及的時候,了解自己,愛上自己,成為愛自己的人,不是依賴
愛人,而是與愛人分享,如是才會有愛的自由和甜美。
文章來自海藍博士《不完美才美》
版權歸海藍幸福家所有
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在聯合國演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沙漠之花》
※撿個貓,是個怎樣的體驗
※怎樣有效對抗拖延症?
※對個人而言,情商高有什麼益處?情商高的典型表現,能否舉例?
※現階段買華為Mate10Pro還是iPhone X? 順帶問一句4*4MIMO是個啥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