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會形成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模式?

按:按理說二十四節氣不該僅有所謂傳統文化層面的意義,但時至今日,剩下的或許只有這些文化表徵了。二十四節氣也好,「編戶齊民」也罷,與它們配套的是古代精耕細作的小農莊農業,而非如今的集約化、自動化農業生產。許倬雲老師在他的著作《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中就特別分析了古代的農業經濟。

精耕農業,一來靠老天爺賞飯吃,看氣候、溫濕度、災禍以及人是否配合(比如劃定節氣並依計划行事),二來靠人自身的本事,比如如何季節性地調配人力(農忙時如何增加農耕人口,賦閑時又如何管理這些人),或者如何擴大農舍農莊的力量(是依靠國家力量打壓私人工坊為農舍騰出空間,還是憑藉耕作技術的發展)……如果說節氣等尚屬自然因素,那麼古人依據這些自然因素而發展出的耕作模式以及農業經濟的諸多特點則直接構成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

_____________

農業經濟(節選)

文/許倬雲

節選自《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

有關精耕農業的基本觀念,我先在這裡說明一下。第一是精耕農業的背景需要,第二是精耕農業在清代的歷史情況,然後再做比較。精耕農業的任務是要在最小的面積上獲得最大的產量,在地少人多的情況下非要有精耕農作不可。勞力密集,也是根本的觀念。從這些觀念才能衍生出其他的現象。

接下來要討論的是,人口密集是怎樣產生的呢?為什麼在局部地區有高度的人口密集?上次已說過,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聚落分布密度,是同時期其他文化無法相比的。從現在已經發掘的考古資料來看,大約在黃河中游一帶有兩三千個居住遺址,密集的程度和今天的現象相當類似。我也說過,在新石器時代中國文明形成的時候,人群的組織方式有兩種: 一是親緣,二是地著。親緣也包括類親緣,即使不是真正的親緣,也號稱自己是一家人,所以我稱之為類親緣;地著就是居住在這片土地上不太變動。所以人口的大量移動是緩慢的、短距離的,先要布滿附近的空地,然後才能發展長距離的移民,因此人口的密集在中國歷史上來看總是局部性的。移民不會往寬鄉疏散人口,只會在窄鄉附近住得愈來愈擠。中國的人口密集區就是造成中國精耕農業最主要的條件。

精耕細作的農業以大量集中的勞力放在小農莊上,以大量的勞力來應付季節性的需求,使勞力平均分配;也可以增加作物的種類,但是黃河流域及長江流域都有不短的霜凍期,在這段時間沒法耕種,所以精耕細作農業就只能和農舍工業結合在一起,使得農閑時節的過剩勞力可以化為農舍工業的人手。換句話說,農業的生產者即是手工業的生產者,手工業的產品變成市場里的商品。以我之所有易我之所無,《孟子》里講冶鐵的人去換陶器,生產陶器的人要換鐵,自然而然就有了市場網的出現。雖然此處以中國為例,但在世界好些地區都可以找到這種精耕農作的情況,而它們的發展過程也大致是類似的。例如歐洲大陸上法國南方的農業和波蘭大平原上的農業,都配合了當地大型的市場交換網的發展。

發展的條件在哪裡呢?當農舍工業有可以銷售手工業產品的條件,如果不是從未發展出作坊工業,就是作坊工業被其他力量毀掉時,方能有農舍工業發展的機會。作坊工業都發生在城市,而精耕農業的農舍工業和城市化則有互斥的現象。另一個互斥的現象則發生在土地廣大、人口稀少的情況下。我們看歐洲精耕農作區,法國農夫、德國中部的農夫或波蘭西部的農夫,他們都有很高的農耕技巧,也發展出了很多手工業技能,可是當他們搬到空曠的美洲大陸時,就不再精耕細作,也遺忘了手工業技能。

中國精耕細作的歷史背景,則是政治力量毀掉城市,毀掉作坊工業,毀掉了私家經濟。戰國時代以城市為基地的作坊工業已經萌芽,漢代因國家力量強大,打擊社會力量,摧毀了私家經濟,於是造就農舍工業的發展機會以及推動市場網的成長。

勞動力的性質和成分

漢代勞動力最大的來源是「編戶齊民」,亦即一般登記戶口作為國家公民的老百姓,而不是奴隸。整個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顯示,中國最主要的生產者就是「編戶齊民」。當然,中國的歷史也不是沒有轉折與變化。譬如說,西漢末到東漢初精耕農業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的階段,而市場經濟也形成了全國性的網路,但為什麼東漢出現大量的奴隸,並且土地兼并的現象也比西漢嚴重得多?奴隸耕作的大農莊和精耕農作並不符合,因為只有自己種自己的田才會多花氣力下去,不然就會產生「拋荒」,那麼如何解釋東漢出現的大農莊現象呢?

先看東漢奴隸的來源。東漢並沒有很多種族奴隸,有許多是失去土地之後才變成奴隸的。大地主雖擁有大量土地,但到目前仍無法證實當時大農莊實施的是粗放式經營,很可能仍是小規模的小農莊經營。中國古代沒有像美國南部的大棉花田,或是烏克蘭的大麥田。我們只看見很多小片小片的農莊,雖無法正面證實,但是從家戶結構可以看出當時是小農莊的經營;從單位面積生產量看來也是相當高產的小農莊。換句話說,密集農耕是在大土地所有者形式下的小農莊經營,其上的奴役不是綁在一塊兒的集體奴群,而大概是佃農與長工在耕作

拿漢代來與另一個奴役耕作形式相比。羅馬帝國時代常有大量的奴隸在大片的農地上耕作,在義大利半島上,這種大農莊通常是專業式生產,生產葡萄、橄欖等經濟作物。倒是北非才有大量的奴隸耕作生產糧食,但這時候不是密集的耕作,而是粗放的,用的是種族奴隸。當羅馬兵團出征時,抓回大量的俘虜出售給大農莊。這種典型的奴隸耕作現象,並沒有在東漢出現。如果說東漢時的土地兼并表示農業經營制度改變了,我覺得並不對,東漢的農業經營恐怕還是小農莊的耕作,只不過是由土地主人拿走收穫中的一大半,集中出售、集中所有,所以奪去了勞力裡面最大的利潤。東漢的耕作者未必像羅馬的種族奴隸,未必過著非人的生活。所以勞動力的性質和成分在東漢時代好像背離了精耕農作的狀態,可是實際上並不是在耕作方式上有所背離。中國歷史上難得看見像羅馬那樣的大農莊,即使偶爾出現,終是很少。

土地開拓和農耕的關係

農田的開拓有兩種來源,一種是填滿人口密集地帶旁邊的隙地,東漢常見的報道是達官貴人假公濟私,開墾未開闢的公地。照理說,凡是沒有開墾的土地都是屬於國家的,但漢代豪族名義上說是假借公田。在這個時候,奴隸參加生產,是在第一個階段開荒,而不是耕種生產,所以當大土地開墾初期,勞力的使用是以集體勞動,而不是個別的勞動為主。更顯著的是南北朝時候,常常為人所舉的例子是謝靈運的農莊: 當他的開墾部曲經過時,好像軍隊過境一樣,以至於地方政府誤以為是山賊。另一個例子是宋武帝的詔書,禁止貴族封佔山澤。在這些例子中可以看到幾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在開墾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勞力,幾百人或幾千人去開荒,但是所開出來的不止一個農莊。南朝的農莊很多,一個貴族常有幾十個或上百個農莊,大片土地分割為數十或百多個農莊,每個莊園都是面積不大的小農莊。第二個特點是南方開墾初期的部曲分散,並不離開這片土地,而是散布在這片土地上,等到需要時一聲號召又可以把部曲集結為隊伍。換言之,主人和他的隸屬關係有一種轉變,不是永遠集中的。這幾十處、上百處的農莊代表著開墾時候集體隸屬的情況,改變成佃戶的形態。台灣歷史上就有很好的例證。在開拓史上有三種過程,最先是大戶過來招募人手,開墾以後就變成他的佃戶,佃戶本身又有相當大的土地,不是一個人種得完的,於是再去招長工,形成三層關係。開墾完畢以後的大租戶就相當於南朝的部曲開墾完以後的佃戶。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轉變呢?因為在精耕細作的農業制下,不能容許集體耕作的粗放制,所以一定要給予耕種者一些耕種意願,最好的辦法就是佃戶耕好分佃的土地,地主再收租取得利益。所以在中國歷史上,佃耕是小自耕農以外最常見的勞力使用形態,正因為如此,雖然有土地兼并,但在人口隸屬關係下,中國的農業仍能保持精耕細作生產的水平

《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

許倬雲 著

三輝圖書/鷺江出版社

ISBN : 978-7-5459-0998-2

已上架

在世界史背景下看中西文化之異

一部簡明的中國文化入門之作

本書系史學大家許倬雲先生於1985 年至1987 年間在台灣講學的書稿結集,是其從史多年積累下的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觀察、思考和心得,探討的雖為中國史主題,著眼點卻是世界史的大框架,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探討中西文化迥異的核心所在,是許先生畢生對中國文化的思考精髓。


推薦閱讀:

全面解讀無人機在農業中的各種應用
扒一扒古人是怎麼給地「澆水」的
他承包了近百年荒山,被大家說傻,但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東北漢子養雞記
以色列農業相關專業免gre且免費額

TAG:中國古代文化 | 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