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蓋為什麼在核戰後能當錢使?
也許就是因為大家都是收廢品的吧。
文 / 十大惡劣天氣
自從1997年《輻射》系列問世以來,一枚枚小小的瓶蓋,就作為法定貨幣流通於廣袤的廢土世界。然而,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問:在叢林法則橫行的亂世中,為什麼人們會認可這種沒有任何價值的鋁皮?
這種質疑,同樣可以在許多影視和遊戲作品的相關設定中得到支持。比如手,監獄中的香煙、喪屍片中的食品罐頭、《瘋狂的麥克斯》中的機械零部件之所以可以被當做貨幣,是因為這些都是用來滿足基本需求的重要物資。
尤其是在《地鐵》(Metro)系列發售之後,不少玩家都認為遊戲將「子彈」作為貨幣的設定非常合理——它的使用價值被所有的生存者所認可,易於攜帶和保存。說句大白話,在遭遇危險的時候,子彈和瓶蓋究竟哪一個對匪徒才有「說服力」,誰都能輕易作出判斷。
那麼,為什麼黑島當年會別出心裁地選擇瓶蓋作為廢土世界的貨幣呢?
還是先聽聽來自官方的說法吧
在1998年輻射新聞網站NMA的一次專訪中,系列主創斯考特·坎貝爾透露,他們當初的確曾經想過將子彈設定為貨幣。然而「一梭子彈打出去,一個月工資就沒了」的後果一旦產生,玩家就會不自覺地抑制自己的行為,這嚴重違背了RPG的探索與養成訴求。
試想一下,出去洗劫據點,搶完之後卻發現自己已經破產了,這種RPG遊戲大家肯定玩不下去吧……
於是坎貝爾開始設想一種既符合末世主題,同樣有體現著惡趣味精神的代幣。在一次清理辦公室廢紙簍的過程中,他發現垃圾堆中唯一可以找到的閃閃發光的東西,就是可樂瓶蓋。於是就才有了瓶蓋作為貨幣的故事。
總而言之一句話,「咱當時也的確也是沒想太多……」
不過結合人類歷史和金融學的常識,我們發現坎貝爾的上述說法的確是過於謙虛了。
今天的我們無法理解兩百多年後廢土世界會流通一種連「垃圾」都算不上的物品,同理,生活在康乾盛世的古人,自然也不能夠理解兩百多年後的人們出門連「銀票」都不帶,靠一張塑料卡片就可以四處爆賣。
決定支付手段形式的,不是靠統治階級的拍腦袋,而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發展水平。
讓我們從「以物易物」說起
咱們在中學政治課學過,在原始社會後期,出現了剩餘的生產資料,人們開始交換彼此的商品。這種最基本的商業行為發生的前提,是雙方均認可商品的價值,並且都有需求。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村裡的張大爺養羊,李老漢餵豬,王大媽種蔬菜。有一天,張大爺的孫子吵著要吃蘿蔔燒肉,而後面兩家子今天都想涮羊肉,那麼在商定好交換的比例之後,交易才能順利進行。
無論是在《地鐵》還是《輻射》的世界中,最早的商業行為其實也是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實現的,其效率自然也是非常低下的。比方說張大爺今天帶來的羊腿比昨天的明顯小了一圈,那麼雙方就要開始一番討價還價了。
倘若李老漢和王大媽突然胃口不佳,那麼張大爺要麼賤賣,要麼只能是怎麼背來再怎麼背回去,一家人晚上將全羊宴吃到吐為止了。
此時,就需要一個初級的金融學名詞——「一般等價物」,也就是「錢」來救場了。
有了這個東西來衡量物品的價值之後,張大爺無論下次帶出去的羊肉質量如何,隻影響到所得到的錢幣的多少,不用因為商品的分割方式跟買家來回扯皮。
不難看出,貨幣不能吃也不能穿,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是它們的唯一功能。所以被指定為一般等價物的物品,不可能是花花草草之類唾手可得的東西。它們必須是一種稀缺,但出產效率比較穩定的資源,如貴重金屬。金銀貨幣之所以在古代被長期認可,緣於製造它們的原材料本身就屬於一種特殊的商品。
在《地鐵》系列所描繪的莫斯科地下世界,分屬各個派系的倖存者們在戰前遺留的各個站點中苟延殘喘,不可能有複雜的商業活動。所以包括貴重金屬在內的支付手段都無法在地鐵中推廣。人們唯一認可的,就是戰前遺留下來的軍用子彈,因為這東西在關鍵時刻可以保命。而在《輻射》系列全面復甦的廢土世界,子彈已經算不上是一種稀缺資源,也失去了充當一般等價物最基本的條件。相比之下,瓶蓋反而更合適。
瓶蓋來自於戰前廣泛流行的核子可樂,它的年銷量超過百億。凡是戰前有人類足跡的地方,就有瓶蓋的存在,巨大的總量完全可以支撐流通需求。由於核戰爭的破壞性,它們全部埋藏在了遍布變異生物的廢墟之中,較高的獲取難度使得其產量和產出率都相對固定。新增瓶蓋的數量和生產總值的發展接近,完全可以滿足商品流通的支付需求。
一枚小小的瓶蓋,需要冶金、金屬加工、印刷等產業的支撐,這是完整工業體系早已不復存在的廢土世界所不具備的。況且兩百多年歷史在瓶蓋表面留下的痕迹,也是無法通過人為方式加工出來的。所以和貴重金屬一樣,瓶蓋也具有天然的稀缺性和防偽性。
然而,和金、銀、銅幣相比,製造瓶蓋的鋁本身並無價值可言。只認瓶蓋的廢土,還真的是一個視「金」錢如糞土的世界。
唯一的解釋,就是瓶蓋已經在廢土世界蛻變為了更高的支付形式——代幣,也就是類似紙幣這種本身沒有價值,僅僅是充當以貨易貨中間媒介的法定等價物,它的存在需要滿足下面兩個條件:
其一、較高的生產力水平
金屬貨幣時代,政府經常要面臨的經濟危機不是通貨膨脹,而是金屬開採速度嚴重落後於商品生產速度所導致的通貨緊縮。「貨輕錢重」看似會提升貨幣的購買力,然而商人的逐利本性,決定了他們不可能為了獲取現金而搞大甩賣,而是更傾向於把商品囤積起來。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通貨緊縮要比通貨膨脹的破壞性更大,因為通貨膨脹時期的社會依然可以維持基本的運作,適當的通脹——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適當寬鬆的貨幣政策」,甚至還能刺激經濟發展,只要不搞得太過分就行了。而通貨緊縮所導致的有價無市,卻會讓整個社會的商業活動很快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階段。
縱觀《輻射》系列不難發現,廢土世界的生產力和「地鐵」不可同日而語:核戰已是兩百多年前的歷史,一個新世界的輪廓開始顯現。就算是當年被爆得最慘的華盛頓地區,也有像鉚釘城、兆噸鎮這些大規模的定居點了,更別提旁邊的工廠城市匹茲堡了。以赤紅商隊、哈勃城為代表的商會,足以說明廢土世界孕育出了市場經濟的雛形,金屬貨幣此時已經遠遠無法滿足支付需求了。
此時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耗費漫長的時間周期去挖礦,還是發動冒險家們去屍鬼出沒的荒野中去撿瓶蓋作為代幣——誰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我相信,以物易物和金屬貨幣,都可能是曾經在廢土世界出現過的交易方式,但在這個全面復甦的廢土時代,它們都成為歷史了。
其二、必須有充分的信用保證代幣的法定價值
二戰之後,各國都逐漸拋棄了金本位,紙幣不再和黃金相關聯,它們僅僅是政府的印刷品,供應量可以是無限的。此時支持人們對代幣信心的不再是儲藏在中央銀行地下室中的金塊,而是國家的信用。正如美元在當今世界的硬通貨屬性,是以美國的金融、科技和軍事實力作為保證一樣。
廢土世界雖然也出現了新加州共和國(NCR)這種擁有完整國家結構的超級強權,但從整體上看,社會形態卻和生產力水平並不對應。由於沒有統一而強大的政府存在 ,從理論上說是不可能有統一法定代幣存在的。
然而,瓶蓋的閃亮登場,並沒有違背貨幣學的基本規律。這個點子,最早是壟斷著整個地區的純水資源的哈勃城水商想出來的。儘管各個村莊的凈水晶元可以產生水資源,但其效率已經無法滿足新增人口的需求了。任何想要活下去的人,都要直接或者間接地和水商打交道,水商的實力和影響力可想而知。
由於水的體積無法壓縮,本身的庫房和物流成本就很大,以物易物式對於水商而言是不可接受的。為了便於交易,他們規定無論買賣,只收付瓶蓋,並且願意用一個瓶蓋來兌換若干單位的純水,也一直都保持著良好的信譽。這種方便靈活的貨幣,就這樣被其他商人接受,最終跟隨著商隊的步伐推廣到了整個廢土世界。
人們對瓶蓋的信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商人指定了這種一般等價物,但卻不會超發貨幣造成瓶蓋的貶值,甚至有主動出擊打擊假幣的意識。在《新維加斯》中,我們就從赤紅商隊的奸商老太婆那裡得到過一個摧毀飲料廠衝壓機的任務,因為新瓶蓋一旦大量投入流通領域,首先稀釋的是就是·商人們自己的資產。
而對於掌握國家機器的資本主義政府來說,通過濫用鑄幣權來掠奪民眾財富是他們的看家本領,行政和暴力手段足以支撐他們任性到滅亡前的那一刻,最終受苦受難的永遠都是老百姓。
再強大的勢力隨時都可能灰飛煙滅,但商人卻永遠也不會消失。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廢土世界,紙幣和瓶蓋哪一個更靠譜,廢土上的生存者們的心裡自然有一桿秤。
到了《新維加斯》的時代,水商的影響力早已不復存在,而且盤踞在內華達沙漠地區的三大勢力都發行了各自的貨幣。然而,無論玩家得到的是凱撒軍團的金幣,維加斯的籌碼還是新加州共和國印出來的紙幣,在交易的時候都會統一換算為瓶蓋,儼然就是用於國際結算的中間貨幣,足見其堅挺。
一枚瓶蓋的背後,居然包涵著如此深厚的貨幣學知識。作為美式RPG的金字招牌,《輻射》的文化內涵可見一斑……通過上述的研究,我們也明白了脫離了特定歷史時期的生產力水平和生產關係,去研究貨幣的具體形式,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不說了,為了給子子孫孫們留下一筆財富,我去繼續撿瓶蓋了!
推薦閱讀:
TAG:輻射遊戲Fallout | 瓶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