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悲傷留給讀者

本以為自己寫字是依中國傳統按團圓來的,但想想發現其實大多是悲劇結尾。

在潛意識裡,這可能是常態,因為悲劇比喜劇更有力量。不過,為寫悲劇而寫悲劇並不算多高明,高手寫來,喜劇或正劇的結局也莫不是悲劇。

以四大而言,莫不如此。

紅樓是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一切風流雲散;三國是浪花淘盡英雄,群雄爭霸卻落得三家歸晉,是非成敗轉頭空;水滸是生當鼎食死封侯,男子平生志已酬,但蓼兒窪只可魂歸;西遊是五聖歸真,但那天不怕地不怕的石猴已泯然眾佛矣。

初讀武俠時,覺得梁羽生的小說很不爽,讀到最後,主人公總是死翹翹,要不就是鬱郁終生。

最初讀的「白髮魔女傳」是練霓裳與卓一航歷經波折而難相守;「大唐遊俠傳」是段珪璋與南霽雲皆死難雎陽;「廣陵劍」是陳石星難逃一死;「雲海玉弓緣」是厲勝男花燭下死在金世遺懷中。

金庸相對好得多,「笑傲江湖」是盈盈嫣然一笑,嬌柔無限;「射鵰英雄傳」則是郭黃得遂所願,終於在一起啊在一起。

後來才漸漸覺得,悲劇有幾個層次。

最下一層是偶然的悲劇,車禍自然災害等即是;次之者為壞人好人的悲劇,如仇家相殺、惡人相害是也;再次者為性格的悲劇,如霸王自刎烏江;最高一層為命運的悲劇,如俄狄浦斯,令人悲嘆卻無可奈何。

那些壞人殺好人的悲劇固然難受,但性格與命運的悲劇更為難解。

金書結尾大都悲傷,更大多都是性格與命運的悲傷。

「書劍」以「浩浩愁、茫茫劫」結尾,空餘香魂碧血,群雄無奈連騎西去,陳家洛事業個人生活雙失敗。

「碧血劍」袁承志要報仇卻面對仇人不知如何是好,李岩與紅娘子夫婦自殺,袁承志只得帶著一幫人下南洋去了,去國懷鄉豈是一個愁字了得?

「射鵰」結尾處,郭黃二人鴛盟已偕,但卻面對著何人是英雄的宏大命題,東征西伐一生的成吉思汗帶著這個問題死去。而這結尾正是郭黃一生被困在襄陽的開始。

「雪山」一天寫盡百年。百年前苗范田對飛天狐狸的悲劇因誤會而生;百年中胡一刀與苗人鳳五日夜大戰也因誤會而起,以悲劇作結;百年後胡斐與苗人鳳懸崖決鬥也因誤會,胡斐這一刀劈下不劈下去都是悲劇。

「神鵰」結尾處瀰漫著郭襄的哀傷,這哀傷伴隨了她一生,甚至直到百年之後。

「飛狐」最後一回回目直接是「恨無常」。那兩支「鳳凰」一死一走,一支也沒有留給胡大哥。那匹白馬不住嘶鳴,不知道主人為何不回過頭來。

「倚天」以畫眉結尾,但那是張無忌失敗後的事了。天下畢竟是朱元璋、陳友諒這樣梟雄的囊中物。舊版更令人感傷。「張三丰瞧著郭襄的遺書,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個明慧瀟洒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少女與百年,這對比就能令人嘆息不止。

「鴛鴦刀」結尾短促有力--仁者無敵,但蕭半和、袁冠南、楊中慧他們能到哪裡去?袁夫人說了,滿清皇帝能做到這四個字嗎?做不到,所以,他們無處去!

「白馬」結尾絕對可以排進前三名: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就是不喜歡。就不喜歡,如之奈何!

「天龍」寫死了蕭峰這個最大的英雄,因為天地雖大,卻沒給他留活路,也沒留希望。段譽明知並非段正淳親生,卻王語嫣、木婉清、鍾靈哪個也娶不了。慕容復最快樂,但他已經瘋了。

「連城訣」告訴我們,塵世上沒有狄雲這樣的老實人容身之處,只能到藏邊雪谷去。

「俠客行」自始至終瀰漫著喜劇氣氛,最後卻提出了能令每個智者都抓狂的問題:我是誰?縱然石破天已經神功蓋世,縱然讀者已經知道他是誰,但他自己不知道。

「笑傲」不必說了,江湖上還剩下什麼呢?令狐沖的華山已經不存在了,笑傲江湖曲的創作者早就以自己的結局告訴我們,江湖笑傲不得。

「鹿鼎記」以反英雄、反武俠為所有武俠奏出輓歌,是最大的悲傷。更何況,就算韋爵爺春風得意、無往不勝,到書的最後一刻,他心底那個最大遺憾還是沒答案--他是個沒有父親的野孩子,他沒有歸屬感。

「越女劍」最簡單,留給我們西子捧心的美好傳說,可惜西施不是主角。范蠡功成身退,阿青只能暗自神傷一生。沒有寫出來的是,她和他助越滅吳,結果不過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歷史還能更悲傷些嗎?

文人骨子裡感懷傷世,寫出來,自己的悲傷不會減少,卻把更多的悲傷留給讀者。

千百年後,作者已不在,讀者已不在,只有這悲傷還在。

不過,從另外一面講,也還好,幸好還有這悲傷在!

(喜歡請關注公眾號「江湖種樹書」)


推薦閱讀:

為什麼金庸小說里只有男性有外貌描寫,女性一般只描寫衣飾?
笑傲江湖的主角原本是不是林平之?
楊過令狐沖誰的獨孤九劍厲害?
為什麼說楊過是反叛者?
為什麼說《射鵰英雄傳》是金庸的成名作

TAG:悲劇 | 金庸 | 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