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的衰落,二十年前就註定了

2018年,從黑東北開始。

在社交網路上,人們紛紛藉由各種新聞事件指責這個昔日的「共和國長子」從觀念到風俗上的專橫迂腐。無論是東北人還是東北文化,都成了眾矢之的。

一部分外省人的批評自然會引起另一部分本地人的回擊。因此,「東北」這兩個字一旦在網路上出現,便很容易造就無數個髒話齊飛的混亂現場。

然而,爭吵並不能解決問題。一些東北人開始意識到,無論程度高低,家鄉的沒落似乎已成事實。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東北三省共流出人口400多萬,減去流入的人口,東北地區人口凈流出180萬。

2015年10月31日,海南三亞,不少東北人去海南過冬。/新文化記者,史磊/視覺中國

人口流失之外,經濟形勢也變得不太明朗,民間甚至流傳著「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說法。

在事實面前,一部分人忙著抱怨,一部分人開始檢討,一部分人忙著在網路上解釋「不是所有東北人都是這樣的」,還有一部分人已經悄悄跑到了三亞、加拿大或者澳洲,開始了遠離家鄉的新生活。

爭吵之餘,到底是什麼讓曾經驕傲的「共和國長子」如此一蹶不振呢?

失意的職工

2003年10月,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第一輪戰略正式實施。也就是說,「振興東北」這一說法並非近幾年才出現,它已經誕生了近十五年。

選擇在2003年提出振興東北並非偶然,在此之前,集中在1998-2002年發生的「下崗潮」是東北經濟元氣大傷的肇始。

東北老工業基地。/視覺中國

九十年代末,受產能過剩、冗員過多、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國營企業的改制工作相繼展開,即通過拍賣、承包等方式,將國營部分企業轉為民間經營或進行重組,同時精簡人員,節省開支。身擁鞍鋼等超大型重工業國營企業的東北自然而然也成了這段裁員風波中的主要波及對象。

根據《中國勞動統計年鑒2005》所披露的數據,東北的國企下崗職工人數在「下崗潮」期間居全國前列。其中,東北三省的下崗職工數在1998-2000年間更是佔據了全國總下崗人數的四分之一左右,遼寧和黑龍江的歷年下崗職工人數多次躍升至50萬人以上。同為重工業重地的武漢也未能倖免,其歷年下崗人數也多在50萬人上下,而同期的上海、浙江在最多時也不過10萬人左右。

點擊查看大圖

翻閱《中國統計年鑒2003》可以看到,1995-1997年全國國企職工總人數分別為10955萬人、10949萬人、10766萬人。但從1998年開始,人數開始暴跌:1998年為8809萬人;1999年為8336萬人,到2002年,這項數據已經滑落至6924萬人。六年間,國有單位職工減少了3000多萬人。

從長遠來看,國營企業改組有利於經濟的健康發展,但一串串數字的背後不可避免地是一代下崗職工的失意。突如其來的大規模辭退讓很多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以國營企業為主導的東北嘗到了苦澀的滋味。

下崗潮以來,東北人口即陷入了負增長。根據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九十年代東北人口凈遷出量為40.4萬人,而本世紀頭十年凈遷出量則為219.1萬人。大批中青年作為個體商戶或打工者湧向中國各省乃至世界各地。

顯而易見,人口的持續出走讓東北在此後的經濟受挫。一定程度上,「下崗潮」的出現便成為了東北在時至今日依然亟待振興的伏筆。

下崗潮為什麼出現

他們為什麼下崗了?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是九十年代的產能過剩、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造成了全國範圍內「下崗潮」現象的出現,而東北由於國營企業佔據了主導地位,自然也受影響最深。但「產能過剩,產業結構調整」的原因應該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現象而已,它背後意味著什麼?

簡而言之就是,國營企業的經濟效益變得不太樂觀,而東北的情況最為突出。

讓我們再回到「下崗潮」發生的前五年找到問題。根據《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1991-1994年、1997年的統計數據(1995-1996年數據暫缺),從各省固定資產原值與每百元固定資產原值實現利稅的數據中可以看到,東北三省(尤其是遼寧省)儘管坐擁了較多的固定資產原值(即企業在固定資產方面的投資,代表了企業的生產規模、裝備水平),但每百元實現利稅(每百元固定資產提供的利潤數額)卻明顯處於較低水平。

以1991年為例,遼寧、吉林、黑龍江的每百元固定資產實現利稅分別為8.87、8.67、9.24元,不及上海、浙江等地的1/2甚至接近1/3,也低於安徽、江西、山東、河南等省,僅高於西藏、新疆、海南等相對欠發達地區。這一情況在1997年也並未得到好轉,遼寧、吉林的每百元實現利稅相繼降至5.15、4.69元,依然位列全國省份尾端,黑龍江儘管突然上升至13.37元,但這一數值似乎更像是與當地統計方式的調整、財務決算的延遲等因素有關。

在這一時期,東北地區經濟效益的低下讓人遺憾,但也在預料之中。傳統發展模式下打造的重工業基地,不可避免地具有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產業特徵。資源開發、利用的粗放,使得東北地區的結構性矛盾顯得比其他地區更為突出。

同時,中國的經濟結構在當時已進入轉向階段,對能源、原材料等產品的需求趨於下降,一批重工業企業產品庫存上升、價格回落、利潤下滑,導致重型化為主導的東北地區經濟收益不容樂觀。

經濟收益在下滑,但東北地區國營企業的開支卻很難減少。要知道,這些企業在當時承擔了一定的「辦社會」的義務,需要經營醫院、學校、電影院等公共設施,這無疑是一筆沉重的開銷。

據《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國營企業非經營費用支出時常佔據管理總支出的四成左右。當超大規模的國營企業難以獲得預期的經濟效益時,那麼這些開支便成為了負擔。當時的東北職工在享受著自以為穩定的高福利時,他們或許很難意料到,自己的企業其實已經壓力重重,而這也成為了「下崗潮」出現的序曲。

尷尬的全員勞動生產率

除了產業粗放、需求下降等宏觀面的因素,東北國營企業經濟效益的下滑還有人的原因。事實上,職工人數過多和全員勞動生產率低下是這一時期東北工業的又一特徵,而這一特徵將當時的東北經濟帶入了更深的低谷。

一方面是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一方面是人力管理自身的缺陷,東北工業的生產額長期靠增人而增加。數據顯示,東北三省的職工人數在1991-1994年、1997年位列全國前列,其中,遼寧省的歷年職工人數更是穩定在500萬至600萬人之間,能與之相比的僅有山東、江蘇、廣東等省。然而,與後者各省的全員勞動生產率相比,東北三省顯然存在劣勢。

以1993年為例,這一年遼寧、吉林、黑龍江的全員勞動生產率分別為32387、25595與22007元。而江蘇、山東蘇、廣東的全員勞動生產率則分別為61949、52320與68227元,差距十分明顯。

需要注意的是,這並不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才呈現的特徵。根據《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1949-1984》的數據,1971年遼寧省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5927元(以1957年為不變價格),已不及天津的19934元,北京的21319元,上海的31116元。

而根據《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1986》的數據,1985年遼寧、吉林、黑龍江的全員勞動生產率分別為16146、11569與12208元,儘管仍處於全國中流水平,但與山東的16628元、湖北的16924元、江蘇的18759元等省的指標相比,已存在劣勢。同時到了九十年代,這一差值變得更大。

1968年,鞍山鋼鐵廠。/Gettyimages

影響全員勞動生產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較重要的便是勞動者的平均熟練程度、生產中的管理與效能。顯而易見,東北工業長期以來都受到了人力資源管理、職工技能素質的制約,也為「下崗潮」的出現埋下了伏筆。「下崗潮」之後,大量勞動力外流,又進一步降低了東北地區的全員勞動生產率,形成惡性循環。

或許,只有當制度足夠高效,能夠將東北的資源、人口和工業效率到達一個平衡點時,人們才會發現,東北的活力又回來了。到那個時候,外省人的批評、質疑才不會那麼尖銳;為東北解釋的聲音也會變得堅定、有力,並被人理解;那些在無奈中遠離家鄉的人們,也願意帶著驕傲,回到這片土地上來。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網易數讀」(ID:datablog163),原文標題《東北的衰落,二十年前就註定了》,作者趙鹿鳴,設計師趙鵬路。

推薦閱讀:

那些「社會大哥」後來的兩種命運
大慶——東北油都興衰
希望與危機——東北經濟的未來十年 | 寧南山
東北衰落如何復甦,東北加油

TAG:東北 | 東北經濟 | 振興東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