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馬拉松賽前如何調整 才能跑出最好的自己?

冬天過去了,漫長的馬拉松賽季即將開啟,你準備好了嗎?

從本周開始,各地的賽事日程將會密集到要逼瘋選擇困難症患者的程度。光在3月25日這一個周末,就有無錫馬拉松、重慶馬拉松、徐州馬拉松、鄭開馬拉松等多場大型比賽出現「撞車」。這樣的賽事熱度,會一直持續到5月底,並以金標賽事之一的蘭州馬拉松作為Ending。

比賽是節日也是考試

我們愛比賽,跑一場馬拉松,就像是參加一場跑者專屬的節慶盛典,那種歡樂的氛圍,那種歸屬感和儀式感是無可比擬的。

比賽是歡樂的,也是嚴肅的。當發令槍響,計時牌的數字開始跳動,你在賽道上跑過的每一步、流下的每一滴汗,最後都會在你的比賽成績單上留下印跡。無論是樂跑者,還是嚴肅跑者,當我們踏上賽道,心中想著的都是,能盡量跑出最好的自己。

馬拉松比賽不是在與別人比,而是在和自己比——想要比自己上一次的成績跑得更好一些,或者至少不要跑出最差的一個成績。

那麼,究竟怎樣才能跑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比賽成績呢?

好的比賽成績從何而來?

想要跑出好成績,就需要先知道成績是從何而來。讓我們按照時間的順序來追溯一下:

1. 日常的科學訓練

跑訓是跑者的日常功課。毫無疑問,長跑者的跑力提升,關鍵在於平時的訓練積累。如果將比賽比作是期末考試,那麼跑者在一年中就有兩個學期的訓練——夏訓與冬訓,接下來的春季比賽正是冬訓結束後,檢驗訓練成果的一場大考。

假如在剛過去的那些寒冷的日子裡,你制定了適合自己的訓練計劃,並且勤奮認真地執行了每一次訓練,那麼你的體能綜合表現就會得到循序漸進的提高,也就具備了跑得更快、更遠的更強實力,具備了能跑出更好成績的能力,這也正是我們跑者日復一日堅持訓練的目標之一。

2.賽前的恰當調整

如果說日常訓練是在積蓄實力,那麼賽前調整期就是通過訓練量、營養攝入等各方面的調整,讓已經具備實力的你,在身體和心理上達到最佳狀態,充分做好迎接比賽的準備。

3.當天的良好發揮

能跑出一個好的成績,其實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面對可能會遇到的天氣、腸胃、坡道、水泡、抽筋等異常情況。我們能做的就是,賽前有預案,胸有成竹;比賽時認真執行配速計劃,不冒進,同時密切關注體感,隨機應變。讓自己在當天的比賽中,能夠將實力得到充分地展現。

賽前調整應該怎麼做?

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了春賽季,這也意味著大部分人的冬訓期已經或即將進入尾聲。也就是說,上文所提及的第一點的時間周期已經over。接下來,我們能為「跑出一個好成績」所努力的,就是做好第二和第三點。

在文章接下來的部分里,將會重點談一談,在賽前調整期,我們究竟應該做些什麼呢?

a.減量訓練,讓身體狀態回升

比賽之前,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身體的壓力值、疲勞值減到最低,讓身體的體能狀況恢復到最好,這樣才有可能跑出個人最佳成績。

我們想要提升跑力,就需要訓練,但是有訓練就會產生疲勞,訓練量越大,疲勞值越大。當然,跑力的提升,也正是在疲勞的恢復中達成,這也是我們所熟知的「超量恢復」。所以,當我們處於訓練期時,因為訓練量較大,疲勞值通常也會很大,但另一方面,體能不會因訓練立刻提升很高,所以大多數時候,身體整體的狀態指數都會較低。

狀態指數=體能指數-疲勞指數

這也是為何我們需要賽前調整期的原因。在賽前的兩三周時間裡,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通過降低訓練量,降低疲勞指數,讓身體狀態回升到最佳水平。

減量訓練的基本原則是:

1)練得越多,減量越多

與設計個人的馬拉松訓練計劃一樣,如何做好減量訓練,也是一門學問。如果你這個賽季之前的訓練期,練的量很大,練的時間很長,那麼你的減量期也應當比別人更長,減得更多,不要捨不得減,一切都是為了跑出更好的比賽成績。

通常來講,馬拉松訓練的減量期至少為2周,大訓練量的跑者減量期需要安排3-4周,以讓身體疲勞能得到充分恢復。

2)減訓練量,不減強度

在臨近比賽的訓練期里,你應該正在進行M跑的訓練。那麼,到了賽前調整期,可以保持之前的訓練計劃密度,逐漸減少每次的訓練時間或縮短訓練距離,強度依然保持M配速或M心率。比如,可以跑一次50分鐘M跑、一次40分鐘M跑、一次40分鐘E跑+20分鐘M跑。

當然,這只是舉例,原則就是一定要比你之前訓練期的訓練量更小,讓身體的壓力感逐漸降低。如果你在減量期依然感覺到很強烈的疲勞感,就說明減的還不夠多,訓練量還需要再少一些。

到了比賽周,繼續降低訓練時間,強度逐漸降低為E心率跑,比如可以跑一次30-40分鐘的M配速跑,一次30分鐘E心率跑,一次20分鐘E心率跑,以身體覺得輕鬆、舒適為原則。

3)不要停跑,保持感覺。

減量訓練,並不是意味著就不跑了。賽前減量,一方面是讓狀態回歸,另一方面,讓身體持續保持奔跑的感覺也是必需的。

在賽前調整期,保持M跑,是為了讓身體繼續保持比賽配速下的跑姿知覺;在比賽周,輕鬆的E心率跑,是為了讓肌肉肌腱依然保持很好的彈性,這些都是為了把身體調整到應對比賽的最佳狀態。

b.保持肌肉和肌腱活力

在日常訓練中,肌肉力量訓練同樣也依循超補償原理。所以,對於有系統訓練的跑者,以上的減量原則,不僅適用於跑步訓練,也同樣適用於力量訓練。

在臨近賽前的訓練期,你的力量訓練應該是以肌肉專項耐力為主。到了比賽調整期,可以將每次訓練的組數減少,強度依然保持。到了比賽周,將肌肉力量訓練改為彈力訓練,比如少量的跳繩、快步短跑、原地彈跳練習,主要是為了保持適當的肌張力以及肌腱彈性。

在比賽調整期,如果力量訓練強度過大,一樣會引起身體疲勞。但如果完全停止力量訓練,會讓肌張力大幅降低,跑起來會感到軟弱無力,那麼這樣的狀態也不是適合比賽的最佳狀態。

c.補充營養,適應比賽補給

許多研究表明,身體內的糖原儲備水平會影響耐力表現。如今,大多數馬拉松跑者都懂得,在賽前要充分地補充碳水化合物,來儲備肌糖原,以保證比賽時的能量供給。

曾經,跑圈有流傳過一種類似「糖原超補」的飲食法:在比賽6六天內,前3天幾乎只吃全脂肪和蛋白質的食物,後3天幾乎只吃全碳水化合的食物。但是,有新的研究表明,實際上不需要採取這麼極端的方式,在比賽調整期中,在配合訓練減量、睡眠充足的基礎上,只需要每餐適量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比如水果、蔬菜、雜糧、澱粉等,即可達到讓糖原儲備充分的目的。

而這裡要提醒的是,因為訓練減量,碳水化合物比例增加,如果卡路里攝入總量不注意管理的話,就容易引起體重上升。所以,不能因為要比賽了,就肆無忌憚地暴飲暴食。在賽前吃碳水,增加的是碳水比例——將三餐中的一部分蛋白質和脂肪,換成碳水化合物;越臨近比賽,易消化的精細碳水化合物比例應該越高,

另外,在賽前調整期,需要做好比賽前一天、比賽當天早飯、比賽中補給的適應。這也就意味著,你需要在每次訓練前,規律地安排好自己的跑前飲食,找到適合自己的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在周末的長距離跑中,按照比賽策略,進行能量膠的適應性補給。由此,到了比賽時,你就不再會為怎麼吃、怎麼補給而發愁。

d.調整心態,提振比賽信心

比賽,比的不僅是水平,比的也是心態。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在賽前調整期,心態調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

我們需要對比賽始終保持敬畏心,對自己的跑力水平有正確的認知,不會有不切實際的盲目自信,導致在比賽中採取冒進的配速策略,要始終提醒自己「安全第一」的原則。

我們也需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認真訓練一定會有成效。我身邊有很多優秀的跑者,他們平時訓練時嚴於律己,勤奮刻苦,但是到了賽前調整期,卻會因為「減量」這件事而感到很焦慮,怕自己的跑力水平因為減量訓練而受到影響。

我們此時能夠做的,就是回看自己的訓練日誌,告訴自己: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馬拉松不會虧待每一個認真努力的人。只有內心具備堅定信念,比賽當天才能更好地將自己的水平發揮出來。

賽前最忌臨時抱佛腳

正因為所有的進步都是平日里的汗水換來,所以在馬拉松這件事上,不存在「超常發揮」的可能,也沒有任何臨時抱佛腳的機會。

明確這點認知,是特別重要的。很多人在賽前容易犯的錯就是:加量訓練——期待通過2-3周的「認真抱佛腳」,期待讓自己能在比賽中跑得更好一些。

這樣做到底有沒有用呢?可能會有一些些正面作用(還不一定是體能方面的,可能只是心理上增加了信心罷了),但負面作用的風險會更大,得不償失——沒有規律的超量訓練只會增加身體的疲勞度。

事實上,無論你之前是認真刻苦訓練了,還是偷懶打醬油了,你的實力有幾斤幾兩,你的跑力有多高,你理論上能跑出什麼成績,在訓練期結束時,就已經塵埃落定。

賽前兩三周,跑得再多,也只會徒增疲勞,並不會讓你的跑力獲得進步。因為體能、力量和技術的提升,是無法在短期內實現的,必須在時間中沉澱。否則,大家都在賽前跑跑就好,還要日常訓練做什麼呢?

在「抱佛腳」的背後,那種想要跑好的急切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更希望,能夠記住此刻的「急切」心情,然後將以上進心去進行下一輪的訓練,通過系統的訓練跑出更好的成績,而不是在比賽前「用功」和賽場上「拚命」。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那我沒好好訓練,面對比賽我很慌啊,賽前減量都沒得好減了。」

我常對我的學生說:無計劃,不訓練;無休息,不加量;無訓練,不比賽。而面對「無訓練又要比賽」的任性跑者,我的建議是:首先,先把心態放平和,不要再抱著跑成績的僥倖心理。坦然接受自己沒有訓練的現實——跑力沒有提高,沒有辦法跑出更好的成績,甚至還存在會退步的可能。所以,不要在賽前拚命補,更不要在比賽時拚命跑。這也是最難過的一關——正如大部分傷痛跑者的桎梏一樣,錯誤的訓練是其次,擺錯的心態是根源。

其次,把比賽看做日常訓練的一部分,放輕鬆去跑。在跑量方面,賽前還是要跑的,你需要做的是,重新規劃自己的訓練計劃,合理規劃每周的訓練量,並把比賽列入到訓練表中,目標是比賽這場「訓練」中舒適地跑完。大略地講,賽前可以以適量的E跑(維持平時的跑量或比平時更少些),讓身體重新適應脂肪供能的代謝路徑,讓肌肉保持彈性,調整好參賽的狀態,找回穩定配速下的跑姿知覺。

總結來說,好的比賽調整期,會讓你在比賽當天感到精力充沛,肌肉肌腱彈性十足,身體充滿能量,內心充滿信心。只有具備了這樣的狀態,才能在比賽中,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能胸有成竹,靈活應變,跑出最精彩的自己。

專欄作者:肯亞玲,十年跑齡老司機,心率訓練跑步教練,CrossFit一級教練,碼字圈內腹肌最好看的跑步教練。

推薦閱讀:

前腳掌著地 or 腳後跟著地?開始跑步才發現這個問題不簡單(正文看不下去看導讀就可以了)
小腿專項訓練,3個基礎方法讓你健步如飛
跑步多了是否對身體有害?
馬拉松訓練計劃
想跑半程馬拉松,現在的水平該如何訓練才能提高?

TAG:馬拉松 | 跑步 | 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