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設定】火星四大城市圈【2110~2210】

上一篇:

ProtossProbe:【歷史設定】火星移民熱潮【2070~2110】?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火星城市發展

在經歷了短暫的生活艙階段之後,軌道飛船和地面工程聯合建立起了多個小型生態圈,除了作為地面人員的生活區,這些生態圈是火星地球化工程的重要實驗基地,早期最顯著的成果就是利用火星土壤種植出了大量的植物。這些小型生態圈並不是一個完全孤立的系統,需要很多外來供給。

推進技術發展起來之後,從地球到火星變得方便快捷,許多火星前哨站和基地被建立了起來。許多實力較強的勢力最終能夠將基地發展成為真正的火星城市。然而後來熱潮過後,加上經濟危機的影響,這種分散的「圈地運動」幾乎停止,演化成為大家圍繞大型城市和基地擴展的競爭。

火星前哨站、基地和城市

火星前哨站是人數大於100人的聚集區,火星基地的要求為人數大於1000人,而火星城市是人數多於10000人的聚集區。

截止 2200 年,火星城市已經發展成為 11 個,並且鄰近的城市互惠互利,形成四個較大的城市圈。而此時由於火星城市的快速湧現,火星旅遊業也發展迅猛。

火星城市及旅遊圖。基於 NASA MOLA 地圖製作。可以在我們的`工具箱 `_中使用互動版火星地圖。在 Google Mars 中導入 此 KMZ 文件 ,可以觀察火星城市具體位置。

伊希地城市圈

自 2070 年第一個火星殖民地在伊希地平原建立後,隨著殖民地規模的不斷擴大,到 22 世紀初逐漸發展到了地球上一座中等城市的規模,並被火星和地球上的人們稱為「伊希地一號城」,簡稱一號城。

相比 IIA 當初提出的火星移民規劃,一號城的建成速度和建成規模都遠超預期。不過,在 22 世紀初的火星移民熱潮時期,地球上的移民需求逐漸攀升,一號城已經無法繼續應對逐漸湧入的移民人潮。因此,二號城、三號城的建設計劃呼之欲出。

考慮到資源運輸的便捷性,二號城和三號城的選址均位於伊希地平原。這兩座城市建設過程中所使用的資源和源幾乎全部來自於一號城。在兩座新的城市建成後,新的移民和許多一號城的殖民者紛紛湧入,三座城市之間的交流與聯繫十分密切。22世紀20年代,火星上第一個繁榮的城市圈在伊希地逐漸形成。

2123 年 2 月 17 日,經過三地殖民者的全民公決,一、二、三號城以冬季大三角三顆星的名字命名,分別稱為「南河城(Procyon City)」、「參宿城(Betelgeuse City)」、「天狼城(Sirius City)」。

亞馬遜城市圈

在參宿和天狼的建設時期,IIA 就已經開始醞釀開發火星上的各類資源。隨著火星人口的快速攀升,許多年輕的探險者不滿足僅僅居住於伊希地平原的三尺之地中,他們寧願窮盡自己的青春歲月也想要覽盡紅色星球的奇觀異貌,即便是離開條件優越的火星城市,踏向未有人涉足過的生命禁區。

除此之外,火星考古及地質考察工作也在整個火星陸續展開,這些勘探者們實地採集了很多重要的數據,為資源勘探、火星遠古生態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為了給探險者和勘探者提供支持,IIA 在火星的一些主要地點周圍和前往這些地點的必經之路上設立了很多小型的補給站。這些補給站通常由三四個生活艙和幾個存儲艙構成,能夠在這荒涼的火星上為過往的人提供休憩的場所,以及水、食物、能源和燃料的補給。截止 22 世紀中葉,這類補給站的數量已經達到了數百個之多。

埃律西昂山和奧林帕斯山是火星上最為熱門的旅遊及勘探地點之一。由於距伊希地較近,且路途十分平坦,往來於這兩山一地的人較多,這一帶補給站的規模也隨之擴大。四號城和五號城正是由兩個亞馬遜平原的補給站慢慢發展起來的。

七號城的發展歷史較四、五號城更晚。這裡的地勢較為複雜,並不平坦,不過由於富集的鐵礦石資源和低緯度優勢,這裡發展成為了能源與礦業重鎮,很多機械製造公司也將廠址選在七號城,不過也因此,七號城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條件並不理想。

22 世紀 50 年代,以四、五、七號城為核心的亞馬遜城市圈初步建立,當地殖民者用地球古代的城邦為自己的城市命名,分別稱為「樓蘭城(Kroran City)」、「龐貝城(Pompeii City)」和「亞特蘭蒂斯城(Atlantis City)」。

子午線城市圈

在七號城建立之前,一些火星本土公司就開始計劃在火星的其他地方投資建造新的城市。不過因為資金及地理位置等原因,很多新建地並沒有快速發展起來,只達到了火星基地的規模(1000 人以上,10000 人以下),甚至僅建成為了火星前哨站(100 人以上,1000 人以下)。

由火星地產開發(Mars Real Estate Industry,簡稱 MREI)於 2139 年投資建設的六號城原本只是一所規模不大的地質考察站。隨著資金的進入,許多建設資源從伊希地通過飛艇空運到六號城。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搬到六號城居住,MREI 在城市的便捷性和舒適性設計方面下足了功夫,也不惜巨資購買了一批十分罕見的地球珍惜動植物,將六號城打造成為火星上最為移居的城市之一。

2145 年,在六號城正式落成的同時,MREI 將其命名為「奇點城(Singularity City)」,並向其他城市投送鋪天蓋地的商業廣告。一些年事已高又小有積蓄的人被奇點安逸的生活條件吸引,在這裡買下了 MREI 的不動產。

就在奇點的人口不斷上升的同時,2148 年,MREI 又開始在奇點的東南——子午線的另一側建造另一座城市——視界城(Horizon City)。視界城的建設期間,火星太空電梯也開始建設,電梯建成之後,使得視界城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運輸港口。這裡原本是子午線高原惟一的一座小型星港,能夠將質量不大的載荷送入近火軌道,也能夠接收來自太空的貨物。視界的商業開發模式和奇點相似,最後在2153年落成。「視界星港(Horizon Starport)」也建成為當時火星上最大的星港,許多往來的貨物都在此轉運。

由於 MREI 對六號城的商業開發,原本的地質考察站只能移至他處。九號城的前身正是搬遷到克里斯平原卡塞峽穀穀口的新考察站。作為火星上最大的 外流水道 之一,卡塞峽谷很可能是由艾徹斯谷的巨大洪水形成的。卡塞峽谷對於研究火星上的水文有重要價值。正因如此,IIA 對這所新考察站的建設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在短短几年內,考察站很快發展為一所規模較大的地質研究所,很多地質學家將自己的工作地點遷到這裡。

2165 年,行星地質大學(Planetary Geology University)在地質研究所的基礎上落成,九號城也已經初具規模。2167年,經過全民公決,這座以教育、科研為主的城市被命名為星墜城(Bolide City)。子午線城市圈也就此形成。

希臘城市圈

希臘平原的礦產非常豐富,加之此處的水資源也遠比其他低緯度地區豐富,所以希臘平原一開始就有多個前哨站甚至基地。當地的第一個城市就是在一個前哨站的基礎上成立的。

艾娃火星公司在當地成立前哨站的時候,很多前哨站已經發展成為了比較大的基地。然而艾娃火星公司與當地基地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並且與行星資源公司建立了合作,前哨站迅速發展成為基地規模。艾娃火星提出與其他機構的更加開放的合作關係,這個計劃後來成為了火星「川陀城」計劃,於 2155 年開始整合建設。

艾娃火星公司

艾娃火星公司是一家火星礦業公司。其前身天穹資源(Arc Resources Inc.)原本從事小行星採礦行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當時的公司總裁 Ava 說服大家將重心從小行星採礦轉移到火星採礦業,產業主要為火星表面建設服務。此後公司經歷了高速發展時期,在併購了幾家小型的火星礦業公司之後,改名為艾娃火星(Ava Mars),用來紀念英年早逝的 Ava。

川陀城正式開工之後第二年,即 2156 年,由星際移民局投資的在希臘平原邊緣的城也開始建設。該城從開始建設就被命名為端點城,因為城市選址在希臘平原邊緣,而開工時已經有希臘平原中心的川陀城在建。

端點城被設計為農業為主的城市。得益於技術的發展和大量資金的湧入,端點城的基本建設只花費了兩年的時間。而更早開始的川陀城卻在端點城建成之後一年才完工。由於完工更晚,川陀城在編號上成為第十一號城市,而端點城是第十號城市。

川陀城和端點城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合作,不僅僅在資源互惠上,在經濟上甚至人口流動上,兩個城市一開始就表現的非常友好。2168 年,兩個城市決定開放更多的互惠資源,形成希臘城市圈。

http://www.erikwernquist.com/wanderers/gallery_cape_verde.html

火星-地球檢疫以及火星疾控中心

早在火星城市建設初期,地球和火星聯合建立了地球和火星之通行的檢疫系統。這個系統中除去正常的官方檢疫工作,還有商業化的審核公司的參與。

由於地球和火星的條件不同,從地球攜帶到火星的生物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同時由於火星建設過程中用到很多修改基因的生物,用來輔助火星建設,因此不管是前往火星,還是返回地球,都需要對隨身攜帶的任何生物和生物製品進行審核。這部分審核認證是通過公司來完成的,其中比較著名的是柏林先鋒。不過由於專門用於火星開發的基因修改生物全部攜帶有特定的基因,每個這樣的生物體內都會表達一種認為設計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對於生物沒有影響,但是卻很容易檢測出來。這成為火星和地球生物安全的一項重要技術。

柏林先鋒

柏林先鋒,Berlin Pioneer,是一家專註與火星地球運輸的生物審核的公司。這家公司在總部在柏林,但是在世界各地有多個辦公室和研發中心。柏林先鋒的創始人 Stefan Cline 在德國慕尼黑大學讀書期間,設計了一套判斷新物種對於現有生態影響的系統方案。之後火星移民的興起,Stefan Cline 開始設計火星上生物基因改造的安全性問題。他提議在所有專門為火星設計的基因修改中,添加可以產生特定蛋白的基因,這樣方便區分和檢測這些火星專有生物。之後他成立了 Cline Genetics,這家公司後來更名 Berlin Pioneer,在之後的火星移民浪潮中,發展成為 22 世紀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審核公司。同時該公司的很多專利與基因修改相關,這些專利為柏林先鋒帶來了巨額的收益。

2207 年,伊希地城市圈建設過程中,由於人流量的增大,南河城爆發了新型的傳染病。期間南河城的一些居民自發成立了臨時疾控中心,最終疫情得以控制,然而後來的統計顯示共有 348 人死於這場災難。這類傳染病後來被稱為伊希地病。

Abbie Carter

當時著名神經科學家 Abbie Carter 恰好在火星度假,她發現了伊希地病毒展現出了一種集體行為:雖然在發病之前很多人都感染了病毒,但是幾乎所有人都是在同一天發病的。這種集體行為後來成為了這類傳染病研究的範本,同時也促進了火星疾病控制機構的成立。

伊希地臨時疾控中心(ICDC: Isidi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在 2209 年改名為火星疾控中心(MCDC: Martian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並且設立 MEPC(Martian Epidemic and Pandemic Control),負責監控火星上的致病源,尤其是病原體的變異情況的追蹤,並且實時公布。

2213 年,由火星疾控中心牽頭的火星健康組織(MHO: Martian Health Organizaton)成立,火星疾控中心併入 MHO 成為其下屬機構。

下一篇:

ProtossProbe:【歷史設定】月球開發?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假如火星上存在足夠的水,應該首先移民哪些動植物以構建初始狀態的生態系統?
科學家發現火星古代海底熱液礦床的證據,該地區或能提供有關生命起源的線索
網友在美國「貼吧」就火星殖民計劃「發難」馬斯克,看他如何應戰?
火星:東方熒惑 《下一站火星》#2

TAG:科幻 | 火星 | 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