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經隨筆(十二)

在那裡,比丘們!已受教導的聖弟子這樣善如理作意緣起:『像這樣,當這個存在了,則有那個;以這個的生起,則那個生起;當這個不存在了,則沒有那個;以這個的滅,則那個被滅。』

——經藏·相應部·因緣相應·未受教導經第二(12相應62經)

佛陀教法的目的是滅苦。根據四聖諦中的集滅二諦,滅苦本質上就是通過觀察、遍知一切(十二處)的過患,從而令貪愛沒有集起的根源,因此苦無法再生起。

理論上,觀察一切的過患並不需要先擁有正見。然而事實是如果沒有正見,那麼修行者很容易因為懷疑而放棄。這是因為佛陀教法的價值觀與世間的試圖通過追逐物慾而滅苦的價值觀背道而馳;另外,佛陀教法的價值觀也並非是悲觀、壓抑或者絕望之類負面情緒。對於沒有正見的修行者而言,往往會由於不能夠正確的洞見無常、苦、無我的本質而受到環境影響,從而放棄佛陀教法,或者是選擇了被扭曲過的佛陀教法,最終於解脫無緣。

比如對於尚未了解佛陀教法的修行者而言,一個很常見的想法就是認為佛陀教法追求的是灰身滅智,並且對這種追求感到恐怖,進而產生種種不如法的理由說服自己,然後選擇一些不如法的理論或者觀點,並認為是正確的佛法。不過對於具備正見的修行者而言,由於根據佛陀教法如實智見了世間集和世間滅,因此不會產生「佛陀教法追求灰身滅智」這種錯誤的見解,而且對「不受後有」並沒有什麼理由感到恐懼不安。

所以,在滅除貪愛之前,先集中精力獲得正見是比較穩妥的方式。

緣起法是佛陀教法的標誌,無論是釋伽牟尼世尊,還是過去七位佛陀,都以成功觀察緣起法而覺悟成佛。說緣起法是佛法出世的標誌,一點都不過分。而佛陀的眾多聖弟子,也必然因緣起法而獲得正見,最終解脫。

當修行者觀察到緣起法的同時,自然也就明白了無常、苦、非我的含義。其實從過程上來說對緣起法的觀察確認並沒有很複雜的步驟,也並不需要極端的觀察環境,只需要把十二緣起中各個環節的含義搞清楚,然後按照本文開頭引用的經文片段來確認前後概念「此有故必有,此滅故彼滅」的事實就好了。其實如果一個修行者真正的完整的閱讀過經藏,並且如法的證知緣起法,那麼他知道其實佛陀已經將通往解脫終點的最短的那條直線畫了出來,而這條直線以外的任何事情都是沒什麼討論的必要的。

推薦閱讀:

明白了一心三藏的道理,是不是註定解脫了?
學佛學錯了怎麼辦?
佛法修行人應該用什麼態度去待人接物?
為什麼我一去教堂就頭疼呼吸困難?
為什麼佛還要回來渡人?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