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我看了一本很正經的書
春節期間被人推薦學習一些方法論,於是看了北京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瑞華教授於2010年出版的《論法學研究方法》,書中收錄了其多年來有關法學研究方法的演講和對話,記錄了陳教授從事法學研究的各種體會,不少問題及觀點都令人醍醐灌頂,給有意進行法學研究的人士、攻讀法學科目的研究生及博士生都帶來深刻的啟發。
筆者被推薦閱讀這本書後,利用春節休閑時間細讀這本書第二版的內容,在閱讀過程中,筆者既沒有遇到眾多概念的堆砌(如什麼是法學研究方法、法學研究方法的特徵、分類等等),也沒有遇到法學研究方法歷史脈絡的梳理資料。相反,筆者閱讀到的是陳教授對目前法學研究方法存在問題的論述,以及其對改進中國法學研究方法的些許建議,書中語言多為非學院式的訪談語言或演講,觀點娓娓道來,這樣的表述比一般學術著作給筆者帶來了更加深刻的印象,陳教授以深入淺出的表述成功傳達了其觀點,筆者獲益匪淺。
一、「要麼對策法學,要麼法解釋學」帶來的問題
所有學者都認為中國大陸法學研究存在問題。目前中國法律內容多為舶來品,經過社會實踐的檢驗,「舶來品」法律必定要面臨修正甚至是廢除的命運,而指引著法律修正的,正是對策法學研究方法及法解釋學研究方法。
利用對策法學研究方法研究法律的,法學者們(還有法官、律師等)都遵循這樣的法學研究模式:法律存在問題——法律存在什麼問題——為什麼法律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如何能解決法律存在的這一問題。
陳教授將該方法概括為以下兩個要素:對策法學以改進立法、推進司法改革和促進某一個制度的改變作為研究的目的和歸宿,往往採取一種教科書體例式的研究模式(就如上一段內容所描述的研究模式),這一方法對一切研究素材都抱有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的態度。筆者確實發現目前互聯網微信公眾號、各種專欄中律師或者法學分享的法律觀點多是這種研究模式及結論,這樣的內容分享給青年律師帶來了實現「彎道超車」,提升專業能力的機會,但也引發了陳教授對該方法產生的顧慮:對策法學受其研究目的的限制,不太可能提出一條理論紅線,因為不可能有理論上的推進和創建,對策法學提出的對策也未能夠真正解決中國的問題,有時甚至會加劇問題的嚴重性,陳教授學術經驗豐富,在書中列舉了眾多案例說明這一方法存在的問題,由於篇幅原因,筆者便不在此詳細列舉了。
而利用法解釋學研究方法研究法律的,法學者們(也仍然包括法官、律師等)則多遵循這樣的法學研究模式:法律規範表述語言出現歧義——找出當初立法者立法原意——對法律進行解釋——解決法律適用的歧義問題。法解釋學確實可以彌補成文法的不足,發展成一套理論體系,對法律作出有創見的解釋,擴展法律條文的適用範圍,但要讓法解釋學真正發展起來,必須有一部成熟的、科學的、穩定的法典作根基,如果法律本身為惡法(如之前被強烈抨擊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規定),要求研究者們無視其存在的問題是不可能的,研究者們提出修正的建議是必然的,而這樣的操作也會引導法學者們走回對策法學的研究道路,如此循環,想要中國法學理論得出「驚心動魄的跳躍」仍然存在困難。
二、陳教授關於法學研究方法的體會心得
陳教授經過思考學術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逐步實踐後,提出要「在法學研究中引入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就筆者所理解,一個時代的法律實施與社會實踐相關聯,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而社會實踐正是驗證法律實施效果的重要途徑,而社會科學對於社會實踐行為的研究方法對於法學研究應該可以帶來較大的啟發。
因書籍篇幅原因,陳教授沒有就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展開論述,其在書中提到其所理解到的社會研究方法最高境界,即「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發現既有的權威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提出概念化和模式化的理論,經過嚴格的證偽過程對新理論的適用邊界予以科學地界定,最後形成新的理論」,具體方法包括比較考察與歷史考察方法、法解釋學方法、法經濟學研究方法、實證研究方法、證偽方法等。要完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社會科學研究,法學研究者必須從實踐經驗中尋找出有理論意義的問題,提出假設,使用證偽方法或者其他科學方法對假設加以證明,從經驗事實出發,運用歸納的方法進行提出概念及模式化的理論,進行因果律分析,還要與最前沿、最權威、最經典的理論進行談話,在分析這些權威理論的同時,進一步論證研究者自己提出的假設及理論,通過這樣的方法達到理論上的創新。
儘管陳教授是針對博士論文提出上述研究方法指引,但對於初涉法學研究的法學本科生及研究生而言,根據這一研究方法鍛煉研究的能力,說不定能讓其儘早進入研究者的角色,思考自己的理論命題,更好地理解各種法學理論。
後記
筆者開始學習如何進行法學研究以來,總覺得有些問題如鯁在喉,也有迷茫及不知所措的時候。陳教授作為專業學者,將其研究體會一一道來,沒想到其遇到的問題也是筆者遇到的困惑及問題。難得的是,陳教授自己思考了應如何解決看似微小的研究問題,並分享其思考結果,正是這些體會心得賦予了這本書籍強大的生命力,即使重新整合推出第二版之後再作閱讀,也未感到過時。閱讀該書後,筆者又體會了一次與智慧之士對話的樂趣,如沐春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