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桐桐一起長大 (4) 吃虧是福?
這幾天看了一本書,解答了一直困惑我的一個問題。今天給桐桐聊聊,以後也許會少一點困擾。
這個問題就是,吃虧是福嗎?
中國有句老話叫吃虧是福。不過一樣秉承了中國文化的傳統,只有論點,沒有數據支持。需要你自己領悟,開天眼。不過這次正好,有個叫亞當格蘭特的美國教授這輩子就是研究這個的。(以後所有的美國教授應該都上一門中國傳統文化課,這樣他們的研究方向全都有了)
他隨機挑選了好多好多(最近桐桐很喜歡說這個詞,??)人,什麼職業的都有,然後按照職業,把每個人的收入排序,同時挨個面試,看這個人到底是所謂的付出者(giver), 索取者(taker)或者是互不虧欠者(matcher)。
結果發現,收入最高的那一撥人,無論在什麼職業(包括競爭激烈的行業如政府官員,律師,私募經理,投資顧問,銷售),無一例外的都是付出者,接下來的是索取者,接下來是互不虧欠者。
看到這裡,大家會覺得,嗯,吃虧是福,對了。
可問題是,在各行各業收入墊底的那撥人,恰好也是付出者。用作者的話來說,他們就是doormat。門墊子,被人踩來踩去。
於是,一個人給予的特質是一定能夠幫助人成功的。但也帶來了兩個問題,1,為什麼付出者比索取者混的好。2,為什麼另外一部分付出者混到底層去了。
我只說幾個感同身受的觀點。人類社會發展到現階段,更多的協作是基於鬆散的關係(這是有數據支持的。我在讀書的時候,上過一門叫社交關係信息挖掘和分析的課,一個大作業就是用計算機去挖掘社交網路和工作網路中蘊含的信息)。在這樣的協作大框架下,做成一件事情的最大優勢是取得合作夥伴的信任,好感和共贏。在這一點上,給予者是有天生優勢的。給予者比索取者能夠更好地建立,維護自己的關係網路。
可為啥有的給予者卻沉到了底部呢?作者發現,沉到底部的給予者無一例外是他們已經處於精疲力盡的狀態(burn out)。使他們處於這種狀態的有兩個原因,第一,被索取者利用。第二,給予者自身沒有明確的自我需求,所以他們不斷付出,自己沒用精力上的補充,然後就burn out了。第三,給予者沒有得到反饋,讓他們覺得給予是沒有意義的。
既然有了原因,那麼就容易改變了,比如怎麼得到積極的反饋,怎麼去識別索取者(那一章是很好玩的,不過我們一直討論的是道,而不是術,所以,就不展開說了)。
我只想說一點,那就是,作為一個給予者和實現自我的需求是完全不矛盾的兩件事情。中國傳統文化和我們受到的教育,有時候會在明面上壓制滿足自我需求。彷彿給予是高尚的,而索取是可恥的。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恰恰不斷地把那些天生的給予者活活壓垮,只剩下了索取者和對等付出者。
所以,純粹地去給予吧,這是你作為社會人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也純粹地去追求你想要的東西,做一個有智慧的給予者。
和桐桐一起長大。
推薦閱讀:
※和桐桐一起長大 (3) 種族歧視
※成功者的一生,只有兩天是開心的
※學習法則
※頭髮抗爭史
※二十多歲是最好的成長期,別荒蕪。
TAG: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