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

「無法解決的問題,往往是另一個更難問題的解決方案」,這是假期重讀《少有人走的路》感受最深的話。

上班總是遲到,時間再充裕也會遲到,很多是對厭惡又無法改變的工作的無聲反抗。

憤世嫉俗,多數是對自己能力欠佳之憤怒的轉移。

自大自吹或聽不進難聽話,往往是自卑被他人利用或在自己消解。

拖延症,多數是對完美主義得妥協:因為如果是時間不夠所以沒那麼完美,那麼我還是完美的。而完美主義者的背後往往是無法正視個人的殘缺與面對世界是混沌的這個現實。

老年人總是容易被騙子騙:很多只是想讓孩子多抽空關心一下自己。更深層的問題是拒絕承認自己已經變老,才給了自己與子女更多苦惱,給騙子更多可乘之機。最終是因為被死亡的恐懼所打倒。

以上這些都是作者在心理諮詢過程中的真實案例,作者從自己豐富的從業經歷中一次次遇到,體會到了人人都有心理問題只是程度不同,而且心理問題需要的並不只是心理學的業知識,而最終寫就了這本全球售出近一億冊的心靈旅程指南。

人們於一個問題痛苦,多數都是因為背後潛藏著一個更難的問題。而這個表面的問題正是人們為那個背後的問題給出的解決方案,如果沒有當前這個糟糕的解決方案,將會引起更大的災難。

人們無法脫離眼前的痛苦、無法解決眼前的問題,只是因為那樣將承擔更多的痛苦、將面對更大的問題。現狀即是最佳,它已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之後的結論。

而這些問題背後的問題經過一層層抽絲剝繭幾乎都指向安全感、愛與家庭、死亡、宗教、人生的意義、自我的認知等支撐一個人內核的那部分。

對此,叔本華的總結是:人生無所謂幸福,不痛苦便是幸福。痛苦是真實的,存在的,積極的;幸福則是消極的,並無實體存在。沒有痛苦的時候,那種消極的感受便是幸福。

痛苦是一個人本身之定義的外顯。如同一個人只要去看,視野便有局限,這局限便是這個人,而幸福就是上帝視角,沒有局限,便只歸屬於上帝的所在。

世界之大,人的境遇幾乎能被窮舉,每個人的痛苦和問題幾乎都能找到鏡像:類似的痛苦和問題,不同的人卻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有的墜入谷底,有的化繭為蝶。

這背後的不同往往不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是看清問題的智慧,而是直面自己的勇氣。

有這勇氣,很難。最終擁有了此勇氣者,皆已不是凡夫俗子。

而我等凡夫俗子最需要的是一點點積攢這勇氣的腳手架,一步步踐行這過程的食糧,好讓自己一層層的蓋上去,蓋到雲開見日的那一層,這便是作者此書所講的內容。

推薦閱讀:

《大學之路》——相見恨晚的一本書
《細節》讀書筆記
系統及演化——均勻和穩定
《娛樂至死》——現在的網路文化會致命嗎?
《智能時代 - 大數據與智能革命重新定義未來》讀書筆記

TAG:讀書筆記 | 心理 | 雞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