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海綿城市」
1. 前言
前幾年就看到有關於海綿城市的報道,當時只是粗略看了一下,感覺不靠譜,認為有人或許只是想借生態之名炒作一下概念。但隨著住建部發布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以及修訂了若干有關城市建設的設計規範,方才意識到是在動真格了。於是再次認真關注了一下,更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因為海綿城市提出的一些城市建設理念有原則性錯誤,技術路線也是混亂不合邏輯的,出於一個工程技術人員的職業良知,認為應該坦率表明自己的觀點,如有謬誤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2. 海綿城市的缺陷
2.1 不利於防洪
海綿城市關注的主要對象是城市降雨。簡而言之,在沒有海綿化的城市,一旦發生降雨,凡地表產生的雨水徑流都會彙集進入城市雨水管網,而後排入河道。而海綿化城市,則是爭取最大限度地將雨水徑流截留在城市地表,比如刻意設置凹地,或採用透水路面等。
被截留在城市地表的雨水除了部分蒸發外,還有就是滲入地下以補充地下水,或者稱之為涵養水源。
城市涵養水源的確重要,因為人有各種親水需求,且城市景觀和綠地也離不開水的滋養。
因此海綿城市推崇者(以下簡稱:海綿論者)認為:不應該讓雨水徑流直接進入排水管道白白流走,批評現有的排放方式是「粗暴的」的,是對水資源一種浪費。
但是將雨水徑流截留在地表顯然是不利於防洪的,當暴雨來臨時只會促使「城市看海」更快到來,到那時,恐怕無人會抱怨城市排水管道太「粗暴」,相反是太「溫柔」了吧。
2.2 基本原則的誤導
對於現代城市規劃而言,滿足防洪標準無疑是居首位的頭等大事,其次才能考慮涵養水源,這個基本原則應該是個鐵律。
可是在《指南》中,對海綿城市的建設制定了如下基本原則:「海綿城市建設——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的基本原則是規劃引領、生態優先、安全為重、因地制宜、統籌建設。」將生態優先置於(防洪)安全之前,顯然是一種主次顛倒的錯誤引導。
《指南》是指導城市水系設計的指導性文件,理應包含城市防洪內容,並放在突出位置,可通篇竟然都找不到有關城市防洪的論述。只是蜻蜓點水般地提到一句「(10)城市水系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設計應滿足《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範》(GB/T50805)中的相關要求。」不免讓人生疑:是不是知道海綿城市會「看海」,所以預設了「脫罪」的伏筆。
《指南》對「低影響城市設計和開發」的解釋是:「其核心是維持場地開發前後水文特徵不變,…….」這種表述很不科學,是否要「維持場地開發前後水文特徵不變」是需要進行科學論證的,尤其是防洪安全論證。如果待建城市的場地是常遭水淹的低洼地(比如蘇州工業園區),那就一定要填高場地,不能維持其水文特徵不變的。遵從自然原生態首先必須要尊重科學,毫無原則地遵從自然原生態是走極端的表現,對建設現代化城市是有害的。
3. 城市水系設計理念
正確的城市水系設計理念,應該是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顧涵養水源。
3.1 新建或擴建城市
首先是防洪:根據當地積累的水文資料進行分析計算,以及按城市防洪等級來確定洪水位高程,通常再加0.5米作為防洪高程,如果現狀場地高程已經不低於該防洪高程,則可直接用於城市修路建房,若現狀場地高程低於該防洪高程,則應該取土填築,以確保新建城市場地不低於該防洪高程。以蘇州工業園區為例:因新建城市場地不滿足百年一遇防洪高程,為獲取巨量土方,硬是採用擴建獨墅湖、金雞湖等方法大規模挖土,結果是將整個工業園區地表填高約1.8米,這才完全消除了洪水侵擾的後顧之憂。
其次是涵養水源:所謂涵養水源,其實就是將城市河道和地下水位,常態維持在人類希望的高程範圍,一般希望水平面距城市地表垂直高差約2~2.5米。
如果根據水文資料,常水位已經是處在人類希望的高程範圍,那就無須再額外增加水利工程。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在地勢平坦的平原地區。
如果是在丘陵地區,河道水位落差較大,那麼就可以在城市河道下游建造水閘、溢流壩等水利設施,將河道水位抬升至人類希望的高度。
3.2 老城區
因歷史原因,通常在老城區低洼地比較多。以蘇州古城區為例,還涉及到古城保護,為避免水淹,只能為古城區進行獨立水系設計(俗稱:城市防洪大包圍),即凡流經古城區的河道,在其上游和下游,建造水閘和抽水泵站控制,通過強制外排,將古城區內河道水位控制在合理範圍。
在老城區低洼地就沒有必要考慮涵養水源了。
4. 地下水的補給方法
地下水的補給方法有兩種:豎向滲透和橫向滲透。
4.1 豎向滲透
在非海綿城市,通常是以城市綠地為主,當降雨使綠地飽和後,一般情況是:較多部分雨水徑流進入排水管道,剩餘較少部分雨水會下滲補充地下水。當降雨終止後下滲也會終止,通常這個下滲時段長度是不會超過降雨時段長度的。
為了增加雨水下滲量,海綿論者在城市綠地設置各種凹地,如水塘、水溝等,用延長下滲時段長度的方法來增加下滲量。但這也會帶來污染問題:降雨初期因裹挾著空氣中的塵埃是比較骯髒的,彙集流入凹地後就會沉積下來,既不會下滲也不會蒸發,況且在這些凹地內的積水缺少流動,長期日積月累就會演變為臭水塘。比如一些城市中的黑臭水體,就是因為缺少流動變為「死水」造成的。
海綿論者推薦的透水路面也是很有問題:在雨水沖刷下,路面上的細顆粒固體污染物會進入透水路面空隙中堵塞空隙,且難以清除,既污染了路面也會使得下滲效率下降。更為嚴重得是:採用透水路面會對路面結構強度和路基穩定造成嚴重傷害。
4.2 橫向滲透
城市地下水其實是與城市河道相通的。當河道水位上漲時,地下水水位也會跟著上漲,不過有個滯後效應,與當地土質有關,如果是透水性好的砂性土,則滯後時間較短,反之若是粘性土,則滯後時間較長。
總之,無論城市河道水位是上漲或者下跌,地球重力總是會驅使地下水位與河道水位逐漸達成一致。這種通過水力壓差橫向滲透平衡水位的方法姑且可以稱之為:橫向滲透法。
因此,通過雨水管網排入城市河道內的雨水,未必如海綿論者所言是白白浪費掉了,只要河道水位上升,河道內水就一定會通過橫向滲透補充城市地下水,持續不斷,直到河道水位與地下水位重新達到再平衡。促使河道水位上升的因素不外乎有以下幾種:其一是降雨使城市地表徑流水經雨水管網排入河道;其二是因上遊河道水位上漲;其三是因泵站抽水將外河水抽入城市內河。
另外,這種橫向滲透也可以反向進行。比如在汛期來臨前,為提前留出「庫容」,可以將城市內河水經泵站抽水排向外河,當城市內河水位下降時,城市地下水就會向河道內滲透。
由此可見,地下水位的升降其實是完全受河道水位主宰。如果海綿論者認為豎向滲透是可以補給地下水的話,那麼也會因為地下水位高於河道水位而通過橫向滲透向河道排放,按照海綿論者的說法,是不是也有「白白浪費掉」之嫌呢?不過,一種是通過排水管道「浪費」,另一種是通過橫向滲透「浪費」,沒什麼本質區別吧。
每一次降雨(特別是大雨、暴雨)都是對城市空氣、地表、建築物和綠地植物的洗滌,洗滌後的髒水應儘快通過排水管道排入河道中。較重的顆粒物會在河道內沉積形成淤泥,較輕的顆粒則會成懸浮態隨河水流動離開城區,流向河道下游。因此,降雨過後會使城市空氣更清新,地表和建築物更乾淨,綠色植物和花卉更鮮艷。
河道內的沉積的淤泥可以通過定期疏浚清除,以保持水體清潔和流動順暢。
而海綿論者將降雨髒水截留在城市地表的做法,實在是很不明智的。
5. 透水路面與道路強度理論相悖
常見的道路路面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另一種是瀝青混凝土路面。無論是哪種路面,其混合骨料一般都是由各種粒徑的碎石和砂組成,區別在於:水泥混凝土路面採用的是水泥膠結料,而瀝青混凝土路面採用的是瀝青膠結料。
無論是哪種路面,混合骨料的組成都是要進行級配設計的,其目的是:混合料之間所有空隙,都應由相應粒徑的碎石或砂來進行填充,以追求各種粒徑骨料之間的最大密實組合,也就是空隙率最小。路面的強度原理之一是:膠結料在最大密實度的混合料中膠結效果最好,因此路面強度也高。也就是說:級配良好做出的高等級路面通常是不透水、或者透水性極差的。
而透水路面為了要透水,必須要增大路面空隙率,比如去除混合料中的砂,甚至部分小粒徑碎石,這就使得混合料膠結強度大幅降低,從而導致路面強度大幅降低。
同理,道路路基也有密實度要求,路基施工時之所以要採用壓路機反覆碾壓,目的也就是提高路基土的密實度,也就是最大限度地壓縮土顆粒之間的空隙。有時為了進一步提高路基強度,還要在路基土中摻和些石灰或水泥,這樣加固後的土路基就更不會透水了。
因此,透水路面與道路強度理論相悖,目前或許也只能在人行道或慢行系統道路上試試,一旦想要在有重載車行駛的機動車道上做嘗試,那麼百分百一定失敗。
6. 把城市建在花園裡
海綿論者似乎有一種誤導,好像只有自然的原生態才是生態,而經人工改造後的生態(比如人工植草種樹)就不是生態了,這是不對的,是帶有偏見的生態觀。所謂「生態」其實只是與綠化程度有關,雖然沒有嚴格標準,不過通常可以形成共識的是:一座城市中若綠化用地比例越高,就越生態。當然,這也要有個合適的度,畢竟城市是人口大量聚集的地方,也要有高樓林立、交通四通八達的繁華一面。
住在生態城市是人人都嚮往的,但如果能更上升一步,住進花園城市豈不更好?花園城市典型特徵是:綠化不是簡單的植草種樹,而是需要進行精心的景觀設計,挑選各種花草和樹進行組合搭配,並修整出各種千姿百態、色彩斑斕的立體形狀,就像做植物雕塑一般。
蘇州工業園區就是秉承了新加坡人的城市設計理念:「把城市建在花園裡」的典型案例。目前在二線城市中,也是名列前茅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
人與城市交流最頻繁的地方就是城市道路,因此,城市道路沿線的綠化景觀對人的視覺衝擊最直接、最頻繁。新加坡設計師在規劃蘇州工業園區城市主幹道、次幹道沿線綠化用地時,可以說是毫不吝嗇。通常除道路紅線兩側各分布有不小於10米寬的綠化用地外,道路中央分隔帶也有近7米寬的綠化景觀帶。駕車行駛在這樣的道路上,兩側風景賞心悅目,就像是在花園中遊覽一樣。因此,人類最嚮往的宜居城市應該是高檔次的花園城市,而不是那種不靠譜的海綿城市。
7. 結束語
《指南》認為海綿城市的好處是:「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可怎麼「加以利用」,且好處在哪裡卻沒有說。然而壞處倒是可以預見的:其一是城市綠地大幅度減少,是因為綠化凹地內的植物花卉大都因被積水浸泡過度憋死了,這對所謂「會呼吸的城市」是莫大諷刺;其二是凹地內水體因缺少流動形成黑臭水體;其三是機動車道透水路面大規模損壞;其四是人行道板在行人踩踏下濺起積水等等。
城市水系的責任劃分本來是很清晰的:水利部門管好河道,負責解決防洪和涵養水源;而市政部門則負責管好城市地表排水,當暴雨來臨時能夠迅速將地表徑流水全部排入河道中,各司其職,城市水系也就完美了。可現在冒出個「海綿城市」,要市政部門「涵養水源」卻又不管防洪,結果造成了技術路線混亂、責任不清,一旦城市「看海」,百姓怨聲載道,故而希望這個不靠譜的「海綿城市」早日休矣!
參考文獻:
1.住房城鄉建設部 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 2014年10月
2.蘇州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局 蘇州工業園區總體規劃 1994年
推薦閱讀:
TAG:海綿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