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部電影帶你領略教師職業的一言難盡

1. 關於責任

《一個都不能少》

這是當年學校集體組織看的一部電影,直到現在,我對魏敏芝為了信守高老師「一個都不能少」的要求,孤身一人來到城市尋找學生張繼科的畫面依然印象深刻。也就是從那時起,我記住了張藝謀,魏敏芝,張繼科(竟然與世界冠軍同名)的名字。

2. 關於理念的碰撞

《歷史系男生》

人生前半段總是渴望著成功,埋頭向前沖,竭盡全力;可到了後半段才逐漸明白,只有靈魂的偉大和思想的深邃才是無法取代的,但卻已經回不去了。教育傳授的到底應該是考試還是靈魂?「接受它、感受它、傳承它」,謂之教育,但絕非易事。

3. 關於權力和私慾

《女教師》(2016)

一部具有辛辣諷刺意味的電影。老師不都是好的、善的,也有渣的、惡的,《女教師》的劇情也很簡單,在瑪莉亞成為這個班級的教導後,濫用權力要求家長和學生為自己辦事,如有違者就成為她的眼中釘。這部來自捷克、據聞真人真事改編的《女教師》則是中國龐大的教師群體一個縮影,諷刺那些懂得利用職務之便,變相綁架學生滿足自己的私慾的為人師婊。

4.關於醜惡與正義

《熔爐》

為師無愛,為師不尊,為師無德,為師不仁,為師無美,為師不信,為師無智。這是無良老師的「七宗罪」

但是,我們也要為有仁浩這樣追求正義,追求公平的老師致敬。(評論來自網路)

5. 關於自由和獨立

《死亡詩社》

關於女性思想解放

《蒙娜麗莎的微笑》

衛斯理女子大學。這時,剛剛從加州大學畢業的凱瑟琳·韋斯利來到了學校。她發現學校里的固守思想和頑疾弊固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學生在學校里並不是想學習,而是想以學校為跳板嫁個有錢的丈夫。凱瑟琳想用自己的努力改變學生的意識。

6.關於學術與實踐

《浪潮》

有時理論就像星星之火,一旦付諸實踐,便會呈燎原之勢,發展無法掌控。敬畏理論,敬畏人性,敬畏歷史。

7. 關於和解

《超脫》

作為教師,他表露出來的都是好的一面,似乎所有的不幸都與他無關。但是她憂傷的臉龐下,也蘊藏了不幸。

8. 關於復仇

《告白》

「最狠的復仇,不是殺人,是殺心」, 森口悠子平靜面孔下有一顆毛骨悚然的靈魂,極度隱忍的背後,是為了獲得曠日持久的狠毒復仇。

9. 關於課外兼職

《決勝21點》

男主遇到了一個可以帶他發財的教授,不過不要高興得太早。教授帶著學生去賭博,完全是將他們作為自己掙錢的工具,而一旦他不欣賞了誰,就會立即將其從團隊中剔除。甚至,教授還將背叛自己的學生出賣給賭場的管理人員,讓其飽受皮肉之苦。

10. 關於強制與高壓

《感化院》

叛逆的14歲男孩沃爾夫岡被送入了專門接納問題孩子的收容所-弗賴斯塔特。這所以天主教會為名的學校,實際上卻是如同少年監獄的地方。

基於真實故事改編,反思德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教育體制的作品。名為感化,卻以教化頑劣少年兒童之名義,行剝削自由、性格摧殘及強制性勞動創造價值之實。

11.關於團隊與合作

《拼湊夢想》

四個西班牙的高中生,在他們的新老師弗雷迪的帶領下,成立了一個機器人俱樂部。他們沒有任何經驗,只有800美元,舊汽車部件和一個夢想。這個名不見經轉的團隊要對抗國家衛冕機器人冠軍,麻省理工學院隊。

12.關於音樂(藝術)和感化

《放牛班的春天》

克萊蒙德把音樂作為和學生溝通的橋樑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即塑造了孩子們的個性,也讓他們收穫成長。老師也用寬容和善良溫暖了學生的心,最後兩者都培養出了最珍貴的師生情誼。劇情沁人心脾,溫暖、質樸、感人。

13.關於慾望與道德

《教室別戀》

影片的背景被設定在了二戰時期的瑞典。一個是少不更事的15歲少年史迪,一個是37歲的女教師維奧娜,兩者發生了一段師生戀情。維奧娜和史迪沉淪於肉體的快樂中,視倫理和道德於末節……

14.關於育人與育心

《心靈捕手》

最高境界的教育,也是最難的教育。

推薦閱讀:

由數據看電影| 描繪豆瓣電影用戶群畫像
一品女兒國——哪有那麼多的一見鍾情
2017電影圈的巨大遺憾是什麼?
電影《火柴人》影評怎麼寫?
愛要怎麼說出口

TAG:電影 | 電影推薦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