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十年「限塑令」:緣何塑料袋依舊我行我「塑」

塑料購物袋對群眾日常生活的便利性不言而喻,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會選擇花幾毛錢買個塑料袋。為遏制塑料白色污染,「限塑令」早在2007年就已出台。如今,曾被寄予厚望的「限塑令」已實行近十年,但似乎並未取得預想中的效果。緣何「限塑令」難行?如何破解困局值得各方思考。

十年「限塑令」| 緣何塑料袋依舊我行我「塑」

十年前,「白色污染」遍布全國,曾引起強烈關注。在各方推動下,國家出台「限塑令」,使出「標準生產」和「有償使用」兩個大招;十年後,部分超市、市場仍免費提供塑料袋,收效甚微。此外,近些年,塑料製品的需求呈現出抬頭趨勢,「限塑令」再度面臨尷尬。

塑料製品依舊我行我「塑」

2007年12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印發,並於2008年6月1日正式執行,明確規定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在超市、商場等地實行有償使用制度。

然而,從實際效果來看,曾被寄予厚望的「限塑令」似乎並未取得預想中的效果。隨著時間推移,免費的塑料購物袋悄然回歸,而原本停產的企業有80%都恢復了生產,行走在大小超市、市場,各種尺寸、五顏六色的塑料袋依然大行其道。

據調查顯示,塑料製品的使用量不降反增,甚至在一些農貿市場,所有攤位都會免費向顧客提供塑料袋。值得注意的是,超市和農貿市場已成為塑料製品的「重災區」。

而根據《中國塑料製品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1-5月份,我國塑料製品累計產量3047萬噸,累計增長3.8%。

「限塑令」難行的主要因素

「限塑令」不僅在超市和市場幾近形同虛設,隨著外賣及快遞業迅猛發展,承擔大部分包裝功能的「塑料」迅速成為「香餑餑」,成了擺在「限塑令」面前的新難題。那麼,「限塑令」的名存實亡,究竟有哪些原因呢?

事實上,我們可以輕易地找到N個理由來解釋這一切。有人說,塑料購物袋方便、實用、廉價。有人說,塑料袋的售價通常只有幾毛錢,對其消費零碎分散於一次次的購物行為之中,並沒有產生足夠的「花錢痛感」。也有人說,由於環保意識的缺乏,絕大部分都尚未培養起自帶購物袋的習慣。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表示,「限塑令」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點是替代品環保購物袋價格太高,消費者難以承受,並沒有實質性的競爭優勢。

除此之外,環保理念宣傳不到位,監管部門監管不到位、主體責任不清,缺乏相關制度法律保障等均是「限塑令」推廣難的重要原因。

疏堵結合破解「令難行」尷尬

如何減少「白色污染」,讓「限塑令」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任重而道遠。針對目前的現狀,對塑料製品最好的處理方式,一是加強回收,二是推廣可降解材料或塑料袋替代品。

其次,培養環保意識,改變消費習慣。從超市、農貿市場抓起,倡導責任意識,用減量化落實「限塑令」;建立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堅持長抓不懈,讓「限塑令」走進家庭,化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當然,「限塑」應該從源頭抓起,不僅要限用,也要限售、限產。避免塑料袋源源不斷地流入市場,更要嚴厲打擊違規生產超薄塑料袋的黑作坊,嚴控批發、零售、消費等環節,完善塑料袋銷售使用和回收的全鏈條制度設計,將「限塑令」貫穿全過程。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環創空間微信公眾號GEC-SPACE


推薦閱讀:

MFC行業觀察(下)環保-3C-一帶一路等
華納國際點擊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水域,你聽到地球哭泣了嗎?
技術 |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工藝選擇
權威的節能閉式冷卻塔

TAG:環保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