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會議廈門開幕,五國導演合拍電影《時間去哪兒了》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9月4日上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廈門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晤。大範圍會議重點討論深化金磚合作、開展人文交流、推進機制建設等問題。與此同時,由五個金磚國家知名導演共同合作執導的集錦長片《時間去哪兒了》,正式定檔10月19日在全國上映。
中國是今年的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此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主題為「深化金磚夥伴關係,開闢更加光明未來」。
昨日(9月3日),作為開幕電影的《時間去哪兒了》片方曝光「五彩繽紛」版定檔海報。海報主體背景以故事中的標誌性地點為主,每一個國家擁有不同的背景顏色,展現各國不同風貌。
《時間去哪兒了》:「五國影片,五光十色,一片丹心。」
《時間去哪兒了》的定檔不僅僅是為金磚會議開幕,更重要的是第一部由五個金磚國家導演共同合作執導的電影。無論從藝術層面還是政治層面,都具有深刻意義。
該片是由《顫抖的大地》(巴西)、《呼吸》(俄羅斯)、《孟買迷霧》(印度)、《逢春》(中國)、《重生》(南非)五個短片集合而成,中國部分由導演賈樟柯監製並執導。
其餘四國導演分別是巴西導演沃爾特·塞勒斯、俄羅斯導演阿歷斯基·費朵奇科、印度導演馬德哈爾·班達卡以及南非導演賈梅爾·奎比卡。五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導演均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本片也被監製賈樟柯戲稱為「一片頂過去五片」。
但《時間去哪兒了》並不是首次和大家見面。
早在今年六月, 2017第二屆金磚國家電影節在成都開幕,《時間去哪兒了》作為此次電影節的開幕影片首度亮相。
據介紹,此次金磚五國的合作基於一個很重要的背景:目前這五個國家都處在快速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五國人民的生活狀態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淵源仍然會造就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觀念。《時間去哪兒了》用了一個每個人都感同身受的話題「時間」,展現在相近的時代背景下各國藝術家怎麼去看待人民的生活、怎麼去看待自己所處的社會?
作為該片監製及中方導演,賈樟柯曾表示:為了這部電影,各國也派出了極具創造力的導演和演員,無論是在製作上還是從內容上,《時間去哪兒了》都可以稱為一部里程碑式的電影。
而就中國部分,賈樟柯選取了家鄉山西平遙古城作為拍攝地。《逢春》講述了一對夫妻想生二胎的故事,另一方面也是一個怎樣重新燃燒起激情跟愛情的故事,總體上它是一個愛情電影。
而對於「時間」這個概念,我們都感同身受,在無力於他的流逝之時,我們也受惠於他的恩賜。放大到國家的層面,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五個世界最重要的發展中國家都在奮力前行。
金磚五國的影視行業潛力不容小覷
誠然,《時間去哪兒了》的政治意義要大於藝術意義。無論是作為國家交流的重要媒介,還是現階段社會生活的展現,都是記錄歷史重要的一筆。
從選材來看,各國導演都在力求展現最「全民熱議」的話題。巴西編劇加布里·埃爾·阿爾梅達介紹:「我們最開始考慮這個主題的時候,便跟導演在想要用什麼方式呈現巴西,怎樣才能夠把我們的情況體現出來。恰巧當時在巴西一個鐵礦場遭受了非常大的災難,這次災難當中有很多人喪生,也有很多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同時它給自然也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我便是針對這次事件進行了影片創作。」
俄羅斯導演阿歷斯基·費朵奇科則是展現了在面對尖銳的家庭矛盾,愛情將會做有怎樣的抉擇。它反映了俄羅斯在現階段面臨人口銳減問題時,家庭矛盾成了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隱患。
印度導演馬德哈爾·班達卡則是聚焦於空巢老人,呼籲年輕人能抽空多陪家人。與俄羅斯相反的是,印度人口處於爆炸期,年輕人面臨的生存壓力越大,能回家的時間就相對縮減。
南非導演賈梅爾·奎比卡的故事是設置在1萬年之後的未來,通過一個非常科幻的方式,來讓大家明白到人到底是什麼、將向何處去?
一直關注中國社會變革與演進的賈樟柯導演自不必說,他選擇了影響一代人的「二胎」政策及話題。
從此次會議看,除了政治經濟以外的合作,電影以外的文化產業也成了如今國家之間重要的合作領域。一方面,文化軟實力是國家政治經濟的反饋,另一面,電影藝術這樣普適性的作品成為互相交流的重要渠道。
回看今年五月,在全球口碑爆棚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國定檔上映,成為票房黑馬狂斬數十億,不僅為華誼兄弟帶來巨額的進賬,更是把低迷的五月票房拉進新拐點。
廣義上來說,中國電影產業無論從規模還是工業化進程都要強於印度,但如此重磅的電影和題材嘗試,中國相較來說是匱乏的。一經引進,便是一發不可收拾的碾壓式票房收割。同樣,其富含的社會意義和對印度社會現狀的反映思考也是國產電影值得學習和借鑒的。
如果說這是一種文化上的「引進來」,那去年,眾多國產電影在俄羅斯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也是一種值得祝賀的「走出去」。
電影輸出輸入,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文化和價值觀在全球的傳播,從好萊塢開始,到各大電影節功不可沒。不僅法國等歐洲國家的電影有著廣泛影響力,一些亞非國家也在近幾年通過電影向世界展示了本國的文化成果。
從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440億元,曾對國人來說遙不可及的「一天一億」票房夢想,終於成為現實,並且還有「盈餘」。2016年伊始,首月即突破40億元迎來史上最高的開門紅,2月票房近69億元,刷新月度票房紀錄,並首次超越北美市場成為全球第一。好萊塢的目光也因此聚焦中國,視為全球發行的重要一站。這種文化「軟實力」的體現,已經成為外交的新窗口。
從數據上來說,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和第三大電影生產國,但中國電影在藝術層面上仍與世界水平有很大差距,我們必須正視這一點。
商業上的成果不能取代藝術上的勝利,一個國家的電影如果只是聚焦於本國票房,那麼即便有再亮眼的成績也只是一時熱度。時過境遷,片名都未必讓人想起。
如今殺入全球100強的《戰狼2》,票房成績已經令人驚愕了。但似乎仍舊沒能成為一部偉大的作品,普世價值甚低。文化差異是中國電影尚未完全「打動」外國觀眾的因素之一,我們的立足點仍舊有點「小家子氣」。
而就此次金磚五國來看,俄羅斯是放映中國電影比較多的國家。據統計,過去15年,有近百部中國電影在俄羅斯上映,但其中通過商業渠道發行並在正規院線放映的很少,主要還是在一些影展或電影節上放映。
很多人說好萊塢的英雄大片不也是個人英雄主義嗎?動不動拯救地球嗎,沒了他就沒有人類。但這類故事的確能引發國際共鳴,基於普世價值的科幻現實主義總能獲得更多的接受寬容;而放在本國,人肉對抗坦克就有點讓人覺得不適。
如今世界電影話語權掌握在好萊塢的手裡,工業化程度讓其他國家無法企及。但除此以外的亞非市場,也正在一步步鞏固自己的位置。
此次合拍《時間去哪兒了》,更多的意義還是政治合作。未來五國能否在電影商業上真正展開交流、互通有無還未可知。
印度作為全球電影產量第一大國,如果能聯手中國這樣的世界上第二大電影消費市場,真的致力於挖掘新題材,把電影商業藝術落到實處,才是此次合作拍片的最大效應。
關注影視圈雜誌的知乎專欄:影圈視界
——————————————
影視圈微信ID:circlemag
公眾號搜索關註:影視圈Magazine
創刊於1994年——《影視圈》,專業做媒體,認真做娛樂
推薦閱讀:
※舒淇演過什麼比較有名的電影?
※《西遊伏妖篇》中白骨精是誰演的?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多角度解讀
※《澳門風雲3》都有哪些明星參演?
※「主旋律」電影未來的吸金能力如何?專家:未來投資這類作品會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