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這斑駁如初的浪漫
《非遺筆記》
關於斑銅的來歷,在會澤流傳著這麼一個傳說。
明宣德年間,一場大火突襲紫禁城,眾多金、銀、銅器皿在大火中融化成一坨坨金屬塊。
事後,皇帝巡查庫房,看到滿地的金屬塊,傳來工匠就著這些材料鑄造香爐。
沒有想到,鑄造出來的香爐色彩斑斕,流光溢彩,遠遠超過原來的精美程度,此後,銅匠常常故意將金、銀、銅融化在一起,鑄造宮廷器皿,便是聲名顯赫的大明宣德爐。
後來,一個姓張的銅匠偶然得到一塊天然銅,他用祖傳手藝做了個香爐,沒想到,香爐竟比大明宣德爐還要光澤、剔透,斑點更為天然。
隨之,銅匠紛紛效仿,這門手藝後來被形象地稱為「斑銅」。
(張氏斑銅第十三代傳承人 張偉)
<01>
張氏斑銅,流光溢彩
前幾日我去北京出差,翻閱飛機上的雜誌,無意間發現了一篇關於張氏斑銅第十三代傳承人張偉的採訪,頓時來了興緻。
落地後,我立馬聯繫到了張偉,希望對他進行一次專訪,他欣然接受。
1988年,張偉出生於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
他的父親張克康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會澤斑銅的傳承人,也是張氏斑銅第十二代傳人。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會澤斑銅的傳承人 張克康)
父親的斑銅手藝在當地非常出名,張偉從小就喜歡圍著父親轉,尤其喜歡看他打銅。
外人都說他們家有一種神秘的植物藥水,煅燒好的銅器只有經過特定的藥水浸泡後才會「顯斑」,顯斑後的銅器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散發出寶石般的光芒。
我問他:「你父親有把製作這種神奇藥水的配方交給你嗎?」
他說:「當然,我已經全部掌握了,而且我大學學的化學專業,這幾年我也嘗試著用專業的知識對這種植物藥水進行改良。」
斑銅的珍貴不僅僅是因為它表面會出現神秘的斑紋,無論是原料,還是工藝,都極為講究。
它採用會澤特有的天然銅,經燒斑、錘打等數十道工序,燒數十次,打數萬錘方能成型,如人物、動物、花卉、瓶罐、爐尊、壁飾、器皿等。
後要用秘制工藝渥堆燒斑數夜、
用秘制草藥汁水一次次浸泡,
最後拋光。
用這種方法做出的香爐、花瓶、筆筒等工藝品,
在桔紅色的基面上,
均勻地布滿了黃白交燦的晶斑,
宛若在銅體內均勻地鑲進了若干細小的水晶石,
看似凹凸不平實則光滑如鏡。
一件好的斑銅作品往往要花兩三個月的時間,
在斑銅鍛打的整個過程中,
銅匠師傅不僅要掌握極為精湛的美工造型技術,
而且要掌握好火候,稍不注意,
花費了銅匠師傅大量心血的作品就會功虧一簣。
銅器最容易生鏽,
但張氏銅品幾十年過後依然
鋥亮如新,熠熠生輝。
採訪中,
張偉還給我介紹了斑銅宣德爐的漂爐絕技,
將製成的香爐置於水中,
香爐會漂浮在水面上,
而水剛好達到爐體的「腰線」。
<02>
你僅僅只看見了斑駁,他卻看到了永恆
選擇人生,就是選擇工作、選擇朋友、選擇一副碗筷、選擇一種生活方式……
5年前,父親突然離世,悲傷之餘,張偉選擇從國企回到老家,全面接手父親的銅器生意,成為一名銅匠傳承人。
他申請了大學生創業貸款5萬元、商業貸款30萬元,在老宅創辦了「斑銅製作技藝陳列室」,希望幫父親實現未了的心愿。
這一選擇在當時看來多多少少有些倉促,但如今,他卻視為自己最正確的選擇。
起初,很多人不理解他,包括身邊的親戚朋友也時常勸阻他:
「你一個大學生,跑回來干打銅的活,簡直是大材小用。」
「你這是在浪費時間,那麼多年的書白讀了……」
「有那麼多選擇,你為何偏偏回來干這個?」
說這些話的人不明白,
一個人知道了自己真實處境和喜好的人,
並不會在意自己坐在多大的地盤裡,
坐一個矮板凳並不會自由更少,
坐一張皮沙發也不會自由更多。
他的內心是充實和豐滿的,傳承著祖祖輩輩留下來的手藝,能按照自己心裡的樣子去做東西,還能過著與眾人一般的生活,何其快樂。
(製作工具)
他從來就沒有旁人那些「你本不該如此」的心態,反而做銅的時間久了,他慢慢開始理解了父親的堅持。
其中的樂趣,不足為外人道也。旁人的閑言碎語,他也聽聽罷了,不會往心裡去。
<03>
千錘百鍊,方可瞥見一方璀璨
「生銅煅打、一次成型、草汁顯斑、永不生鏽」,這是張氏斑銅的奇妙之處。
張偉陳列室內的每一件作品都「晶斑萬彩」,令人流連忘返。
銅器成品均勻地布滿了黃白交燦的晶斑,
從裡到外透射著閃閃爍爍的晶光,
宛若在銅體內鑲進了若干細小的水晶石。
遠看凹凸不平實則光滑如鏡,這比人工摻加金銀後在宣德爐表面形成的晶斑更漂亮、更深沉,其精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藝、優美的神韻使人傾倒。
「妙在有斑,貴在渾厚」,這使得張氏斑銅在一眾銅器中脫穎而出,驚艷四方。
張偉的微信頭像用的是一個「雙龍抱耳瓶」的圖片,是他爺爺和父親一起合作的一個斑銅作品,他非常珍惜。
採訪中,他告訴我:「為了讓斑銅能夠走入市場,我嘗試製作了斑銅鋼筆、斑銅打火機等日常用品,效果還不錯。」
父親離世後,他一直在單打獨鬥,常常遺憾小時候沒有好好地多跟父親學學手藝,現如今遇到困難了也只能自己摸索。
還好,老一輩留下來的精髓始終還在,他需要的無非是年復一年的積累和沉澱。
晚飯過後,他又坐在那兒,一錘又一錘,傳承著祖先留下來的瑰寶,也鍛造著自己的人生。
文字為文木原創,圖片由張偉授權提供,請勿侵權。
更多精彩非遺人物原創採訪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文木家】
文木陪你,守候一份小確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