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90%的早期直腸癌被誤診為痔瘡 痔瘡和直腸癌怎麼區分?

據了解,90%以上病例在初期被誤診為痔瘡,70%的病人在確診為直腸癌以前,曾接腸炎、痔核治療,另有數據顯示直腸癌的誤診率為60%-90%,這足以說明直腸癌相對於其他癌症來說,誤診率非常高,其中最容易被誤診為內痔出血、息肉出血、痢疾、直腸炎等。

為什麼直腸癌容易被誤診?

1、對早期癥狀不了解,警惕性不高:早期直腸癌的隱蔽性很強、癥狀也較輕,比如人們對普通的排便習慣改變、大便潛血等癥狀以為是內痔出血導致,就容易漏診;此外,許多人檢查到「痔」就不再作進一步檢查,對直腸內發生的癌前病變,如息肉、潰瘍等未能及時治療,而發展成癌症。

2、羞於檢查或怕痛而拒絕肛檢:80%以上的直腸癌均可以在直腸指診時觸及,直腸指檢就是醫生用一個手指頭伸進患者的肛門的重要臨床檢查方法,但許多外科醫生表示,臨床的普通體檢中就有不少小姑娘出於怕痛或害羞等原因,拒絕肛門指診或肛門檢查,從而失去了早期診斷的機會。

痔瘡與直腸癌

痔瘡的臨床表現是,內痔便後出鮮血及痔塊的脫出,偶爾會瘙癢,外痔則易潮濕不潔、肛門不適、劇痛等,若癥狀內外兼有則是混合痔。痔瘡一般不會轉化為直腸癌痔瘡,簡單理解就是肛緣皮下的血管及周圍組織擴張、增生,而腫瘤,是結直腸黏膜的異常增生改變。

而且,痔瘡一般也不會像直腸癌一樣對機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例如結腸梗阻、腸穿孔等併發症,常有腫瘤處發生急性炎症、充血、水腫、出血、漫性腹膜炎、局限性腹膜炎或局部膿腫、休克等表現。

直腸癌最常見的首發癥狀是排便時出血,所以直腸癌容易被患者認為是痔瘡,很多患者又並不把痔瘡當病看,直腸腫瘤便因此打著「痔瘡」的「旗號」不斷「生長壯大」、直至發生明顯的梗阻癥狀或身體極度不適、「痔瘡」癥狀加重才就醫,但往往這種病例很多到醫院一做直腸指檢,已是直腸癌晚期。

早期直腸癌具體有哪些癥狀?

直腸癌整體的治癒率在75%左右,一般分為早、中、晚三期來制定方案進行治療,早期治療最快捷,也最有效,早期5年平均生存率(臨床治癒率)為92%;中期5年平均生存率為56%-73%;晚期5年平均生存率為8%。

(PS:5年生存率,是指經過治療後五年內,如果沒有再發現可見的轉移灶、複發灶,就視為臨床治癒。)

1、便血 是所有大腸癌的早期癥狀之一,因此不管任何時候的直腸出血,即使知道患有痔瘡或憩室,都要警惕癌腫的可能。由於癌腫所在部位的不同,出血量和性狀各不相同,早期多在大便的一側附有少量新鮮血痕。

2、黑便 由於各段腫瘤的出血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較長,便血的顏色會變暗,以至排出絳紫色或黑紫色的大便。

3、排便不暢 但不是單純的便秘,而是便秘與腹瀉交替,常有排不盡的感覺,到腫瘤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例如時間長、次數多、里急後重等。

4、「蚯蚓便」及排便疼痛 大便逐漸變細,甚至有時只是排出一些粘液血便,此外,約有50%的直腸癌患者排便時有疼痛感,程度有輕有重。

5、晚期則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惡病質 例如出現消瘦乏力、腹部不規則包塊突出、腹痛、腹脹、嘔吐和排氣受阻等癥狀。當腫瘤侵犯膀胱、尿道、陰道等周圍臟器時會出現尿路刺激癥狀、陰道流出糞液、骶部及會陰部疼痛、下肢水腫等。

如何預防直腸癌?

結直腸癌的高發年齡為45歲左右,但如今臨床上30歲左右的年輕結直腸癌患者也是頻頻出現,這很可能跟年輕人喜歡熬夜、吃夜宵、吸煙、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因此,預防結腸癌要做到「合理膳食、作息正常、適當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定期體檢」。

平時也可以多吃膳食纖維的食物,例如天然的蔬菜、水果、穀類及豆類。蔬菜中的十字花科蔬菜含豐富抗氧化維生素C及胡蘿蔔素,可抑制致癌物質亞硝胺的合成,此類蔬菜包括花椰菜、西蘭花、芥菜、白菜等。而黃色和綠色蔬果中,大都含有豐富類黃酮素,其他如洋蔥、蘋果皮等食物也都含有類黃酮素,多吃也有助於預防癌症。

最後,小圈再說一個有趣的研究:近期,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最新研究發現,花香的氣味分子可以抑制結直腸癌細胞生長和轉移,甚至能造成癌細胞死亡。因此,研究人員建議人們平時可以多聞聞令人舒適的花香,不僅身心愉悅,還能對抗疾病~

關注微信公眾號【大健康生活圈】了解更多有趣的健康養生、生活百科、病症百科知識!全國最具品牌價值健康新媒體——家庭醫生在線出品。

推薦閱讀:

「痔友注意」痔瘡出血的原因和緊急處置方法!有效!收藏!轉發!
痔瘡的最佳治療方法是什麼呢?
實現諾言:闡述自己痔瘡的治療經過
出現以下四種情況,要高度警惕痔瘡來襲
痔瘡有什麼注意事項?

TAG:痔瘡 | 直腸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