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分享:新媒體寫作常見的15個問題

從接觸新媒體到現在,我遇見超過1000位新媒體作者,他們中有的人已經持續寫作超過1000天、有的藉助新媒體賣出了產品,也有的利用新媒體打造出個人品牌。

和大家溝通之後,我發現:並非大咖沒有迷茫過;相反,不少新媒體寫作高手都會不斷遇到新的瓶頸

2017年3月8日晚,我整理了15個常見的新媒體寫作問題,做了統一的微課答疑回復,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以下是微課文字記錄:

上圖是新媒體寫作人普遍會經歷的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準備期:你還沒開始寫,糾結於「要不要寫」「在哪裡寫」「起什麼樣的公眾號名稱」之類的問題;

第二個階段是成長期:你主要關注「每天發什麼」「被抄了怎麼辦」「要不要蹭熱點」等實際的問題;

第三個階段是瓶頸期:通過第二個階段的努力及時間積累,你會追求更多的質變、想達到「賣貨」「打品牌」等目的;

同時,瓶頸期有階段性,每個階段有不同的瓶頸。所謂成長,也是在不斷突破一個又一個的瓶頸

我們這次分享的15個常見問題,就圍繞這三個階段去展開。

一、準備期問題

1、現在公共號泛濫,不少人不會像以前那麼熱衷於關注公共號了,寫什麼比較好?

其實公眾號從2014年就有人開始唱衰,認為進入了紅利期。但是我們發現,2016年,「剽悍一隻貓」「一個人聽」等還是可以崛起的。所以大家沒必要糾結在公眾號是否泛濫的問題上,而是要把精力放在你的內容上——你的內容有質量,粉絲會跟著你的

相反,不少人在2013年註冊了公眾號,理應成為大號,但是很遺憾,成功者寥寥無幾。不論是博客時期、人人網時期、微博時期還是公眾號時期,大家持續關注的,是那些有趣的、有料的公眾號

2、在沒有什麼名氣的時候,怎樣的自我介紹更有利於宣傳自己?

在沒有什麼名氣的時候,不建議你把太多精力放在宣傳自己上——先保證你的內容穩定地規律輸出。

當然,假如你很想讓自己的簡書主頁、微博描述增色一些,但是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資歷的話,可以參考以下4種方法:

第一,你的學歷或證書;

第二,你的籍貫(沒錯,我真見過有的人個人介紹是『來自毛主席的老家』);

第三,實踐者或踐行者(如『自品牌理念實踐者』,言外之意不是你提出的,你是在學習與實踐);

第四,獨特的標籤(如職場辣媽、斜杠青年、英語達人、跑步狂人等)。

3、剛註冊公眾號,幾天發一篇文章比較好呢?

文章數量沒有必要糾結,按照自己的精力來定。

不過如果你還沒有拿到公眾號原創標籤或沒有渡過今日頭條新手期,前期盡量日更;拿到原創標籤後,如果是精力不夠可以嘗試每周發1~3篇,低於這個頻率別人就基本不容易記住你這個品牌了。

4、老闆公眾號與公司公眾號如何定位及互補?

公司的公眾號與個人的公眾號(尤其是老闆公眾號)互補去做營銷,是一種很好的新媒體營銷方式。

其中,公司公眾號可以重點突出企業的營銷內容,包括新品介紹、促銷信息、線下活動等;沒必要打出太多的情懷牌,別人明知道你是一個企業號還來關注你,一定是希望得到相關服務的;

而老闆的公眾號,可以增加一些溫度感,可以發的內容包括:創業感悟、用人心得、對行業的看法、公司新鮮事等;

簡單地說,就是用公司公眾號發廣告、老闆公眾號拉攏人心

5、公眾號一定要發文章嗎?我看有的公眾號會推送圖片之類的?

在互聯網打造自己的品牌,一定是需要發內容的。但是內容不止是文章,還包括圖片、視頻等。

由於圖片和視頻對於初學者而言難度較大,所以建議大家先從文字做起,以後再逐漸增加圖片和視頻。

當然,假如你是一個設計師或者視頻達人,那你當然可以直接推送圖片或視頻了!

二、成長期問題

1、公眾號官方到底是否打擊互推?能否在文章內與其他人相互推薦公眾號?

在2016年公眾平台確實打擊過一批相互關聯的公眾號,這些公眾號的共同特點是違規,涉及到傳銷、賭博等。

但是需要注意,公眾號不是用機器判定你是否進行相關違規的,而是人工順藤摸瓜去清理的。

因此,如果你與一些熟悉可靠的、幾乎不可能去做違法事情的公眾號相互推廣,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2、在新媒體原創路上,怎麼防止別人模仿抄襲呢?

第一,早日拿到原創標籤;

第二,可以和維權騎士等版權保護平台簽約,委託他們幫你去做版權保護;

第三,洗稿(偽原創)是無法根本上防止的,目前能做的只能是做好前兩點。

3、寫一些與熱點相關的文章,數據上會很好看;但如果拿捏不好,反而對自己的品牌有傷害,請問怎麼把握這個尺度呢?

從我自己以及我的學員文章數據上來看,寫熱點文章在閱讀、轉發、評論等數據都會優於普通文章。把握尺度的方法有二:

第一,如果你就熱點問題本身來寫,你需要注意你的三觀,可以另類但不能太奇葩;

第二,你也可以不去寫事件的本身,而是基於你的定位與思考。舉例來說,上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結局,我在自品牌成長聯盟讓大家開開腦洞去寫,大家有的分析電視劇里的瑜伽動作、有的分析拍攝桃花的技巧、有的甚至與養身健康相結合,這些都是可以的。

4、覺得自己寫的不夠乾貨,有什麼好方法?

第一,在網上寫文章沒必要總是寫乾貨,每天發乾貨文章反而會讓人審美疲勞,懶的打開。所以,寫得不夠乾貨,你可以順手增加一些故事、圖片、案例等,增加可讀性;

第二,如果是由於經驗問題而寫不出乾貨,那沒有捷徑,你必須要像整理電腦文件夾一樣整理自己的素材庫,讓自己在寫作的時候可以自由調用文件

比如,下圖是我之前學習網路營銷時,集中學習與刻意練習的文件夾。之後寫的不少文章都來源於這些文件夾中的素材。

我老婆做瑜伽教練,過年期間我和她一起梳理了知識庫並固化在有道雲筆記,之後她學習與分享瑜伽知識的時候,也方便多了:

三、瓶頸期問題

1、寫了半年沒拿到原創,怎麼辦?

公眾號的原創標籤規則,沒有官方標準,所有人都是在猜測。我們去分析很快拿到原創標籤的人,發現有以下幾個特點,你可以對照一下自己哪裡出了問題:

第一,規律更新,每周2-3篇以上原創文章;

第二,互動友好,包括文章下方的點贊及後台日常回復;

第三,形式多樣,文章除了基礎的文字外,偶爾會加入視頻、圖片、音頻等;

第四,稍加推廣,每隔一段時間有粉絲增加;

第五,著陸規劃,即網友關注你的第一印象(頭像、歡迎詞、按鈕等)你都做了設置;

保證這些,基本上一個月左右會拿到原創標籤的。

2、寫完的文章自己特別失望,都不忍心看下去...有什麼好方法嗎?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角度去分析:

第一,自己失望的不一定是不好的。比如說,我在上個月發過一篇文章《拆解番外篇:如何睡得更少,精神更好?(含下載方式)》(點擊即可進入),用了十多分鐘寫完了,自己感覺不是很好、不是特別乾貨;但是反響卻不錯,很多人在後台留言,想獲得那本電子書。所以,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猜測別人;

第二,確實寫的不好,那沒有捷徑,你必須去研究,看看簡書、看看今日頭條;看看與你定位相同的人,他們是怎麼寫的?

很多人看我寫過的拆解文章,拆解不僅是可以用於了解大咖,而且可以用來總結大家的套路。你看一兩篇文章沒有用,必須用量變推動質變

比如明天下午,你專門拿出兩個小時時間,集中的研究同行公眾號的100個標題,找規律、找套路,這樣才會真正有作用。

3、每次都感覺起筆頭一句話特別難寫,怎麼解?

其實這個問題和上一個問題有些類似,文章開頭的寫法依然基於你的調研與拆解,你需要集中一段時間去研究。

比如,比如我去研究網路營銷行業的公眾號,研究之後發現我的這個行業,文章開頭無非5種套路(可能不適合你的行業,但是可以參考):

第一類,直接拋出數據;

第二類,引入近期新聞;

第三類,通過故事開頭;

第四類:開頭連續發問;

第五類:插入圖片視頻;

基本這五類循環使用,文章開頭不會太枯燥。

4、每次文章寫完,排版感覺很麻煩,花費很多時間,還要找圖片,有沒有什麼簡單辦法?

我不建議你每次都換一個排版,一方面,時間有限;另一方面,不固定的排版會讀者無法記住你的品牌元素。

好的公眾號,你在朋友圈一看到標題或配圖就能想到它。

具體涉及到排版及配圖,建議你百度「i排版」「創客貼」,可以省去不少自己設計的時間。

5、怎樣寫軟文不被人討厭?

首先,新媒體新手不建議每一篇文章都是軟文或者硬廣,建議你的廣告頻率不要高於1/5(每隔5篇文章寫一篇廣告文章,這已經是極限了,超過的話會掉粉很快);

其次,你的軟文需要有好玩的故事或乾貨的內容作為支撐,純廣告會被人一眼看出來,直接關掉頁面;

再次,你所推薦的產品,必須是你自己認可的,否則就算你假裝認可,字裡行間也會透漏出不信任感,讀者能夠感受到;

最後,不熟練的時候發軟文被罵,正常的,不必鬱悶,逐漸優化就好。

6、如何多平檯布局?有沒有必要多平檯布局?

首先,很有必要多平檯布局——在不同的平台展示你的個人品牌,讓更多的人了解你、會觸達各平台的潛在粉絲。

其次,具體到多平檯布局,玩法至少有三種:

第一種,全平台展示型:把你的一篇文章複製粘貼到不同的平台,除了公眾號外,還有簡書、今日頭條、微博頭條等;

第二種,依平台屬性型:比如在豆瓣,你就寫影評和書評相關的文章;在今日頭條,你可以寫略帶標題黨的、爭議性的時事文章;不過這種玩法適合產出量高的人;

第三種,指向單平台型:如你主推公眾號,那你可以在知乎寫文章並用二維碼指向你的公眾號、在今日頭條放入公眾號截圖,等等。

結語

目前的互聯網文章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自high型,或者叫QQ空間型——寫給自己看的,類似於一個紙質的日記本,這類文章沒必要講什麼套路;這樣的文章,我沒什麼建議,你開心就好~

另一類是營銷型,通常期望利用新媒體文章來打造自品牌或產生銷售。如果你撰寫的是這類文章,那麼你可以按照我們本次講到的15個問題去對比、去優化。

希望能夠幫到你,謝謝!

對了,本次微課後,小夥伴「暴驕姚小猴」整理出了課程筆記,分享給大家。也非常感謝你!

文章由勾俊偉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人類簡史(上)書摘
全網多領域機器翻譯首上線——新譯智能翻譯更新上線
短視頻遇上中國年,紅包大戰再升級
如何看待papi醬獲1200萬元投資?
如何看待火山小視頻和快手的競爭?

TAG:互聯網 | 新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