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衚衕看遍老北京的門第之分

經不住無數次的冷嘲熱諷,蔡子游先生終於在北京難得的一個晴天里,帶我到了第二站——總布衚衕。

在建國門靠北,四通八達。

名字叫「總布」,其實也是字音,此前都叫「總鋪衚衕」。明朝起,城市規劃就劃分了市和坊,分工明確且鐵律森嚴,這條街,就是當時掌管大大小小鋪位的衙門所在。

作為一個半調子文化愛好者,我以為這條街之前都是賣布的呢。略尷尬。

下地鐵往衚衕走的時候經過了一家社科書店。

風格簡單。在靠街的窗戶邊碼了一溜書桌,檯燈用的還是老式的那種,有種民國感覺。地下有一定的空間,看得出來經常組織一些書友活動。

現在北京開始倡導社區文化建設,所以一路上還見到了一些社區圖書館,規模都比較小,作為遊覽來說沒啥進去的必要性。

進了衚衕,兩邊的建築有些是西式洋樓,現在估計是很多人家一起住的。

最令人意外的是有一些修繕的很完整、精美的四合院朱門。於是「看門道」就成了本次衚衕游的主題。

一戶人家的門可以透露很多信息。

1、金柱門——官or商

金柱大門和廣亮門經常會搞混。差別可能就在於門的位置,金柱門的門開在主梁前1/3的位置,那塊也叫做金檐;而廣亮門的門開在正中間。

從門的華麗程度、門的高度來看,是一個大戶人家。

柱子上會畫一些蘭草、花卉,寓意美好。蘭草是「德澤長留,經久不衰」的意思,也就是希望家裡人丁興旺。一般來說,院落里也會進行種植,本身植物生長的旺盛也說明這個家族的生命力旺。

下面藍色的門楣,一般會寫些平安之類的吉祥話。

這邊的門和畫都是修復的,顏色鮮艷,看上去也沒什麼老氣。但是有心做這種復原,也是極好的了。

蔡老師心滿意足的從門前下來了。

值得一說的是門前的抱鼓石。這說明可惜上面的浮雕和石獸都已被刀削斧鑿了。遠遠望去,還是很提氣的。

抱鼓石形似戰鼓,一般是武將家門前的標配。文官門前一般會箱體墩。

門上銜環的是狻猊。龍的兒子。蔡老師說它愛守門……這我也是醉了。龍的兒子要麼愛吃要麼愛守門,都是實用技啊?!

回來特意baidu了下,龍的九子是介個樣子的,在建築上都比較常見:

老大囚牛,喜音樂,蹲立於琴頭;

老二睚眥(yá zì),嗜殺喜斗,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

老三嘲風,形似獸,是老三,平生好險又好望,宮殿琉璃瓦上的一排小動物里就有他;

四子蒲牢,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可以去鼓樓找找他;

五子狻猊(suān ní),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同時,明清後也出現在了大門上;

六子霸下,又名贔屓(bì xì),似龜有齒,喜歡負重,是碑下龜;

七子狴犴(bì àn),形似虎好訟,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有其像;

八子負屓(fù xì),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

老九螭吻(chī wěn),又名鴟尾或鴟(chī)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謝謝兄弟們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平安!

垂花門——大戶人家

這個垂花門呢,比較奇怪。

一般垂花門是作為二(2+)進位四合院的二門,進入垂花門就到了主人的內宅。傳說中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里,二門指的就是這樣的門。古時候的大閨女,就被限制在了這樣的門裡面。垂花門在視覺上看起來更加美觀。

和它比起來,上面的金柱大門縱深是不是很南方?

蠻子門——普通人家

這種是蠻子門裡比較落魄的一種了,規制較低。蠻子門一般是四根門簪,圖上的只有兩根,而且沒有一塊花磚。不過屋檐下一排「正」字紋辟邪祈求平安。沒有門檻,院子的地勢也不高,一兩級台階。

所謂門檻,在北方是防水和防鼠的,家裡糧食多,把門檻修的高一些,防止大雨把糧食泡了、老鼠把糧食搬走了。所以一個大門的門檻修得越高,說明這家人越有錢。

鷹不落(小門樓)——社會底層

這種是老北京比較常見的門戶,住著經濟水平一般的家庭,也就是勞苦的大多數。樣子就是一面磚牆上開一個小門,而非上面幾種,會在木質大門結構上開門。圖中的小門樓也是最慘的一種,大門就是磚牆中間加一塊門板,連屋檐都沒有,可見家境窘迫到什麼程度。

鷹不落(lao)是小門樓的別稱,意思是這家的門寒酸到天上飛的鷹都不願意停下來落腳。聽上去十分凄苦。而這座門,則是最佳注釋了。

這是一個中西結合的街門,裡面是一座小洋樓,基本上算是一個院子,住著很多戶人家。

看蔡老師趴上去偷看的身影多麼銷魂~

蔡老師一見這個就特別激動。說這種樓現在已經不多了。

一推門,就是這種陰暗潮濕的樣子。一排電錶,說明這裡住了二三十戶人家。

牆皮都脫落的差不多了,每個屋子的門也有的一看就是荒廢很久了。這種居住環境,當真是不太好。

沿著走廊能通到後院。院子里擺了那種街邊的汽水機。我原來一直好奇,街邊賣汽水的、賣爆米花的、各種烤串煎餅,到了夜晚,都去了哪裡呢?

原來都藏匿於各種院子里。

往上看,二樓的陽台也是西式的呢。

外面看還是不錯的,不過從樓道裡面往上走,就很雜亂破敗了。

(非得讓我拍下樓道,沒有美感,只能算是時代的紀念)

每座門後面都有自己的故事。

這座門後面很好玩,一個雜院,若干電錶,門前掛著一個鳥籠,院里有一棵樹。雜七麻八堆了一堆。

關於門,就到這裡了。

插曲

街上也不只有門。總布衚衕之前發生了一件大事。晚晴時,一個很不聽話的德國駐華大使在這裡被殺了,後面發生了八國聯軍侵華,政府被迫在這裡立了一座牌坊紀念其人。民國後,這座帶有屈辱意味的牌坊被推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聲明民主和平等的牌坊。現在被轉移到了中山公園。

從總布衚衕的西口出來,就到了東單,一路往北,路上有這種井口。我之前也見過,只覺得奇怪。結果蔡老師說了一句話,讓我快笑死了。

這是之前的廁所。左邊的一個長方形一個長方形的是蹲坑,右邊一長溜,是小便池。之前在外面圍起來,就可以解手用了。

現在這麼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當真有趣。

再往北,經過了一家中國書店。裡面賣的大多是舊書。這種老版的書,人民出版社成套的四大名著什麼的。

還有這樣的線裝書。看起來已經有很長的年頭了。買套這個放家裡擺著,逼格一下就上來了。也不知道買這書的普通人家,是拿回去擺著還是真看。

現在城區里的大街兩旁都是煙火氣,各種小商小販。不過走著走著,也能碰到下面這種專業修鋼筆的店鋪。當天沒有開門,但是年紀大見識多的蔡老師說,這家店也很有意思。

逛衚衕最有趣的是那種對於老舊生活的追溯,拾起那些與現代世界格格不入的風俗。

卻已經消失在風裡。

推薦閱讀:

一位風水師傅喝醉後說出的秘密.. 最好背下來!
拾遺|光是我的靈魂——光芒漸微中國皮影藝術
《唐人街探案2》中的「內丹學」
中國傳統文化的春節應該怎麼介紹?
術道之欺——《尋訪千利休》解讀(三)

TAG:北京 | 民俗 | 中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