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
-------------------------------------------------------------------------------------------
上周在網上看見一個段子:
潘金蓮撐開窗戶,撐窗戶地棍子掉下去了,於是西門慶看到了,於是他們相遇了。 如果潘金蓮同學當時沒有開窗,那麼她就不會遇到西門慶。 如果沒有遇到西門慶,那麼她就不會被迫出軌,那樣武松就不會怒髮衝冠為紅顏,這樣他就不會奔上梁山。 武松就不會奔上樑上,不會奔上梁山之後,哪怕水泊梁山107將依舊轟轟烈烈,但是宋江和方臘的戰役,方臘也不會被武松單臂擒住 只要武松治不了方臘,梟雄方臘就能取得大宋的江山。 只要方臘取得了大宋的江山,就不會有靖康恥,不會有偏安一隅,不會有金兵入關。 金兵不入關,就不會有後來的大清朝。 沒有大清朝,當然也不會有後來的閉關鎖國,沒有慈禧太后。 沒有慈禧太后,沒有閉關鎖國,自然也不會有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啊,不會有神馬鴉片戰爭啊。 沒有這些殺千刀的戰爭和不平等條約,中國說不定憑藉五千年的文化首先就發展資本主義了。 發展了資本主義,發展到今天,說不定中國早就超過了美國、小日本什麼的,趕超了幾百年了。已經是最發達的最強悍的國家了。
如果真是這樣,當然妙,可是歷史沒有如果,潘金蓮推開了窗戶,撐窗戶的棍子也掉在了地上,然後,歷史就像書中那樣發生了。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里有這麼一句:「基於如果的一切假設所導致的結果都是不成立的。」換過來就是想說:「人生也是沒用如果,只有結果。」
先說前半句。
常聽人說:「如果……」,「如果高考能細心一點,可能我就去了某某大學」「如果當初我再堅持一下,可能我就能追到那個女孩。」可是人生沒有如果,大多數的事兒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結果,既然自己選的,就應該去接受它,無論好壞,期待最好的結果,同時也應該有勇氣面對最差的後果。
當然王小波也說過:「不幸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你別無選擇,假如能夠選擇,我也不願生活在此時此地 。」有些悲觀,但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人之所以糾結悲觀,是因為想太多,活在此時此刻,人生也就不至於太寂寞。與其沉溺於幻想,不如抬起頭來看看,其實,也不算太差。來到了大學,遇見了一群會陪伴你四年,五年甚至會更長的逗比。遇見了一見你就會笑的某人。這些,與高考的失意一起,都是你的結果。這樣來看,也不錯嘛。
換句話說,大部分的結果,還是挺棒的。
梵高的例子不提了,說說莫奈。
莫奈從五歲開始畫畫,少年時常畫一些漫畫和人物素描補貼家用,他家是開雜貨店的,所以小莫奈的作品便被放在臨街的櫥窗里展示,1856年,歐仁?布丹來到勒阿弗爾作畫。歐仁?布丹,極其善於捕捉光影,與馬奈一起被稱為後輩們稱為印象派之父,一天在街邊閑逛時看見了小莫奈的漫畫,布丹讚美了小莫奈的天賦,但同時也警示他不要拘泥於漫畫。
「打開眼睛,去觀察。」
後來的事兒大家都知道了,莫奈開始用他的眼睛去捕捉光影,快速的用色彩繪畫,1872年,莫奈勒阿弗爾港口畫了一組油畫,在送往巴黎展出時,一名新聞記者諷刺莫奈的畫是"對美與真實的否定, 只能給人一種印象"。莫奈於是就給這幅畫起了個題目——《日出·印象》。然後印象派這個名字,也就順理成章的得來了。很多很多年後,他如是說:
「我會變成一個畫家,是因為歐仁·布丹讓我這麼做。」再後來,保羅塞尚這樣評價他:「莫奈只有一雙眼睛,可那是多麼美妙的一雙眼睛啊。」
再講下去就偏題了,把話題拉回來。如果當時布丹沒有去勒阿弗爾作畫,莫奈也許也是一個大師,不過,印象派可能就是另外一個名字了。回到開頭,如果潘金蓮沒用推開窗戶,我國不是就又少了那麼一部經典文學了嗎?
你看,結果從來不全是壞的,我們常常說如果,其實就是不肯面對那些結果。明知道回不去,還在胡思亂想,這不是傻嗎?
所以,現在失意的,可能失意的和已經失意過的諸位:
祝大家有個好運氣,
以及勇敢的面對一切結果,無論是好是壞。少想一些如果,把時間用來反省錯誤。
畢竟,人生從來沒有如果,只有結果。
推薦閱讀:
※晏幾道 | 你會不會忽然地出現,在街角的咖啡店——《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
※人生最可怕的事,是一邊後悔一邊生活。
※每一個人的背後,都有著自己富藏意義的一方天地
※獨立的人生都是自私的
※有人的中年是一塊臟抹布,有人的中年是一把倚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