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魚片,老鼠干,寧化這個地方食物兇猛
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村。
在客家人的族譜里,石壁,這個位於三明寧化縣的一個小山村,是無數客家人的家族記憶密碼,翻開泛黃的族譜,各種線索都留下了寧化石壁的字樣。
客家人的歷史,就是一部人類遷徙的歷史。一千多年來,永嘉之亂、唐末兵燹、宋室傾覆,當中原大亂時,客家先民們就扶老攜幼,翻山越嶺,一路向南,向南!他們從中原故土輾轉千里來到閩粵贛邊的崇山峻岭中,只要一點點土壤,這群遷徙的中原漢人就能紮下根來,就在這遷徙中,一個叫「客家」的漢族民系形成了。
隨之形成,還有璀璨的客家文化。
在客家人的遷徙過程中,寧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休養生息的驛站,在這片寶地,客家人的腳步停了停,歇了口氣,拍了拍肩上的風塵,有的紮下根來,反客為主,成了主人。有的繼續往前走,走得更遠了。但是,他們永遠不會忘記寧化這個地方。這裡是客家人的祖地,是家族記憶的源頭,客家人把這些記憶留在了族譜里,留在日常的民俗中,也留在了他們的味覺里。
魚生,老鼠干。
這是寧化兩道最有名,也最生猛的美食,喜愛者,下箸如飛,大快朵頤;害怕者,不忍直視,避之不及。這兩道美食,恰恰反映了寧化飲食的特點,既有中原遺風,又有結合了當地的特色。
先說魚生,人們往往先想到的是日本料理中的「刺身」,日本人擅長料理生魚片不假,但追根溯源,這生魚片還是我們老祖宗的發明。
自漢代以來,生魚片就是古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我們有一句成語,膾炙人口,說的是好吃的東西人人都喜歡,炙是指烤肉,而這「膾」則指細切的肉,主要是生肉,這當然也包括魚。對生食非常熱愛的古人,還用一個「鱠」字來專門代表生魚片。於是我們經常能在詩詞里讀到生魚片的身影,白居易說:「朝盤鱠紅鯉,夜燭舞青娥」,把吃生魚片與看歌舞並列,可謂為人生快意。
當下,由於歷史原因和自然環境的改變,很多地方已經難尋魚生的蹤影,但在寧化,生魚片可是很正宗的。魚需用草魚,兩三斤為佳,在製作之前,先將魚放清水中養兩三天,吐盡腹中污物,然後方可下刀。古人稱製作生魚片為「斫鱠」,這個「斫」字在當代口語中已經不見,但在客家方言中依然有勃勃生機,市井中常聞「斫兩斤肉」就是「切兩斤肉」,屠刀揮舞的樣子躍然而出,相當之形象生動。
言歸正傳,生魚片的製作是一項技術活,但見廚師用毛巾裹住魚頭,快速用刀背去鱗、內臟,過水沖洗乾淨後再去皮剔骨。而後就是關鍵的切片,寧化的生魚片是不提前放血的,魚肉血污用乾淨毛巾擦乾,師傅再快速走刀,魚肉便成透明薄片。動作之迅速,令人眼花繚亂,還未看清,已經打完收工,擺盤上桌。但見切下的魚片紅如胭脂,白如冰雪,令人食指大動。
時下吃生魚片有很多顧慮,最怕的就是寄生蟲,防禦的關鍵就要看蘸料了。除了醬油、麻油、醋和蒜頭醬之外,現在還加上超辣的芥末。寧化當地推薦喝高度白酒來消毒。一口白酒,一口生魚片,魚片的甘甜和白酒的辛辣,在口中回味,讓人大呼過癮。
再說老鼠干。這其實也是一道歷史悠久的美食,寧化為古汀州府八縣之一,這老鼠干早早就位列「汀州八大幹」之列,深受當地人的喜愛。當然,客家人吃的老鼠,其實並非家鼠,而是活躍在田間地頭的田鼠,營養美味。每年立冬之後,田鼠正肥,恰是捕鼠吃鼠的好季節。寧化的老鼠干往往用米糠熏烤,呈金黃色澤,油鍋爆炒之後,就是一道下酒美味。今天,說起老鼠干,大部分人都會有生理的不適感,但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老鼠干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而且,客家人給老鼠干賦予了補腎的功能,據說,如果小孩尿床,吃幾次老鼠干就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直到今天,台灣的客家人也依然有吃田鼠的習慣,稱之「山河肉」,視之為大補之物。
當年,客家人南遷到了寧化,帶來了中原的飲食,同時也接受了當地的飲食,直到今天,形成屬於自己特色的飲食。儘管食材兇猛,為了生活,也能變成美味。只不過隨著現在自然環境的改變,淡水魚被污染,田鼠棲息環境的破壞,以後的魚生,老鼠干,還敢不敢吃,也是一回事了。
推薦閱讀:
※奶茶喝多了有什麼危害?
※藕有哪些保健功效?
※想減肥成功,除了「深夜食堂」不能吃,你還要這樣控制食慾!?
※冬天吃什麼食物最好?
※易長痘膚質的人要注意哪些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