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王健林一億小目標背後,令人尷尬的事實

最近,王健林的一億小目標,各種刷屏。

魯豫採訪王健林,王健林說,年輕人,要當首富是可以的,但是不妨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先掙一個億。

王首富此言一出,引來了各種惡搞。

比如,這樣的:

和這樣的:

當然,大家心裡都清楚,王健林的話本身沒問題,你要當首富嘛,一個億當然就相對而言是小目標了。大家只是藉機樂一樂。

不過回頭反觀現實生活,卻發現一個很讓人尷尬的事實:可能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怎麼制定目標。

舉幾個例子:

1 A公司的移動電商部門主管:你們把自己的工作方案都寫好,反正記住一點,我們的目標就是用各種姿勢幫公司掙錢。

2 我的目標就是成為一個有錢人

例1中的情況看似很傻,但真的發生過。A公司有明確的月度盈利計劃,但是在該部門制定月度計劃時,該部門主管並沒有講公司的計劃,自然也沒有講清楚該部門應該如何協同完成。於是,只能說目標就是幫公司掙錢,這不是廢話么?後果是什麼呢?領導雙眼一黑,下面的人自然雙眼一黑了。

例2:當然,很多人說這話的時候只是隨口一說,不過如果真的是嚴肅的講的話,這個目標制定的問題就是:多少錢叫做有錢?你打算花多長時間掙到這個錢?

是的,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沒有目標或者只有一個很模糊的目標。出現這種情況,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怎麼制定目標。

制定一個目標,至少應當符合以下5個標準

S: specific,具體的;

M:mesurable,可衡量的;

A:attainable,可完成的;

R:relevant,,目標之間的協同性;

T: time-bound,時間限制。

這套標準叫做smart目標制定法:

1 所謂具體的目標,好理解,盡量用數字;

2 所謂可衡量的目標,是指必須有反饋的方法,來證明你是否達到了目標;

3 可完成的目標,是指目標不能完全超出你能力範圍,當然,最好是一個能使你逃離心理舒適區的目標;

4 目標之間協同,我的理解是指策略協同性,小目標相互協同大目標。

5 必須有時間限制。設置deadline,會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已經有很多心理學研究證明了這一點。

實際上,在美國學校,小學生就已經有意識用這套方法,訓練自己做計划了。隨著年齡增長,做計劃的能力不斷熟練,於是「白人小孩都有一種源自掌控感的自信」,也就不足為奇了。人家從娃娃抓起嘛。

而我們,一般要到了職場,才會意識到計劃的重要性。像設定目標——分解目標——制定計劃,這種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很多人都沒有建立,如例1。而在生活中設立目標,可能很多人都沒有這種意識吧。

個人的理解是,制定目標與計劃這玩意兒,也是個手藝活,需要不斷練習,才能熟練掌握。只有在反覆的設立目標——制定計劃——反饋修正的循環中,這個技能才能掌握好。比如,可完成的目標,什麼叫做可完成,你得對自己的能力有比較確切的了解才行。

歸根結底,方法再好,手藝活終究是需要不斷練的。


推薦閱讀:

張近東、王健林、許家印聯手搞了個轟動零售界的大事,將影響你的生活
八字預測回顧:萬達股債雙殺王健林半天損失40億
如何看待達沃斯論壇上馬雲和王健林的採訪
賺一千萬剛剛好。

TAG:王健林 |